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德行能力口碑的汉朝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是对官员文化的硬性要求,察举制度就是对民意的切实践行,为官之首要在于德行

注重德行能力口碑的汉朝官员选拔制度


汉朝的两种选官制度:征辟制和察举制

征辟制度的确立与选官的标准

征辟制度是在汉高祖十一年下诏天下,开始招揽人才,这是汉代征召制的开始。这种由皇帝或高级官员直接招聘有才干的平民的制度就是征辟制。皇帝聘请受封的称为“征”,高级官员聘请受封的称为“辟”。

征辟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及限制

征辟制对于选官有很多条件和要求,对应聘者的德、能、身体状况、年龄都做了限制。据汉高祖诏书上有载:“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 ,署行 、又 、年 。 有而 弗 言 ,觉 ,免 。 年老癃病,勿遣。”

东汉光武帝曾下诏: “方今选举,......四 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 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 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自今以后 ,审四科辟召 。”

根据诏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征辟选官的“四科取士”标准。“四科”包括德行、明经 、明法 、政略四项 。

德行,即道德品质。是指的具有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敢直言极谏的高尚品德。

明经,要通晓经学文法。汉武帝尊崇儒术,极其重视经学。

明法,指的是要了解法律。汉代统治者阳儒阴法的统治理念,已为学界共识。当时的代表人物有郑崇,陈宠。

政略,即文武政事,勇猛知兵法,用于选拔将帅和武艺超群的军官。

除此之外,征辟还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第一,遭到禁锢之刑的人是不能当官的。在汉代,禁锢作为一种刑罚一般配合察举、征辟制度施行,并罪及子孙。同时对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起到了监督保障和惩戒的作用。

第二,商人不能为官。

第三,越权妄为的官吏将被禁锢,同时规定官吏不能擅自召被禁锢的人当官,否则将被罢免官职。

第四,任职回避上的限定。即 凡 两 州人之间有婚姻关系者,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 如 赵岐 ,京兆长陵人,其妻马宗姜为扶风茂陵人,赵岐历任的地方官为皮氏长 、并 州 刺 史 、敦 煌 太 守 。 地 方长 官 一定要回避本籍,而自行辟召之掾属原则上一定要用 本籍之人。州刺史( 州牧) 辟用属吏可以不限制郡,但是必须在本州内选用。郡太守之郡县属吏须由本郡 人担任,但是需要回避县。

第五,征辟制选官的考铨。两汉王朝对各级官吏的 考铨一般与监察并行,制度较为完备。汉承秦制,每 年秋季开始在各级官员逐级进行,年底将考核结果集 于京师,并于次年二月初一朝会之时,宣布结果。至于考铨的程序 及方法,以文官为例,先考课并德才、政绩评定等级,而后铨选以决升黜。铨选的等级一般分为上、中、下 三等。“殿最”两字,“殿”为下,“最”为上。

征辟制为两汉一种比较成熟的选官制度,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开辟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新途径,选拔了大批人才,而公州府的试用也保证了选官的质量。

察举制选官制度的确立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皇帝下诏书,制定选择人才的标准;接着就是政府官员按照标准,向皇帝推荐人才;最后皇帝亲自对推荐过来的人才进行面试,根据他们的表现授予不同的官职。这套制度就是后世所谓的“察举制”。察举制下,针对不同领域的人才,制定了不同的选人标准,这些标准就形成了各种“科目”。汉文帝要找的都是人品正直,敢于向皇帝提意见的人才,这个标准就变成了察举制的第一个科目,叫作“贤良方正”,就是品德高尚,又敢于提意见的人。你看,这个标准刚好和秦朝对官员的要求是反的。秦朝要的是纯粹的办事机器,汉朝却开始注意适度发挥官员的主观意志。而且,一个人能够被推荐上来,说明他在地方上很有道德声望。一个拥有道德声望的人,做官以后也更可能受到百姓的欢迎。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是在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察举制当中最重要的科目“孝廉科”是在汉武帝在位期间确立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廉”就是清廉正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在儒家大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颁发了一道诏书,命令全国各郡的地方长官都要向朝廷推举孝廉两人,所谓的“举孝廉”就这样开始了。孝廉是察举制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科目,因为“举孝廉”是定期的,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这说明察举制已经成为一项正式的制度。

除了“贤良方正”和“孝廉”以外,察举制在当时还发展出了一些其他科目,有的科目是选拔某些领域的专门人才。比如“明法”科,选拔的是熟知法律的人才;“廉吏”科,选拔的是地方官吏当中有功劳的人。各种科目相互配合,察举制度也就得到了完善。

“孝廉”这个科目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察举制的主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儒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儒家最看重的品德就是“孝”,儒家经典《孝经》开篇就说“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是道德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就很少会去做坏事。汉朝皇帝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注意在社会上弘扬孝道,甚至皇帝的谥号前面,也要加个“孝”字。比如汉武帝的谥号就是“孝武皇帝”。

察举制的发展及对汉代的影响

察举制度确立以后,汉朝终于解决了秦朝留下的问题。察举制度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大臣都是通过举孝廉走上了仕途。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叫“武乡侯骂死王朗”,诸葛亮舌战王朗,上来一句话就掀了王朗的老底:“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意思是你世代居住在东海旁边,当初是通过举孝廉,才成为了汉朝的大臣。言下之意是说,你原本是汉朝的臣子,却背叛了汉朝,投靠了曹魏。这一段是小说家虚构的,不过历史上的王朗确实曾经被举为孝廉。其实,许多我们熟悉的人物,比如曹操、孙权、袁术、公孙瓒,都曾有举孝廉的经历。甚至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已经实行了很久,民间仍然习惯性地把举人称为“孝廉”,这就是察举制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察举制的出现不仅是选官制度上的改革,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的统治策略发生了变化。秦朝的选官制度重视军功、重视法令,汉朝建立的察举制却更重视道德和伦理。这说明统治者开始有意识地利用道德力量来为自身服务,这种道德力量的代表就是儒家,儒家士人也逐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不过,察举制在东汉逐渐发生了变异。东汉是一个豪族社会,所谓豪族,就是拥有很大社会势力的家族,察举制就渐渐被豪族把持,越来越不公平了。但是注意这里不是察举制本生不公平。当时有一首民谣是这么唱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意思是说,察举上来的秀才,根本没学问;察举上来的孝廉,却连父亲都不肯赡养。只是豪门已经在弄虚作假了。到了魏晋时期,豪族世代为官,也就成为所谓的“士族”,察举制度发展成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地方上的州郡设置一个“中正”,中正根据家世、德行等标准,给当地的士人确定等级。当时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中正负责确定某个人才属于哪一等。担任中正的一般是地方的士族,他们在评定等级的时候当然也会偏向士族的子弟。更何况,“家世”在九品中正制中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的公开标准,士族操纵选官的现象也就被合法化了。所以,在九品中正制下,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变异,也是察举制走向衰落的标志。

到了隋唐时期,察举制就逐渐被更为公平的科举制取代了

察举制实行自下而上的推选,看重官员的道德品质,这解决了秦朝选官制度遗留的问题,那就是只重视自上而下的控制,官员不讲人情味。汉朝四百年的太平基业也足以证明察举制是合理有效的!自下而上也是民主民意的最好诠释,自上而下则是春风沐雨的仁政王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