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2月15日,中国第一榜书“国”“家”捐赠仪式在张切易艺术馆举行,这是艺术界的重量级作品和一次重量级捐赠。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枣庄市留学人员及眷属联谊会副会长张切易将《国》和《家》两幅榜书作品交给枣庄市侨联,副主席赵沂明代表接收,将适时交由权威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捐赠给国家级慈善基金,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切易先生胸怀“艺术报国”志向,虽身处枣庄,但心忧家国,有感而发创作两幅榜书作品《国》和《家》,均为50平尺的力作。张切易先生的中国第一榜书填补了中国书法空白,汇聚中国书法、篆刻、宣纸、木板印刷等多项人类非遗成果,是响应文化自信、展现文化自信的优秀代表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海外推广方面,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示范意义。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中国第一榜书先后赴克罗地亚、荷兰、日本、韩国等国进行海外巡回展览,其艺术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可。2013年,中国第一榜书百幅作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书画艺术界的极大关注。2014年5月上海文交会给予原作估值每平尺2万元,每幅100万元,该作品(100幅)以一亿元的总市值成为中国当代价值最高的书法艺术品。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疫情形势始终牵动着1亿齐鲁儿女的心,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幕幕感人场面,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鲁鄂一家亲,山东湖北手牵手、心连心。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山东各级各方面立即行动起来,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枣庄市政协常委张切易带头倡议,本着自愿的原则,为支持湖北疫情防控踊跃捐出两幅艺术价值200万元的“家”、“国”中国第一榜书作品。市有关部门领导对张切易带头积极踊跃捐助行动给予一致好评,他身体力行充分体现了山东艺术家抗疫保家国、凝聚民族魂的真情厚意……一份份捐助,汇聚一份份深情,表达着山东人民对湖北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坚定支持。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原籍山东省微山县,《铁道游击队》中张家客栈第四代传人。政协枣庄市委员会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常委。出生于书画艺术世家,得益于南派、北派诸位书法大家的悉心指教,22岁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展,29岁当选为市政协委员,30岁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1岁举办“张切易书法刻字艺术研讨会暨作品展”,35岁被推举为市政协常委,47岁“张切易艺术馆”启用,50岁“上海张切易艺术馆”作为引入文创项目进驻上海;应邀为车站、公园、体育馆、寺院等公众场所题写匾额,并广受赞誉。他精研传统,继承创新,在榜书艺术领域成就卓越,其榜书作品被公推为中国第一榜书。《中国第一榜书》人民出版社精品力荐辞:浓缩传统文化价值观;展现多门类综合艺术;第一榜书翰墨飘香;填补书法艺术空白。其作品《影响世界的一百个经典汉字——中国第一榜书合集》201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切易在四十余年的艺术探索、实践中总结提炼出“艺术报国”的理念,在个人艺术事业的追求中自觉地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个人更大的人生价值。多年来,致力于“艺术影响世界”文化品牌的策划与推广,2016年5月中国第一榜书世界巡展在克罗地亚成功首展,2016年10月于日本再次展出,2018年4月于荷兰海牙又一次展出,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和海外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张切易满怀一腔爱国热情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给人们带来美好、感动和快乐,他说:“国家的事再小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是小事,艺术家最大的社会责任是艺术报国。”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中国第一榜书书法家张切易助力战“疫”守卫“国”“家”


山东著名诗人、佛学家、文化学者牛飞雁和书画篆刻家、辞赋家郑伟之欣闻张切易先生的义举,有感家国情怀,奋笔疾书写就了《感疫患而增家国之思》、《庚子讨疫檄》、《国.家赋》三篇热情洋溢、壮怀激烈、催人奋进的诗赋,谱写了盛赞强国壮家、共克时艰、凝聚民族魂的精品力作,奏响了挺直脊梁、敢于担当中国人的时代强音。


附:《感疫患而增家国之思》

庚子开年疫疠生,

恫瘝在抱赴江城。

居家禁足犹思国,

扛鼎担心且逆行。

千里江天云渐远,

万家灯火月初明。

山川异域同危难,

何处不忧家国情!

(牛飞雁2020年2月15日)


《庚子讨疫檄①》

牛飞雁/文


子初亥尾,岁丁②时艰;江城武汉,罹③疫新冠。促咳喘于气管,摧脏腑以肺炎;携飞沫而传布,荡灾风以席卷。或沉疴④乎衾枕,或殒命于黄泉;病者数万,亡者近千。惟此为亟⑤,竭力以殚⑥。是以举国政兮急务,倾黎庶⑦兮共担。南山钟灵,毓秀兰娟;挥医疗之师,率精锐之班。封城堵路,截源追迁。控疫情于微末,防感染于蔓延。而江城孤岛疫势张天,九省通衢危若累卵。非讨疫于鄂中,孰保全乎河山?社稷安危,意气弥⑧渊。万众八方,驰援江汉;浩浩乎千车川流而昼夜未息;源源兮百物潮涌而豪情不减。壮心老骥,风华少年,为医护、作攻坚,剃秀发、弃美颜;聚国家之干城⑨,汇宇内之俊彦⑩。当此时也,岂别男女,曷⑾分贵贱?同舟共济,物我齐捐。人隔异域,心同一肩。医患协力,忾⑿疾疫而恫瘝在抱⒀;城乡联防,杜⒁病源以履冰临渊。愧我卫鹊⒂无术,囊乏余钱,既不能援力乎后方,亦不能搴旗⒃于一线。遂乃忝⒄奉书家切公之邀,叨陪家国二字之献,圆其美意,附以末篇。

吾谓其家者,人之居也;国者,家之邦也。国之不兴,家何以全?家之不睦,国何以蕃⒅?舍小家而千家乃久,弃一己而万姓承传。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观夫国难当头,疫在眉尖,万家凝聚,相照肝胆。望解疫于指日,斩妖疠而凯旋;祈从兹以河清海晏⒆,信是后而国泰民安!

吾不免慨当以慷,作歌而荐曰:“国临难而民忠,事有违而心诚。睹疫疠之有足,吹号角于无形,惟我同袍共裳,与子偕行!撼天灾于初起,御人祸以未萌。庆千家之同勋,祝举国之长荣;惟我家国,福寿康宁;而今而后,永享太平!”

【注释】①檄(xí):声讨文书。②丁:遭遇,遭逢。③罹(lí):遭受苦难或不幸。④沉疴:重病。⑤亟:急切,紧急。⑥殚:竭尽,倾尽。⑦黎庶:百姓。⑧弥:充满。⑨干(gān)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⑩俊彦:杰出优秀的人物。⑾曷:同“何”,如何,怎样。⑿忾(kài):愤怒,气愤。⒀恫瘝(tōng g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⒁杜:杜绝。堵住。⒂卫鹊:精卫与扁鹊的合成。⒃搴(qiān)旗:拔掉地方的旗帜。形容勇猛善战。⒄忝(tiǎn):有愧于,常用作谦辞。⒅蕃:本义草木茂盛 。引申为繁衍兴旺。⒆河清海晏:黄河水清,大海浪静。比喻天下太平。晏,平息。


《国·家赋》

郑伟之

己亥岁阑,庚子春发,戾疫突忽江城,疾氛骄逞神州。毒云布而蒙漠,佳节惶扰;恙风起而淅瑟,万家懔忧。当是时也,举国抗疫,室家静守。时有书坛硕俊张公切易,援椽笔,展殊艺,蘸真情,榜书“国家”,捐赠抗疫。杰构甫现,砥砺精神,震撼人心。有感家国情怀极挚,遂作斯赋,辞曰:

壮哉华夏,三百代丕绪茂衍;伟哉中国,五千年祉祚恒长。历世变而族脉永续,循正道而文明弥昌。阜杰俊之英概,灼烁青史;丰圣贤之哲睿,焕耀文光。刀耕火种,忆彼洪荒;人文初祖,肇始炎黄;规创制则,彝化四方;龙为图腾,辟土启疆!聚群民而开邃业,合诸部以为国邦!沃野良畴,滋盛我民;世代呵守,无使缺伤。

至若强汉延袤,诛远凶而威绥;盛唐含弘,播文明于异乡。明君英主,重社稷而图治,仁人志士,见诚烈于存亡。长江黄河,浸润中华血脉;长城泰岱,树立民族脊梁!精忠报国,证民族之大义;仁爱建德,行大道以秉常。纵然偶遇时舛,终能克复,致升平之土宇;或遭危厄,必定重生,绽盛世之和光。春雨江南,描入神州画卷;孤烟大漠,写就爱国诗章。龙之传人,游子心怀故土;炎黄子孙,侨客眷盼梓桑。你我他,万众协施智用;古今来,万古赓续祯祥!雄鸡唱晓,舜日辉熠世界;醒狮朗啸,强音响彻东方!

若夫国者,至大之家;家者,最小之国。家无大小之分,国为凭靠;国无强弱之别,家是玉颗。家宅室宇,皆为庇盖;安定宜宁,一生寄托。忙身城堡,避风雨而煦暖;人生港湾,驻漂舟以安泊。慈爱孝悌,乐天伦之嘉福;友睦仁善,欣邻里之谐和。庭训笃重,世泽绵而庆裕;家风粹善,福荫广而祥多。身教言传,奠定人生首课;立业建功,刊载治世材德!

书云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是故家以存身,国以立命。人之处世,家国至重。国家同构,国泰则家安;家国一体,家兴则国盛!呜呼!中华儿女,聚亿众而一心,捍家国之永固;贤良俊士,励精神而奋志,效国家以驱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