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科技“奔 A”保薦人關聯方突擊入股

主營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等產品的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瑪科技)將於11月28日上會闖關IPO,然而其保薦方中信證券(港股06030)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直投基金產品卻在愛瑪科技IPO前幾個月內突擊入股,引發市場關注。與此同時,儘管愛瑪科技營收和淨利潤處於增長狀態,但其現金流狀況卻不容樂觀;雖然業務體量在業內處於前列,但研發投入與發明專利卻明顯弱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其後續發展動能受到質疑。

中信投資持有2.48%股份

愛碼科技前身泰美車業於1999年成立,隨後公司進行了多次增資及股權轉讓,2009年公司名稱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0月,愛瑪科技再次進行增資,註冊資本由15000萬元增至16126.6668萬元,中信投資、金石智娛、金石灝豐、三峽金石認購,以增資入股的方式介入愛瑪科技。截止招股書籤署日,中信投資持有公司2.48%的股份,金石智娛持有公司2. 44%的股份,金石灝灃持有公司1.03%的股份,三峽金石持有公司1.03%的股份。而這4家機構均與愛瑪科技的保薦人中信證券有關。

中信投資系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金石智娛、金石灝灃系金石投資的全資子公司設立的直投基金產品,三峽金石系三峽金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的直投基金產品,金石投資、三峽金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均為中信證券的私募基金子公司。因此,中信投資、金石智娛、金石瀕洋和三峽金石系中信證券同一控制下的企業,為一致行動人,其對公司的合計持股比例為6.99%。

2017年10月,中信證券的關聯方才通過增資入股愛瑪科技,2018年1月31日中信證券就與愛瑪科技簽署了首發上市輔導協議,證監會官網顯示,2018年6月22日,愛瑪科技報送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然,作為保薦人,中信證券旗下子公司和私募產品突擊入股,很難讓人完全相信其中沒有利益輸送之嫌。在回覆《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提問時,愛瑪科技僅表示:“上述行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存在利益輸送情況。”

業內人士指出,“直投+保薦”模式儘管是直投在先、保薦在後,繞過了此前被監管部門叫停的“保薦在先+直投在後”的模式,但僅兩三個月之隔,中信證券對愛瑪科技就完成了直投+保薦,顯然難以擺脫利益輸送的嫌疑。

現金流呈現下滑趨勢

現金流狀況不容樂觀,是愛瑪科技面臨的一大難題。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87339萬元、141231 萬元、72726 萬元、29214萬元。可以看出,自2017年起就呈現出不斷下降趨勢,2018年現金流量淨額僅相當於2017年的一半,2019年上半年則僅相當於2018年全年的40%。

同時,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為76.64、42.42、35.18和17.63。公司的應收賬款如能及時收回,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反之,則表明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會降低。愛瑪科技的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效率越來越低,這也就意味著公司可用的現金變現的速度越來越慢。而愛瑪科技此次IPO擬募集資金總額16.81億元,其中近8億元用於投資於天津愛瑪車業科技有限公司電動車自行車整車及配件加工製造項目、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2.6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公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生產項目的擴張。然而,募集資金僅是公司擴張項目的一部分,公司還要運用部分自有資金投入,項目建成之後需要更多的資金用於運營和生產。在當前現金流已日益走弱的情況下,公司募投項目能否夠順利進行,現金流情況會不會進一步惡化,仍然值得關注。

此外,愛瑪科技長期未按規定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報告期內,愛瑪科技需補繳五險一金高達1.5億。如果補繳這部分費用,極有可能對公司現金流甚至業績均造成明顯影響。根據招股說明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存在未按規定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情況,其中2016年和2017年,公司繳納住房公積 金 的 人 數 佔 比 僅 為 26% 和21.35%。顯然,直到要準備啟動IPO了,為了符合IPO條件、提高IPO成功率,愛瑪科技才增加了繳納住房公積金人數的比例。如果未來要補繳未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愛瑪科技合計將補繳近1.5億元,相當於2018年全年扣非利潤總額的38%。

科技創新能力弱於同業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愛瑪科技不僅研發投入佔比低於同業,在發明專利數量上也弱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對此,有投資者質疑其真實的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0.96億元、1.16億元、1.50億元和0.91億元,佔同 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49%、1.49%、1.67%和2.04%,比例較低。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2016-2019年上半年,雅迪控股(港股01585)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3億元、1.83億元、3.05億元和1.23億元,佔同期 營 業收入的比例為2.45% 、2.33%、3.08%和3.03%,且雅迪控股營收規模略高於愛瑪科技。新日股份營收規模小於愛瑪科技,但研發支出佔比更高。

從發明專利情況來看,截止今年6月末,公司雖然有692項專利,但其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發明專利只有9項,技術含量相對低的實用新型專利也只有198項,其餘全部為外觀專利。有數據顯示,雅迪控股目前持有501項專利,其中41項為發明專利。而新日股份過去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16年末,其發明專利已達7項,當年營收僅為20.55億元,僅相當於愛碼科技營收的32%。對比之下,無論是與行業中的大公司相比還是小公司相比,愛瑪科技的技術含金量均不足,其技術創新能力能否支持其未來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