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哈達一般無暇聖潔 內蒙古機場集團醫護人員毅然“逆行”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楊瑾 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的蔓延,讓2020年的開啟非比尋常,看不見的病毒隨時可能侵襲每個人的健康,居家成為當時最優的選擇,而堅守崗位的民航人毅然走上“逆行者”之路。在這些“逆行者”當中,有一抹顏色一直活躍在機場疫情防控一線的最前端,總能給人以信任和希望——那就是屬於白衣天使的顏色。

1月21日,內蒙古機場集團所屬各機場醫療急救人員,立即變身“抗疫先鋒隊”,投入到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先接觸旅客和發熱人員,他們的工作陣地就是疫情防控的最危險地帶。各航站樓裡的奔波的白衣天使鑄造了草原空港疫情防控最堅固的防線,他們身穿工作服穿梭的背影在草原百姓眼中,正如哈達一樣無暇、聖潔!

墊付十五萬 確保拿下這批口罩

1月25日,正月初一,呼和浩特機場醫療急救中心的全體後勤保障人員收到了“明天立即重回崗位上班”的微信群通知。綜合管理室主管包國榮,隨即收到了自己的工作安排:負責採買醫用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液、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

包國榮深知自己的任務重要且艱鉅,等不到第二天回到單位,在家就開始聯繫原來的供貨商,約好第二天一早就去庫房拿貨。1月26日,包國榮跑遍了呼和浩特供貨商庫房,防疫物資缺口還是很大,他開始發掘新的貨源,從網上查詢醫用口罩等貨源信息,逐個打電話、跑庫房。“正月初二、初三口罩還是原價,隨著市場需求大,正月初四口罩開始漲價”,而且出現了“即使電話約好要拿貨,到庫房後貨被別人買走大半”或者“提前商議好可以先付定金、後付尾款的交款方式,現場又要求全部現款結清”的情況,包國榮說。

吃過幾回啞巴虧的包國榮,經驗值也就攢起來了。接下來的日子,出門時都會帶上自家的銀行卡,需要全款結算的,立即墊付。後來自家餘錢也墊的差不多了,醫療急救中心發動同事墊付資金,短短不到十天時間裡,經包國榮手墊付的個人資金已達十五萬,多方配合下,“搶”到的物資,在呼和浩特機場疫情防控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如哈达一般无暇圣洁 内蒙古机场集团医护人员毅然“逆行”

分發物資

買到物資之後,科學分配和合理使用顯得尤為重要。醫療急救中心緊急制定出臺了《防疫物資採購、入庫、出庫》等相關管理制度,嚴格管理防疫物資。2020年4月就要退休的王著軍大姐,從正月初二一直負責管理庫房,王著軍大姐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各類口罩的鑑別、分類、分發都親力親為,她並沒有因為自己即將退休而退縮。王著軍大姐反而給大家寬心,說到“大家都這麼辛苦,我得站好最後一班崗。我17歲入伍,跟當年駐紮邊防線相比,這點累真不叫累”。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內蒙古機場集團的醫護人員,能衝到最前線的,就不會選擇在後方;能出一份力的,就不會省半分。

機上測溫 穿防護服的我們上

隨著新冠肺炎人傳人事實的確認和上級有關工作部署,1月21日,呼和浩特機場部署了航站樓進出重要通道的測溫工作。“大家根本沒有想,自己會不會傳染,就覺得自己是醫生、是護士,就應該站在最前面,身為醫護人員,這義不容辭……”呼和浩特機場醫療急救中心急救室主管王傑說到。

疫情期間,呼和浩特機場航站樓共部署了4個測溫點,其中一組只有5個醫護人員,負責樓內2個測溫點、1個出港廳隔離區外的急救室、1個進港廳隔離區內的急救站的工作。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不方便去衛生間,兩三個小時組內輪班1次,所謂的輪班也只是從這個工作點,換到另一個工作點,除非輪到二樓的急救室,才能脫掉防護服,去一趟衛生間,而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從1月21日持續至今。

雖不是苦活、重活,但卻是最危險的活。進/出港發熱旅客,醫護人員第一個檢測出來;機上發熱旅客,醫護人員第一個衝上去處置;疑似人員,醫護人員負責轉運。呼和浩特機場醫療急救中心副經理張忠義說到“我們急救中心,大都是年輕女醫生、女護士,這次大家表現都非常好。作為部門負責人和老大哥,我都不忍心看她們這麼累,他們生理上、心理上實在太累了,但每個人都挺住了、而且頂了上去了。”

如哈达一般无暇圣洁 内蒙古机场集团医护人员毅然“逆行”

機上測溫前的安全檢查

1月28日傍晚,正在值班的醫護組接到指揮中心通知:由瀋陽飛來的航班有發熱旅客,需要協助排查。“我穿防護服了,我去”,“我一起”,話音剛落,白婷婷醫生和遲傳慧護士手裡的診療箱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隨即上了擺渡車。經複測體溫,發熱旅客是一名5歲兒童,體溫37.4°,與其隨行的一家5口人中,男孩母親體溫37.3°。按照處置流程,發熱一家人被迅速轉移到救護車,與機上人員隔離,兩位醫護人員緊張有序的進行剩餘旅客的測溫、發放表單登記信息、解釋說明等工作。等再次回到救護車上時,白醫生意識到自己做了那麼多工作,唯獨忽略了安撫小旅客,她自責地向這一家人解釋接下來的排查流程。後續,經內蒙古醫院排查為該旅客為普通發熱,自行居家隔離14天。

這是白醫生第一次機上測溫,待全流程結束返回急救室,有人問“害怕嗎?”,她才回過神,怔了幾秒鐘,她說“穿了這身衣服,害怕也得上”。

白衣天使 責任的背後更是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讓醫護人員被再次聚焦,大家稱讚他們是天使,但他們並沒有天使的奇異神功;大家說他們是英雄,但他們也不過是血肉之身、普普通通。用他們的話說“選擇穿這身工作服,就得穿出它的價值”“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挺身而出,才不辱使命”。

包頭市第八醫院派駐醫生負責包頭機場衛生所的醫療急救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派駐醫生全力投入到了抗擊肺炎狙擊戰中。機場作為城市重要的空中出口,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單位,疫情防控責任重大,包頭機場衛生所所長張慶寧帶領同仁堅守一線。不幸的是,疫情期間,張慶寧收到了遠在山西的父親去世的消息,一邊是安葬父親盡兒子的本分,一邊是堅守陣地擔醫生的職責。當時,疫情防控異地流動人員政策緊,往返隔離時間就要一個月,想到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一個月時間太耽誤工作,兩難的抉擇中,張慶寧毅然選擇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他說“父親離世不能前去盡孝,是我這當兒的不稱職,但在疫情防控這麼重要的時刻,我更不能退縮,這也是父親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教育”言語之間難掩激動的情緒,張慶寧轉身時已滿眼淚水。

如哈达一般无暇圣洁 内蒙古机场集团医护人员毅然“逆行”

張慶寧醫生為旅客進行二次測溫

二連浩特機場1月27日接到通知,需要隔離一名機上安全員,收到通知的第一時間,醫生陳美玲迅速整裝,要求負責該安全員的隔離轉送。“為了減少人員接觸,連安檢的人都被我攆跑了。”陳美玲說 “當時情況緊急,也沒想那麼多,只想的不能讓這個人再接觸咱們同事,就提前讓當安檢通道值班人員撤離崗位。”得知自己接觸過確診患者,安全員很焦慮,陳美玲以大姐身份安慰他、跟他嘮家常,分散他的注意力,直到他被轉移隔離觀察。完成全方位消殺,回到崗位上的陳美玲繼續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其他工作中,而自始至終沒有表達過“自己是否會被傳染”的怨言。

疫情面前,共同的職責和使命,將分屬於不同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戰勝疫情最牢固的防線。內蒙古機場集團所屬各支線機場和通勤通用機場,由於社會職能復位,由當地政府派駐醫療人員負責機場的日常急救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112名地方派駐醫生聯合地方衛健委,成為了機場疫情防控最前線的主力軍。他們沒有因為自己是派駐醫生而退卻,與機場人並肩攜手,牢牢守住了機場防線。

截止2月底,內蒙古機場集團各機場醫護人員共完成進出港旅客測溫549078人次,檢測發熱旅客39人次,轉運發熱人員17人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醫護人員是最可愛的人,哪怕臉上佈滿護目鏡和口罩的壓痕,那也是人間最美麗的臉龐;疫情當前,醫護人員是最可敬的人,他們奮勇上前線、治病救人,撫慰人們的心靈之痛。是白衣天使的專業與堅守,換來了疫情防控的捷報頻傳;是白衣天使的大愛與付出,喚醒了我們戰勝病魔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