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在家裡養盆藥用植物吧


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在家裡養盆藥用植物吧

金銀花


自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到屠呦呦因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也正如屠呦呦在獲獎時所說:《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自古至今, 中醫藥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對守護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有很多本草——藥用植物,就是我們身邊常見的花花草草,在家裡就可種植,既綠化環境又可防病治病,何樂而不為呢?

(一)薰滿千村萬落香——金銀花

雙黃連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金銀花、黃芩、連翹,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推薦的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解毒膠囊中都含有金銀花。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金銀花吧

“春晚山花各靜芳,從教紅紫送韶光。忍冬清馥薔薇釅,薰滿千村萬落香。”這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對金銀花的讚美,詩中的“忍冬”即指金銀花。

忍冬,也叫金銀花,忍冬的名字最早見於漢代的《名醫別錄》。弘景曰∶“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本草綱目》道出金銀花之名由來。李時珍曰∶“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而藤左纏,故有金銀、鴛鴦以下諸名。 三、四月開花,長寸許,一蒂兩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邊狀。長蕊。花初開者,蕊瓣俱色白;經二、三日,則色變黃。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呼金銀花,氣甚芬芳。”

《名醫別錄》稱其“久服輕身長年益壽”《本草綱目》李時珍稱其主治“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

忍冬酒 治癰疽(毒瘡)

陳自明《外科精要》雲∶“ 忍冬酒∶治癰疽發背,不問發在何處,發眉發頤,或頭或項,或背或腰,或脅或乳,或手足,皆有奇效。”方法:忍冬藤(帶葉) 一把 其葉在砂盆中研爛,加酒少許 ,取藤約150克(用木槌搗爛),生甘草30克,一同放入砂鍋,加兩碗水,煎煮至1碗,再加入好酒一大碗,再煎煮十數沸(約10分鐘),去渣分3次服用,一日一夜內服完。病情重的可一日服兩次。

金銀花汁 治一切腫毒


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在家裡養盆藥用植物吧

金銀花茶


用金銀花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敗毒托里,散氣和血,其功獨勝。 即取金銀花(採花連莖葉)搗爛取自然汁或榨汁半碗,煎煮自然汁內服,藥渣外敷患處。可治 一切腫毒,不問已潰未潰,或初起發熱。

金銀花的名方

銀翹散 治溫病初起

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葉12克,生甘草15克,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上杵為散,每服18克,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濃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胸膈悶者,加藿香9克、鬱金9克,項腫咽痛者,加馬勃、元參等。

此方為清代溫病四大家之一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所記載。

四妙勇安湯 治脫疽

四妙勇安湯為治療熱毒型脫疽的千古名方。此方內容最早見於華佗《神醫秘傳》,曰;“ 此疾發於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疹而後痛,甲現黑色,久則潰敗,節節脫落……內服藥用金銀花三兩,玄參三兩,當歸二兩,甘草一兩,水煎服。” 清代醫家鮑相敖將此方命名為 “四妙勇安湯”,並稱其治療脫疽 “一連十劑,永無後患 ”。現代醫家用於治療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效果顯著。此方我在專欄裡曾有詳細記述,在此不再贅述。

俗話說:“藥對症,一碗湯”,但藥物是把雙刃劍,再好的藥物也要切記“是藥三分毒”,不可擅自盲目服用,尤其是中醫藥,講究辨證論治,應在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

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在庭院或陽臺養盆金銀花吧,待到春暖花開,芳香四溢,隨手摘幾朵泡茶喝,清熱解毒有利咽。趕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