情景考查拉開區分度“地理實踐力”亮相新考點

解讀專家

精華學校教育考試研究院地理教研組長 張習志

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對今年高考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從剛結束的地理測試中,能看出哪些新的試卷結構和試題特點?精華學校教育考試研究院地理教研組長張習志第一時間為考生獨家解析。


據介紹,在以往的高考中,地理被併入文綜試卷,而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地理考試總分100分,考試總時長為90分鐘。

從試卷結構來看,本次地理試卷有15個單選小題,非選擇題包括了5道大題,每道大題包括3道小題。相比以往,題量加大不少,時間並不寬裕,雖然考生不必再費神琢磨題目所屬學科,但是偏大的題量真的對速度的要求還是蠻高的。同時由於單個小題的分值減少,原來在綜合題中基本不會出現的知識點比如天氣與天氣系統,地球運動等可以方便進行考查了。這也是要引起考生注意的。

張習志老師介紹:

這份試卷非常鮮明的體現了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有些是直接考查,有的體現在情境中,比如第18題完整的考查了荒漠化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關注考生的人地協調觀的具體體現;15題考查的知識是洋流,但是情境也是海洋汙染的焦點。

對綜合思維的考查

要求考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和解釋現象、落實要素之間的關係,關注地理現象和地理關係變化的時空現象和差異。

對區域認知的考查

要求考生在分析現象和解決問題時,立足於特定的區域特徵,對區域條件正確評價及發展預測。本次考試中的試題情境,每一個題都依託特定的區域,大到大洋大洲,小到長白山,貴州苗寨等,建議同學們對初中地理關於區域部分的知識點也要進行有效回顧。

對地理實踐力的考查

“地理實踐力”的考查主要表現為繪圖能力,探索能力,實驗能力,調查能力等方面,其中的繪圖是在原來的高考中沒有出現過的,不過在今年各區的期中,期末的測試卷中已經都有體現,所以考生再次做到繪圖應該不至於太過意外,但是繪圖對多數學生來說還是不太熟練,要求學生有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還是要引起重視,適度加強訓練。

學科素養並不是一個天外來客,它是知識,能力的進階概念,評價它主要就是通過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來進行。

地理學科能力包括: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理解和運用地理原理、評價和探討現實問題。

所以需要重點提醒考生的是,本次考試主要就是在情景信息的解讀上拉開了區分度,每一道題都是帶著圖表考查,而且圖形多樣;同時,設問的角度都是針對考生的邏輯思維提出要求,設問詞多采用 “說明”、“闡述”、“分析”、“評價”等詞語,即使“說出”的設問也不是單純的看圖說話,而是通過推斷分析才能得出的結論,並且後邊也都會有“原因分析”的設問緊跟,目的就在於考查學生是否對原理,對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明確。

情景考查拉開區分度“地理實踐力”亮相新考點

總體來看,本次試卷難度延續以往考題特點,以中低檔難度試題為主,難度適當。試題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知識覆蓋度高,突出對主幹知識考查;試題難度適當,突出情境信息的解讀;設問角度多樣,突出邏輯思維考察;活動題目增多,突出地理實踐考察。考生透過試題特點,就能明確在之後的複習中如何能做到高效複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