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智斗贪官记

清朝宫斗剧里描写的满人官僚都是大腹便便,脑后拖着根辫子,一副贪鄙颟顸,不学无术的形象,其实从顺治入关后,满族贵族上层对于中原文化一直都是采取吸纳、学习的姿态,在很多时候与汉族官员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治政方法上也颇有手段,比如清朝笔记《栖霞阁野乘》里记载的一则故事就很有古代清官的行事风格。

爱新觉罗.长麟是乾隆时期进士,后来官至大学士。他在担任浙江巡抚任上,风闻仁和县令贪腐舞弊,民怨沸腾,但是苦于官官相护,当地百姓无人敢出头举告,于是决定学习古人微服私访,实地查探。

他打扮一番后,只身便衣来到了仁和地界。天近黄昏,正巧遇到县官出行,仪仗前呼后拥,排场很大。道上行人纷纷避让,长麟径直迎着县令的仪仗撞了上去。前面开道的衙役看到居然有人不长眼,冲撞仪仗,赶紧一把挡住,大声呵斥。被搅乱了的仪仗惊动了坐在轿子里的县令,撩开帘子一看,认出了正是顶头上司巡抚,连忙喝住衙役,出来请安。长麟见了县令,问他去哪儿,县令支吾半天,说带人出来巡夜。长麟笑道:“现在才刚二鼓天,哪有这么早出来夜巡的?再说了,巡夜搜捕贼人,从来都是偃旗息鼓的,像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巡夜倒像是来给盗贼通风报信了。”县令无言以对,长麟于是让左右随从退下,拉起县令边走边攀谈起来。

路过一家酒馆,问县令:“如果贵县不忙的话,进去陪我一起饮杯水酒可好?”

县令自然喏喏应承。进了酒馆坐下,长麟喊来店掌柜问行情如何,掌柜叹气道:“本来酒馆利薄,现在苛捐杂税又多,不折本钱已经万幸了。”

长麟又问:“你等一介小民,税赋又能分摊下来多少?”

掌柜愁苦道:“没办法,县里父母官爱钱如命,我等茶楼酒馆本来按月纳税已经不易,现在老爷由头又多,下面小吏税官层层克扣,眼看这买卖也难维持了。”于是絮絮叨叨的罗列了十多件实例佐证。

长麟又问:“照你这么说法,怎么上面的老爷们不知道呢?”

掌柜道:“听说省里倒是来了一个青天老爷,只是初来,下面这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哪能一一查的清楚呢,再说了,我等小民哪有胆子投告。”

长麟拉着县令喝了几杯酒就起身出来,宽慰县令道:“这些刁民没有什么见识,胡言乱语的,听听而已,你我不要放在心上。”又走了几步后,回头吩咐县令道:“贵县还要巡夜,本官也还有些事情,不用应承我了,不如在此分开吧?”打发县令走远了,长麟又掉头回到酒馆,声称错过住宿,希望寄宿一晚。掌柜开始还以不是客栈为由再三推辞,长麟最后摊牌道:“实话告诉你吧,今天你的牢骚已经被知县听到了,我住在这儿到时可以帮你应付麻烦。”掌柜听了后也害怕,就勉强留下了他。

结果到了半夜里,果然门口噼里啪啦的响起了敲门声,掌柜起来开了门,看到外边来了一群衙役差人,气势汹汹的亮出县衙公文要抓捕掌柜,看到果然麻烦上身,掌柜吓得赶紧向长麟求告想法。长麟拦住差人说:“我是酒馆的东家,既然事情发生在店里,我也不能免责,此事和掌柜无关,带我去衙门交差就行。”差人不答应,说县令指名道姓要提掌柜过堂。长麟也不多话,绾起辫子戴了一顶草帽,硬跟着掌柜一同到了衙门里,一到大堂,县令看看掌柜拿到,立刻升堂审问。

长麟跟着上堂后摘下草帽,县令一见巡抚一并来了大堂,吓得大惊失色,赶紧从案后起来跪下摘了顶戴请罪,长麟也不辞让,径直

坐在大堂上让县令自己拿出官印,端详一番后,呵呵一笑:“也好,省得还要再安排一个摘印官。”

于是仁和县令被革职查办,当地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巡抚智斗贪官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