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文 | 圖 鄂州海大 羅敏輝、肖紅星、呂定

2018年的水產養殖,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歷經2016年華中區大範圍淹水、2017年四大家高魚價運行的背景下,2018年的四大家養殖進入了常態化發展階段。

這個過程中,很多養殖戶朋友在海大集團資深技術服務專家羅敏輝先生,以及鄂州海大一線技術服務團隊的悉心指導和全方位服務下,逐漸走上了正軌,在花白鰱養殖增效方面取得了突破和進展。

湖北 - 咸寧

花白鰱對養殖效益的提升

幅度,超乎你想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近幾年四大家養殖,花白鰱效益佔比情況變化(以咸寧、嘉魚、赤壁區域客戶為例)。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當吃食魚(草鯿鯽)魚價進入常態化或者像2017年那樣高價運行時,很多人都會努力去增加吃食魚密度從而增加投餵量,努力地做到吃食魚高產高效;但往往我們很多客戶容易忽視的是,花白鰱在養殖中的效益貢獻。魚價進入常態化,花白鰱和吃食魚效益貢獻越來越趨近於4-6開,兩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做不好,都會造成效益很低、甚至虧本。

如何做到花鰱高產高效

看看老司機的養殖效果


很多客戶都想花白鰱要增產增效,尤其是花鰱價值更高,那麼大湖和精養塘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花鰱高產高效呢?!

第一種人:純新手

白鰱密度不降,花鰱加密度,追求花白鰱雙豐收;

第二種人:趕路人

敢於嘗試、不斷摸索,適當降低白鰱密度、提高花鰱密度;

第三種人:老司機

跟著海大走,合理的花白鰱配比和放養規格,中途有條件松網賣花白鰱,年底出相對大規格的花白鰱。


大家都想做老司機,也都想在養殖過程中實現盈利最大化,但不是光想想就能成功的,關鍵在於行動,實踐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裡面有兩位代表性人物:咸寧赤壁大湖客戶李華平、嘉魚精養塘海大客戶周建紅,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和做好的。

咸寧赤壁大湖養殖戶

李華平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產量破新高

850畝大湖花白鰱總產32萬斤,花鰱22萬斤,總產值160多萬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2018年是李華平老闆大湖最高的一年,850畝大湖花白鰱總產32萬斤,花鰱產量達到22萬斤歷史最高紀錄,光花白鰱的總產值達到160多萬。

效益更顯著

下肥成本少17萬,花鰱卻增10萬斤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2018和2014李老闆的花白鰱產量和效益。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可以清楚的看到,2018年主產花鰱:花白鰱均價達到5.1元/斤,而2014年主產白鰱:花白鰱均價只有3.6元/斤;相比2018年,我們2014年下肥成本多17萬(下肥成本:2014年45萬,2018年28萬,2018年的下肥成本減少了37%)。

2018年花鰱大幅增產,成本還少花了17萬,這裡面離不開海大專家技術服務團隊、海大調水產品和技術方案的支持。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大湖老闆李華平的深切感受。

嘉魚精養塘海大養殖戶

周建紅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2018年度海大客戶周建紅,15畝魚塘花白鰱產量達到8509斤,花鰱單產過400斤/畝,光花白鰱每畝產值達到2937元。

看了上面兩個客戶的數據,相信大家已經對於花白鰱增產增效有了一定的認識。總結一下他們成功的經驗,我們不難發現,這兩位高產花鰱客戶有很多共同之處。

老司機的成功之道

抓住了這七點


1、花鰱倒掛模式的成功

養殖花白鰱,到底是白鰱高產效益高,還是花鰱高產效益更高?很多年前聽到一個養魚老師傅跟我們提到過:白鰱就是一杯水,花鰱就像一杯酒,喝水很容易,喝酒就要有量了。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由兩張表可以看出:

第一、花鰱高產的價值明顯大於白鰱高產;

第二、白鰱高產換來的代價是密度大影響年底賣魚規格最後導致賣價低、產值低;

第三、花鰱高產的模式,匹配大規格白鰱,年底大規格白鰱行情好、暢銷。


2、養殖先養水,低產養藻、高產養菌

鄂州海大技術服務團隊在羅總(海大集團資深技術服務專家羅敏輝先生)的指導下,連續5年研究併成功攻克花鰱高產項目,花鰱單產--精養塘方面從起初的200-300斤到後來的500斤以上,大水面方面也突破了400斤。在華中地區普遍以肥水產花白鰱的大環境下,海大集團通過技術攻關,在不使用花鰱飼料的情況下,能夠做到500斤花鰱單產確實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不是一口塘,而是一批又一批的養殖成功數據。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鄂州海大效果喜報371:熱烈祝賀簰洲鎮簰洲村客戶駱名房老闆,池塘面積8.2畝,2018年初放養1.2斤/尾白鰱120尾,0.25斤/尾花鰱1000尾,2018年12月20日賣魚,白鰱平均規格9.5斤/尾,共出1100斤;花鰱平均規格4.5斤/尾,共出4200斤,花鰱畝產512斤。駱老闆2018年堅持使用海大肥水素(花鰱專用肥)肥水、魚多寶發酵調水。總計使用34包肥水素,6包魚多寶,1噸磷肥,長一斤花白鰱成本僅0.76元。駱老闆說,放養0.25斤每尾的花鰱,在密度高達121尾/畝的情況下,長到4.5斤確實了不起,連續三年使用海大肥水素,效益都很好。要想花鰱長得好,就用海大肥水素+海大魚多寶。跟著海大走,把錢賺到手!


海大肥水補菌三合劑:魚多寶、3101、3102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海大魚肥三劍客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3、下肥調水要領

少量多次下肥,局部定點下肥、定期定量;養殖前期以肥帶菌,養殖中後期以菌帶肥。

4、中期松網

合理降低存塘風險,爭取年底花白鰱規格和產值最大化。

5、吃食魚合理搭配,飼料投餵要足夠

李華平大湖飼料畝投餵1噸,周建紅精養塘飼料畝投餵1.7噸。

6、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7、海大集團全方位技術指導

從模式規劃、苗種配套到中期養殖管理監督、定期打網看長勢、鏡檢查蟲提前預防。

2019年,華中四大家魚應該如何養


筆者通過近幾年華中區水產養殖的變化,針對2019年的養殖,衷心地給各位提供點建設性意見。

① 2019年四大家養殖,魚價依舊是常態化運行,花白鰱產量和效益尤為重要,一旦忽視花白鰱產量和效益的提升,2019年的養殖過程會非常不順利。

② 放養模式一定要調整,合理的放養密度和合理的放養規格非常重要,不能盲目跟從、隨性放養。

③ 日常的養殖管理要跟上,花鰱高產的核心是以海大魚多寶和海大肥水素為主的下肥調水體系,全年定期堅持使用。

④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池塘或者湖泊,因為底質和水質的不同,需要結合花白鰱的生長情況,定期打樣評估、及時調整下肥調水的技術方案。

正如開篇所說,羅總帶領的鄂州海大技術服務團隊,連續5年的花白鰱高產項目幫助了我們很多海大客戶真正實現了花白鰱增產增效。真心呼籲廣大有興趣的養殖戶朋友,當讀到這篇文章時,可以第一時間聯繫當地海大經銷商和海大技術服務人員。


這技術牛逼!下肥成本減少37%,花鰱產量反而狂增10萬斤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