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 萬物長

24小時天氣預報

24小時天氣預報

5日夜間全縣各地陰天,6日白天陰天轉多雲間晴,氣溫回升,縣城氣溫12~26℃.

溫馨提示:常洗手,常消毒,勤通風,勤換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我做起!

春雷响 万物长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春雷響 萬物長

冊亨氣象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時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物候特點:

我國古人將驚蟄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我國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春種時節。

驚蟄是一個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變暖的天氣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動物,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

驚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自小寒至穀雨的八個節氣中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人們還利用這一物候特點掌握農時安排農事。

氣候農事:

驚蟄前後,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北京初雷日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這一時節,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此時氣溫回升很快,但波動大。南方地區當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時,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時節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這一時節的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旱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

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一時段的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提高樹苗成活率。

民俗文化:

驚蟄的主要習俗有祭白虎、驅蟲、炒豆、吃梨等。

祭白虎主要在廣東一帶。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既可怕又可敬的動物。蟄伏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開始覓食,白虎會從山中出來,為了保一年平安,就要在驚蟄這天祭白虎。

驅蟲。春雷驚醒了害蟲,每到驚蟄,農戶就要拿著掃帚到田間舉行掃蟲儀式;同時還要手持清香、艾草,燻家裡的每個角落,希望能夠驅走蛇、蟲、蚊、鼠等。

金豆開花。春節過後農村很快就進入春耕春種季節,要對種子發芽率進行鑑定。把上一年留作種子的玉米、大豆弄一點放到鍋裡炒。遭蟲蛀或者受潮變質的種子不會炸裂,農民以此來判定種子發芽率,以確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

驚蟄還有吃梨的習俗。這是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梨子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可以蒸、可以榨汁,如果咳嗽厲害,還可以用冰糖蒸梨。

春雷响 万物长

新浪微博:@冊亨氣象局579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