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何踢死自己的儿子?

秉烛读春秋


清朝道光帝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治国无能,禁鸦片又不成,反被英国打得狼狈不堪。最后,还被迫跟英国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揭开了中国近代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道光除了这些永留史册,人尽皆知的事迹之外,还有很多秘闻不为人所知。他的大儿子爱新觉罗·奕纬的离奇死亡,就是曾经的一桩谜案,一直来被世人所关注、探讨。

道光皇帝大儿子之死,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难道真的如传言中所说,是被道光踢死的?那道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简直就是一个疑问接着另一个疑问。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段尘封往事的秘密。

道光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的离世,清宫档案并没有详细的记载,甚至死法、死因都刻意回避,让人感觉非常蹊跷。还好有一些曾经的旁观者,经过回忆,留下了一些线索,帮助我们得以窥其一斑。

在《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透漏了一些相关的细节。

事情的真相竟然是,爱新觉罗·奕纬是被盛怒之下的道光皇帝,一脚狠踢在裆部,遭受重伤,医治无效而亡的。

那奕纬到底犯了什么大错,居然让道光帝如此愤怒?

奕纬本是道光和身边服侍丫鬟所生,自凭母贵,因为母亲卑贱,奕纬的地位也非常卑微,道光本就不太喜爱。绝情的道光就将他们母子丢在一边,很少过问。于是,道光的这个大儿子,就处于放养状态,缺乏教导,整天游手好闲。

地位低,还没能力,又不被道光喜爱,奕纬自然也未曾得到器重。不过呢,生在皇家,有时候装疯卖傻,庸碌无为,倒是福气,至少可以保衣食无忧,平安度日。但是,道光皇帝的另外两个儿子,相继夭折(咸丰当时还未出生),仅剩下了奕纬一个儿子。道光没得选,必须有皇位继承人呀,虽是有些不满意奕纬,但也只能将就了。

道光就找来了名师,开始重点栽培奕纬。望子成龙的不只是平民老百姓,皇帝也是如此。可奕纬本就自由散漫惯了,如今的约束就如同被关进牢笼之中的鸟,那个憋闷呀。顽劣的奕纬根本无心上学,天天调皮捣蛋。

奕纬的老师为了激励他,就暗示:“我教导你,你好好学,那就有可能当皇上啊!”

谁知,奕纬来了一句:“我要是当了皇上,第一个就杀了你!”

这位老师是又怕又气,立马跑到道光那里去告了一状。其实想想,这老师肯定也不是个什么优秀教师,教书育人,这点小事都搞不定,还跑去皇帝那里告状。结果就是,这位老师间接害死了奕纬。

道光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逆子,我这样培养你,你却还不知好歹,看老子给你点教训!”于是,召来奕纬严厉训斥。道光训完了,觉得还不解气,便一脚踹了过去。道光的能力也就那样子了,治理国家,那是一塌糊涂;选接班人也是脑子刚被门夹过,最后选来选去,竟然选了一个只会作秀的咸丰。

道光的这一脚踢的也是不捡位置,踢腿,踢屁股,甚至腹部来一脚,也行呀,可是他选中了男子最要害的裆部。结果,道光这一脚下去,奕纬立刻就因为疼痛难忍,倒地翻滚不起。虽经太医全力抢救,奕纬最后还是被太医们无情的宣布,我们尽力了。

道光治国不行,但还是传承了大清的祖训,精于骑马射箭,刀箭拳法,并非文弱之辈。他十岁就跟着乾隆打猎,射到过一只鹿,还被赏赐黄马褂。数十年后,他更是在天理教徒进攻紫禁城时,用鸟枪击毙两贼。由此可见,道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道光估计自己也没想到,盛怒之下的这一脚,竟然踢死了自己的儿子。奕纬出殡时,道光趴在棺椁上嚎啕大哭,伤心欲绝。 可是,斯人已去,为时已晚。我们经常说冲动是魔鬼,道光正是冲动的典型。

道光勤政图治、克勤克俭,值得肯定。但是,他生性多疑、犹豫懦弱、反复无常,极易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也是最大的弱点。正是这些弱点,导致了在道光领导之下的大清,如同江河日下,一泻千里。进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


奕天读历史


道光十一年,从紫禁城的高墙内院中传来了一个噩耗---皇长子奕纬归天了。竟然是被自己的父亲踢死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孩子不听话,父母一时气急动手教训他们,似乎无可厚非,尤其是处于十多岁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厌学叛逆的比比皆是,而对于已经24岁的皇长子奕纬来说,道光帝也是恨铁不成钢,本想好好的教训一下他,没想到一记窝心脚当场要了儿子的命,他也是追悔莫及啊。


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他的母亲原是宫中一名普通的宫女,被道光帝宠幸了一次就中了枪,生下王子后,母凭子贵,被册封为侧福晋,这也是皇位继承人旻宁二十七年来的第一个儿子,旻宁非常高兴,也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旻宁二十七岁得子,这无疑也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因此旻宁要对他重点栽培,他请来名师教奕纬读书,因材施教,可这位皇长子生就的体格健壮,他酷爱习武,精通骑射,经常随他爷爷嘉靖帝一起行猎,就是不愿意读书,学习成绩那是一塌糊涂,他压根儿就不是读书的料。


奕纬后面有两个弟弟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他虽说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他是道光帝身边唯一的儿子,顺理成章就是好玩继承人,可这个奕纬似乎是天生的孱弱和智力平庸,读书方面一点上进心都没有,道光帝也由开始的满怀希望要把他培养成接班人,逐渐慢慢的对他失去了信心,一个无学不术的人将来怎么能够成大任,道光帝为此伤透了脑筋。

在奕纬十四岁的时候,就给他成了亲,可这小子读书读书不行,生娃生娃也无用,几年下来没有为皇家留下一儿半女,道光帝着急啊。
到了十七岁奕纬就要去上书房读书了,一去了就成天的想着玩,根本静不下心来读书,而且脾气还特别大,几个老师成天也是战战兢兢的得罪不起啊。

几年过去了,奕纬都是来混日子,不是睡觉就是大闹,总是读不进去书的干脆破罐子破摔,也没人敢管他。

道光十一年的一天,奕纬又来到上书房,这位天性好动,精力旺盛的皇子,一副在书房一分钟也待不下去的样子,这时教书师傅严词厉声地教诲他“大阿哥,你现在必须端正态度,好好读书,只有把书读好了,将来才能当一个好皇帝,”。

听到师傅在教训自己,奕纬更是坐不住了,他指着师傅恶狠狠地说“我做了皇帝,首先就要把你杀掉”。


听到这话师傅们吓了一跳,也就没有心思再教书了,师傅便把情况如实地奏报给了道光帝,道光帝听后火冒三丈,那一句狂妄之言确实激怒了他,他对这个儿子瞬间由失望变得愤怒、厌恶了。

于是道光皇帝立马派人叫来奕纬当面训斥。


当奕纬低着头刚要下跪请罪时,道光皇帝再也克制不住胸中的怒火,一脚踢向了面前的儿子,不巧这一脚正踢中儿子的下身,只听得奕纬一声惨叫,捧着肚子昏了过去,御医几次抢救无效,没几天奕纬就死了。

因误伤导致儿子的死亡,道光皇帝后悔莫及,悲伤不以,他给儿子上谥号“隐志”,以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深深的愧疚。


好在奕纬死后不久,又添了皇四子,皇五子,皇四子咸丰继位后,追封这位兄长为“隐志郡王”,因为奕纬没有子嗣,咸丰皇帝便将乾隆皇帝十一子永瑆的儿子过继给奕纬,这样奕纬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虽然道光皇帝明知儿子奕纬并非将来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是作为父亲,他还是竭力想要教导奕纬成人成才,但可惜奕纬资质太过愚钝,加上脾气太差,才致使道光皇帝一气之下提示了奕纬,而后道光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咸丰,本指望皇四子能够做个明君,谁料咸丰也是个不成器的庸才,由此可见,清朝后期的皇帝都是些废人,气数已尽,灭亡是在情理之中的。



遗产君


道光皇帝踢死自己的儿子,应该说是一场意外,这个被道光皇帝踢死的儿子是皇长子奕纬,奕纬的生母是和妃,和妃原先是绵宁(日后的道光皇帝)府上的一名丫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生下了皇长子奕纬。

由于和妃出身低微,之前只是一个丫鬟,道光皇帝对和妃很厌恶,认为她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就连和妃所生的奕纬,也受到母亲的影响,一点都不受道光皇帝的喜爱,比如道光继位时,对所有人都给予封号,唯独皇长子奕纬没有封号。

有一次道光皇帝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奕纬,此事被道光皇帝得知后,道光皇帝火冒三丈,原因竟是没有征得自己同意,就去看望奕纬,由此可见,奕纬在道光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低。

道光皇帝这样对待皇长子奕纬,也让很多人明白,皇长子奕纬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一个没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周围人自然不会重视他,再加上没人管束,这也让奕纬养成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

然而在道光十年,由于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先后夭折,此时的道光皇帝只剩下一个儿子,那就是皇长子奕纬,这个时候的奕纬作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地位直升,道光皇帝也开始对奕纬嘘寒问暖。

甚至还特意为奕纬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导他,但之前的奕纬由于没人管教,早就养成一副桀骜不驯的性格,根本就受不了读书的苦,因此奕纬对读书一直很排斥,有一次老师对奕纬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当一位好皇帝”,没想到奕纬听完后,反驳老师说:“我要是当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老师听完后,整个人惶恐不安,随后将此事告知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听,气的火冒三丈,便前来教育奕纬,然而奕纬却丝毫不在意道光皇帝的教育,这下道光皇帝更生气,随后对奕纬踢了一脚。

谁也没想到,这一脚踢中了奕纬下体的要害部位,奕纬一下子痛晕了过去,经过医治,可惜却没什么效果,不久后奕纬便去世。

奕纬去世后,道光皇帝在奕纬棺椁前失声痛哭,这哭声也许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内疚,不久后,道光下令追封奕纬为“隐志贝勒”。


连说历史


道光皇帝就是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上位的皇帝,为嘉庆皇帝第二子。

旻宁在位展示了满清男儿的血性,他整厘盐政,疏通海运,武力平定张格尔叛乱,明文规定严禁鸦片,带头厉行节俭,而且勤于政事;但其天资有限,清朝延至他时,社会弊端已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他一蹶不振,苟安姑息,而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清王朝陷入危机。

这哥登基之后,对嫡长子身份的奕纬学业很重视,遍请天下名师,为其传授学业,但由于奕纬长期养尊处优,不免趾高气扬,嚣张跋扈,目空一切.


有一次,他的老师见他心不在焉,就耐心地开导他:“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有激励奕纬继承大统的意思;奕纬心有灵犀,但却说出了丧心病狂的话:“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先把你杀掉!”



这位耿介而忠诚的先生,如实地向道光皇帝陈述了这一幕;道光勃然大怒,对奕纬咆哮如雷,并在盛怒之下踢了奕纬几脚,不成想伤及了他的命根子,过了几天便不治身亡;道光皇帝追悔莫及,感到十分的内疚,便追封他为“隐郡王”,以彰显自己的内疚心情!


希望星晨58298869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了自己仅剩的独苗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一个苦命人儿用作死的芳芳送自己归西!


道光皇帝早年也是以吃喝玩乐著称,并在早年与潜邸宫女那拉氏生有一子。所谓潜邸就是太子府邸,在太子府邸中做宫女可谓是一桩美差,那拉氏也成功的和道光皇帝发生了关系,生下的孩子便是长子奕纬。

奕纬的境况是悲惨的,因为太子早有太子妃,而他的生母仅仅是一个宫女,后来虽然也被册立为侧福晋,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庶出的现实。另外,道光皇帝对这个一时兴起的产物也并不怎么感兴趣!

嘉庆死后,道光即位,那拉氏先被封和嫔后被封和妃,作为长子没有封赐,仍旧沿用着曾祖父嘉庆封给他的多罗贝勒称号。本就出身卑贱的他根本难以在道光面前有任何展现的机会,所以奕纬也渐渐继承了他爹年轻时的风流潇洒,整日喜欢斗蛐蛐,唱小曲儿,吃喝玩乐,取了福晋,却苦于一直无子。

道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丝毫没有恨铁不成钢的念头,毕竟现在有了嫡亲之子,索性就任奕纬浑浑噩噩,虚度光影。可是好景不长,嫡亲之子皇次子奕纲刚生下来五个月就病死了,道光悲痛万分。三年过去,就在道光不得不重视奕纬之时,静妃生下了皇三子奕继,只可惜道光老爷子满月都还没来得及办,皇三子就病死了。

这或许就是天佑奕纬吧!道光决定重视他。为他从上书房中请来老师弥补他荒废的学业。奕纬眼睛也亮了,作为道光皇帝的独苗,眼看这出头之日就要到了。这从天而降的预备皇太子之位把他砸的有点懵,但他还是听了道光的话,决定好好学习。

就和我们小时候对妈妈说看电视不影响学习一样,奕纬十几年养成的坏毛病根本不是几天能够改掉的。老师在上面读四书五经,他在桌下玩蛐蛐,身为太傅的上书房大臣先是 好言相劝,后面也只能以严师的身份厉声规劝,毕竟太傅身后有道光撑腰,奕纬不敢把他怎的,但久而久之的喋喋不休让太傅在奕纬心中形象变得极其差劲。就像一张绷紧弦的强弓,就差一松手便可爆发!

一日,奕纬逃学多日被强拽来上课,为做激励,太傅还不辞辛苦的买来一些稀罕物件、精美糖果什么的,毕竟准太子嘛,得宠!然而奕纬对此熟视无睹。太傅见他精神萎靡,毫无学习之心,便对奕纬说道:“你将来是要承继大统的,不学习帝王之道,如何治理得了天下芸芸众生?还望贝勒谨慎!”

本来太傅是一片苦心,但这话传达奕纬耳朵里就不一样了,本就厌倦学业的他在日积月累与太傅的争斗中把胆子也练起来了,在加上身上自有沾染的痞气,口不择言道:“我要做了皇帝,第一个就把你杀了祭天!”

太傅又气又恼,当然也有些后怕,毕竟他是唯一的皇子。几经权衡之后,他将此事告知了他的老大道光皇帝。道光肯定不依他,气势汹汹的便去找奕纬。见到他时一脚便踹了出去。肯定是力道没掌握好,方向也有所偏差,这一脚结结实实的踢在了奕纬的双腿之间,只听得奕纬一声惨叫,随即倒地抽搐,不久一命呜呼,时年23岁!

就这样,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父亲一脚踢裆而死的皇子。我想他是悲哀的,但也是可恶的。悲哀在于被长期冷落,可恶在于不思进取。这可能也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案例吧!


(欢迎看官姥爷赞同、评论~通俗易懂的解答简单有趣的历史,欢迎关注,么么哒~)


秦风汉韵论古今


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公历是1831年,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逝世,至此道光皇帝膝下三子全无,万里江山后继无人了!


奕纬出生在嘉庆十三年,是爸爸道光和手下的使唤丫头“私通”生的,这本来是偷偷摸摸的事,奕纬一出生事情就彻底瞒不住了。

道光羞愧的简直无地自容,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循规蹈矩”的形象因此顿时化作乌有,一想起来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却乐坏了爷爷嘉庆皇帝,爷爷做主封奕纬妈妈那拉氏为侧福晋,还在六十大寿的时候赏了奕纬“贝勒”的爵位。


但是那拉氏从此再没生育,很显然道光对奕纬的出身耿耿于怀,再不亲近那拉氏了。道光也因此一直对这个儿子不上心,疏于管教。奕纬自己也不争气,史书记载他“举止粗俗,言行不见,学习也不用功”。

可是在道光九年开始,道光突然重视起这个大儿子来,不仅经常过问他的功课,还命令老师对他要严格要求。原来道光的次子奕继、三子奕纲全都相继夭折,奕纬成了独生子。但是谁能想到,这带给奕纬的不是福而是祸呢?


一天,奕纬的功课又没达到老师要求,老师就对他说:“读书才能明理,明理方可治国嘛。”话里话外似乎在暗示着奕纬以后可能继承皇位当皇帝。突然,奕纬脸色一变说了一句狠话:“我要是当皇帝先杀你!”老师被奕纬这句话吓得目瞪口呆,然后哭着把事情报告给了道光皇帝。

道光闻听大怒,于是亲自动手打了奕纬20大板。

打完之后道光还不解气,又踢了奕纬几脚,据说有一脚踢在奕纬要害部位上,奕纬由此受伤,经医治无效,最终英年早逝,结束了他作为皇子悲剧的一生。

奕纬死后,道光赠给他“隐志”的的谥号,这明摆着不是一个好谥号,看来直至奕纬离世道光都对这个儿子没有丝毫好感。


晓史才能明事


被道光帝踢死的儿子是道光帝的长子,并非道光刻意而为之,完全是一个意外。但是这个意外的发生道光帝也是难辞其咎的。

道光在27岁时被嘉庆确定为嗣君。由于一时高兴,晚上喝了点小酒,宠幸了一名丫鬟,就是为一个端茶倒水的下人。谁知丫鬟意外的怀了道光的孩子,也就是道光的长子奕纬。

由于孩子的母亲地位低下,所以道光一直对这个孩子不冷不热,自然也谈不上管教、陪伴,完全就是开放式教育,任由其发展。

39岁那年,道光正式称帝,他也压根没把奕纬当长子对待,指望以后别的老婆生了儿子后,选择一位当皇储。可惜事与愿违,道光本身儿子也不多,就三个。十年时间里,次子,三子相继早逝了。这时候道光已经49岁了,这下没有合适人选了,也急了,于是想着赶鸭子上架,想把奕纬培养成接班人。就开始重视奕纬的教育问题了。

我们都说3岁看小7岁看老,这时候奕纬都是23岁的小伙子了,基本定型了,以前也是自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突然被诸多约束肯定也是无法适应。但是没有办法啊,既然是作为未来的储君,肯定还是得严格要求,死马当活马医。无论如何,道光还是想努力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啊。

他为儿子聘请了一位老师,教他三字经和儒家思想,道光对孔子的儒家仁孝很推崇。但是奕纬不领情,老师教他也不学,老师就苦口婆心的说:“太子将来你要做皇帝,不学习不中,奕纬一听,对老师说,老东西,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了你!”气的老师哭着找道光告状去了。

道光火听了可是冒三丈。连忙叫人传奕纬来。很生气的训斥了奕纬几句,还踢了几脚奕纬。没想到,踢到了奕纬的档部。第二天奕纬就死了。年仅23岁。道光后悔莫及,追封他为“隐志贝勒”。

道光帝和众臣可以说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道光帝扑在奕纬的棺椁上哭成了泪人。对这个儿子想必内心也是觉得及其亏欠的。

大山侃史

其实奕纬走到这样的结局,道光是难辞其咎的。毕竟是他酒后临幸了丫鬟生下了这个孩子。也是他多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管不问,最后因为其他儿子的病逝才又想起2这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还不小心要了孩子的性命。在清朝历史上,道光皇帝是一个没什么作为的皇帝。他是一个分水岭,让清朝走向了衰亡。同时他也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不仅误了孩子,最后还害了儿子性命。可谓悲哉。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被道光皇帝踢死的是皇长子奕纬,也是道光皇帝默认的帝国接班人。只是这个皇长子智力平平,并且对满洲的弓马骑射没有什么兴趣,这让道光皇帝很是不高兴,有一次奕纬在课堂上不好好读书遭到授业老师的教训,而奕纬不但不悔改反而口出狂言对老师进行威胁,这就为他的死亡埋下了祸根。道光皇帝39岁登基在位22年,在他登基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确定帝国未来接班人的人选,很多朝廷大臣纷纷上书建议道光皇帝尽快确立帝国接班人,免除后顾之忧,但是道光皇帝一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根据记载道光皇帝一共有后妃20多人,这些妃子为他生育了10个公主和9个皇子。而奕纬就是皇长子,11岁时被道光封为贝勒,清宗室一共12个爵位,贝勒属于第三等级,而一个11岁的孩子就被封为贝勒,足可见道光对于这个儿子的喜爱以及所给予的厚望。在奕纬17岁时道光皇帝命奕纬到撷芳殿居住,撷芳殿也称南三所,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结婚后都曾在此居住,在很多人眼里奕纬移居撷芳殿就意味着他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对于道光皇帝默认的接班人,奕纬的表现可以说是让道光皇帝十分不满,逐渐道光皇帝对这位皇子产生厌烦心理。

在清朝对皇子的教育是十分严厉的,特别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为了培养奕纬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道光皇帝请了当时朝廷之内德高望重的大臣作为奕纬的授业师傅,但是奕纬以前就喜欢游手好闲,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自从搬进撷芳殿以后每天除了道光皇帝的谆谆教诲以外就是老师的严厉管教,在双重压力下奕纬负担过重。光绪皇帝一心望子成龙对奕纬要求很是严格,而他的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帝王对他的要求更为严厉,这逐渐让奕纬产生反叛,并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有一天奕纬在上书房不好好用功读书,他的老师就苦口婆心的教育他,要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为的国君,但是奕纬对这并不感兴趣,他十分反感,瞪着眼睛对自己的老师说:“我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先杀了你”。他的老师听到这句话后十分震惊和恐惧,便向道光皇帝报告了这件事,道光皇帝听后火冒三丈,命人把奕纬叫道自己的面前,奕纬来后刚要下跪请安道光皇帝就顺势一脚一不小心踢到了奕纬的裆部,奕纬捂着裆部疼痛难忍倒地不起,后来虽然经过御医尽力诊治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奕纬死时年仅24岁。


微风书房


道光为何踢死儿子?

这也是亇偶然,原来只是一时生气踢了一脚,不料这一脚踢的太重了,就要了儿子奕纬的命,过程是这样的:

奕纬是道光的长子,嘉庆的孙子。,道光的皇二子和三子都因病早夭,只剩下了一个长子奕纬,祖辈父辈都对他寄予较高期望。

奕纬并不是皇后生的嫡子,但是是道光唯一的一个儿子,自然也就成了继承人,道光对奕纬期望甚高,可是这个奕纬偏是亇弱智,举止轻佻,又厌学,性格又极蛮横,等到十四岁给成了亲,就更不願读书了。有一天,老师劝其好好读书,以便将 来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可是这个奕纬却叱责起老師来,说:“我做了皇帝,第一个要宰的就是你!”老师吃惊,即将奕纬原话,跪告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听了非常生气,命人把皇子奕纬叫来,奕纬跑过来后,刚备跪下请安,道光皇帝不等其说话,站起来就是一脚,这一脚刚好踢中奕纬的下身,奕纬当场就倒下不省人事,随后太医们经过几天急救,奕纬还是死了。可见道光当时之愤怒,脚下用力之猛。同时也可看出,道光皇帝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师尊礼仪看的十分重视,对儿子違背師道尊严是极其痛恨的,下了重手。自然,作为父親道光对儿子的死还是很痛心和后悔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 ,一次,道光路过武英殿西边的断虹桥,桥上有一排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有一个小狮子,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间,表情极其痛苦。道光帝由此想到奕纬,不忍再看下去,便让近侍用红布将那狮子包裏住。可见道光对他那一脚的悔恨。

让道光皇帝比较欣慰的是,在奕纬被踢死了之后的两个多月里,有两亇妃子,又出生了四皇子,五皇子。其中四皇子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李伯禺


这件事可以说明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面对不争气的子女时,望子成龙心切必然憋了一肚子气。现在很多父母不就是这样吗?

道光也一样啊,只不过身为天子,发怒起来遭殃的就是孩子了,这个遭殃的孩子就是道光的长子奕纬。

说起来奕纬这个孩子也是可怜,他的亲生母亲是道光手下的一名丫鬟,其实在古代主子和丫鬟有一腿就再正常不过了。

坏就坏在这个主子道光是极要面子之人,平日里就是一副端着的正派模样,奕纬的出生可以说是对道光辛苦经营数十年人设的一次致命摧毁。

面对着奕纬,道光自然没有好脸色相待,据说奕纬出生后,道光就再也没有亲近过他们母子。

其实这样也好,身为庶长子的奕纬天生散漫也乐得自在,皇位自然是没得想,好在爷爷嘉庆帝给他封了个贝勒,这样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也是福气。

这样的日子过了二十一年,在这些年里他的两个弟弟奕继、奕纲相继去世,这下他成道光帝的独子,不出意外的他就是下一任皇帝,道光帝于是将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他请遍名师,还亲自传授帝王之术。

对于放养了二十一年的奕纬来说,妄想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可能。清史稿记载他举止粗俗,言行不见,学习也不用功,道光逐渐发现他在奕纬身上所花的全部心血可能会白费,这诺大一个帝国可能会祸害在他手里,于是心里十分恼怒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就这一个独子。

古人说过福兮祸所依,有一天奕纬正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老师对他说要明辨事理多读书才能治理好国家,可是奕纬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厌烦了这天天读圣贤书的日子,头脑发热回了老师一句:要是我当的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

道光听说后大怒,内心积压的愤怒涌上脑袋,亲自打了奕纬20大板,这板子不要紧,毕竟奕纬皮糙肉厚,关键是打完了道光还不解气,一个飞毛腿踢中奕纬的命根子,奕纬也就随着一命呜呼。

这个倒霉孩子还真是倒霉,就在他死后三个月,道光的第四子、嫡子咸丰出生,要是咸丰能早出生那么一段时间,我想奕纬也不用牺牲在道光的重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