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閱資本孫建波:定增新規,向市場敞開心扉,私募基金迎政策紅利

2020年2月14日,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情人節。中國證監會,向市場表白了心扉,連發三文,把上市公司的股票增發,特別是定向增發,徹底解鎖。是的,徹底解鎖。這是一份對中國資本市場和A股的愛意,也是一份對投資者的愛意。沒有愛,便沒有未來。資本市場也一樣,如果監管不是帶著一份愛心,市場的管理也就沒有未來。只有帶著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愛意,帶著對上市公司成長的愛意,才能有真的正確的政策。

上市公司的融資,除了第一次的IPO,此後的融資,分為債權和股權。如果限制了股權融資,上市公司就只能靠債權融資了,債權融資,是受到資本負債率的約束的。如果債權融資過高,會影響資本市場的穩定,增加系統性風險。一個好的資本市場,必然是鼓勵股權融資的。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如果是面向社會公眾的,就是公開增發,如果只針對一部分特定投資者,就叫非公開增發,非公開發行,也叫“定向增發”,簡稱“定增”。

定增,是要鎖定一段時間的,即便看錯了,也不能立即賣掉,風險更大,這是定增都有折價的原因,是對流動性損失的補償。流動性風險的存在,需要投資人對上市公司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有研判。優秀的投資機構,能夠在定增中掙很多錢。經典的,就是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2006年參與的“蘇寧電器”(現名蘇寧易購)定增。

一、正式稿對比徵求意見稿的改進

監管有愛,首先體現在虛心接受市場的意見。對比徵求意見稿,有三點變化,都是市場的聲音,也都科學有道理。說明監管的心態,有愛有科學。

(1)新老劃斷的時間點,由原來的“批文時間”,變更為“實施時間”。這是個小問題,主要涉及到過去已經獲批但還沒實施的非公開發行。如果卡著他們,實際上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把新老劃段的時間點,由原來的“批文時間”,變更為“實施時間”,已經領取批文沒有發行的,也適用此次新規則,不用重新上發審會審核。

這個實際上是給證監會自己行個便利,不然的話,原來的公司,紛紛重新上會更改發行方案,那就變成形式主義的事情了。


(2)發行規模的上限,從20%提升至30%。正式稿比之前意見稿進一步放寬。為什麼要放寬呢?中國的上市公司,體量普遍較小,在最近10年的資本大爆發和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形勢下,如果在原來較小的基數上設置20%的上限,是很難滿足一些迅速發展的新業務的融資需求的。例如,當前出現了一些傳統服裝行業向網紅直播和小批量設計的方向走,這就意味著很大的資金需求。把上限提高,在具體項目審批時根據項目需要具體審批,真正適應了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適應了很多公司業務升級和業務轉型的需要。

(3)打擊保底定增,強化對“明股實債”的限制。這是非常接地氣的一招,進一步規範了再融資,杜絕了很多“高利貸”機構,特別是一些號稱資金雄厚只要安全收益的地方國資的資產管理機構。據悉,2015年以來,這些機構通過信託計劃參與上市公司定增,要求大股東保底保收益。這些機構的行為,擾亂了資本市場的定價,也給上市公司埋下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很多大股東在2017年的市場下跌中質押爆倉,其中不乏為定增保底保收益付出的代價。原來的定增定價只能打9折,還要鎖定那麼長時間,導致定增沒有機構願意參與,也是政策之惡在先,導致把大股東逼上“給定增保底保收益”的絕路。

二、本次定增新規的8大亮點

新版的“再融資規則”,不管是從發行門檻、發行定價、發行對象、發行規模還是鎖定期等方面來看。政策放開,把選擇權和定價權交給市場,這也是註冊制的大方向。

新增新規,我們歸納為以下8點。其中,前三條針對創業板,後面是面向全市場的,也適用創業板。


(1)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

這一點在當前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環境下非常重要。很多公司轉型過程中很難產生盈利,按老規矩,不盈利就無法定增,也就變成了“企業轉型期最需要錢卻不能定增”。註冊制都不要求IPO企業盈利了,未來的盈利能力,交給投資人判斷。

(2)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

不同行業有不同行業的資產負債特徵,不同經營者也有債務高低的偏好不同。負債不太高的企業,不能逼著他先借錢,應該允許其在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之間進行選擇。也要允許企業超前規劃,畢竟一次非公開發行需要一兩年的準備期,等很缺錢再定增,就太晚了。

(3)此前“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是發行條件,而此次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這一點,算是接地氣了。上一次融資用於特定項目的,也許項目還沒把錢花完,但公司其他項目早就很缺錢了。一個公司內部,項目之間不允許資金調劑,是沒道理的。

(4)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下調為8折。

這一條,也許會被誤解,認為是給機構送錢。如果回想一下,過去為什麼很多大股東要給定增機構保底保收益?還不是因為9折還是太貴?你想想,9折買股票,鎖定兩三年,你會願意嗎?估計大多數股民都會覺得,隨便做做交易,就把一折的差價賺回來了。正是定價過高,導致過去的定增變成了大股東的債務。大股東為了公司發展,含淚給參與定增的機構保底保收益,結果遇到了2017年的質押爆倉。

(5)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

這一條,很接地氣。過去要鎖36個月,還有減持時候的限制,當時的意圖是把機構鎖住,不讓賣,以為這樣股價就不跌了。結果呢?機構不參與定增了,上市公司沒有資金髮展了。結果帶來的惡果就是:大股東不得不為定增“保底保收益”,並且還要提供“流動性支持”。一下子把大股東變成了“無限責任的債務人”,直接導致了2017年的大面積質押爆倉。

一句話,沒有愛的政策是不會促進市場發展的。無論是超長鎖定期,還是減持的限制,都是一種“仇視大股東,仇視定增機構”的做法。而他們,是上市公司業務的經營者,是上市公司戰略的推動者,直接斬斷他們的積極性,市場還會發展嗎?

(6)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別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

這一招,很實用,一箭雙鵰。一方面,少數大機構不能再控制定增的定價,由更多的35名投資者共同定價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定增的普惠,真的好的投資機會,35個機構分享,一些中小型機構和大散戶也可以參與了。

(7)非公開發行規模,從之前發行前總股本的20%上限提升至30%。

把上限提高,在具體項目審批時根據項目需要具體審批,真正適應了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適應了很多公司業務升級和業務轉型的需要。

(8)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這是尊重了業務經營,也是尊重了公司對時機的選擇。一個公司,籌備一個新業務,並非一定要半年內就要啟動。一方面,定增的新項目籌備,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另一方面,市場有可能半年內並不適合定增的發行。批文的有效期,延長到12個月,並無其他任何負面影響。

三、私募基金將成為股市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參與定增,8折買股票。這個機會,按老規矩,是公募基金和大資本的特權。但根據定增新規,私募基金可以分享政策紅利了。

直觀的看,私募基金更受益,有兩個原因。一是定增人數從5-10人變為35人,單份的份額,需要的資金規模更小,一般中小型的私募基金能夠方便參與了。另一方面,是鎖定期從原來的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到18個月和6個月,規模較小的私募,不再擔心鉅額贖回的風險,可以放心參與到一些定增裡面了。

更深層次看,私募基金的參與,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更深層次的促進。這是因為,私募基金不同於公募基金。中國的公募基金對上市公司的治理責任承擔得很少,不看好一個公司,立即用腳投票,賣股票走人,對上市公司幾乎沒有正面貢獻。但私募基金就不一樣了,他們對重點投資的上市公司,會與上市公司深度溝通,乃至督促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更規範,督促上市公司的業務發展更努力;甚至不遺餘力,給上市公司對接資源。

私募基金參與定增,才能夠真正發揮定增促進上市公司發展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資金融資。以中閱資本的投研管理為例,如果參與了某個上市公司的定增,將要求基金經理和分析師加強與上市公司的聯繫,對上市公司的業務進行更詳細的關注,對上市公司的規範治理也會更加重視。

定增新規,讓公募和私募,更公平,也讓上市公司,能夠有更多的選擇,不再侷限於公募基金的資金。深層次的,讓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能夠真正發揮在上市公司規範治理中的作用。

中閱資本孫建波:定增新規,向市場敞開心扉,私募基金迎政策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