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2020年因为突然爆发的一场疫情把很多人都困在了家里,学校延迟了开学时间,上班族调整了工作安排。也因为这个原因,让那些平时奔波忙碌的孩子们,第一次有了和父母如此长时间接触相处的机会。

本以为是很好的培养感情的一次机会,可是,父母们希望孩子赶紧开学,孩子们渴望赶紧上课逃离家庭。

微博上因为亲子关系的问题频频上了热搜,为什么子女越长大和父母交流的话题越少,大概就是因为渴望被人认可的孩子们,在父母这里永远被贬低被否定。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中国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讨论不断,老一辈的父母很少有人能接受现在新形式的教育方法。“唯成绩论”“棍棒下出孝子”的理论真的还适应这个时代吗?

教育类节目频出,家长也经常观看想从中获得更好的经验,可是却很少有人在最后有所学习,应用实际。

父母总觉得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发展来源于他们自身。研究证明,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性格乃至行为处事方面的影响是绝对的。长期被父母训斥的孩子,会产生不自信,自卑的心理。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往往胆小爱哭,不爱与别人说话交流。也许是因为害怕责骂,他们总会显现出比同龄人更要惹人心疼的懂事。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不久前北京卫视播了一档节目,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在节目里哭得让人心碎,被主持人采访时他哭诉父亲玩手机,不陪他玩儿。加上自己因为学习差,经常被妈妈呵斥,说他是二百五。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生气往往会口不择言地说出伤害孩子的话语。从孩子出生到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唯一。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来源于父母,然而父母似乎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孩子,最后再去责怪孩子的不是。

一些家长,对待不熟悉的人总是格外温柔。相反,对待亲近的人严厉苛刻,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闪闪发光的那一个。这样的偏见导致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质疑,被误解,被要求。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因为你大,你就要让着。”

“你别给我装了。”

“你必须去,没有商量的余地。”

青春期的叛逆有时也是被迫,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他们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然而父母们似乎还是喜欢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教育孩子,制定好计划,让孩子服从安排。一旦孩子有反抗的行为就会被评价成“不孝”,“白眼狼”。

孩子因此更不愿意再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心事了,亲子之间互动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那么到底该怎么和孩子相处呢?实际上,养成良好亲子关系很简单。

第一:尊重理解孩子

孩子内心敏感自尊心很强,所以不要随便拿孩子说笑。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不去窥探,保持足够的界限感。在孩子讲述烦恼时认真倾听,不要以一种想当然的理由立刻反驳,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第二:不要替孩子做决定

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未来的路,家长也只能陪伴一段。父母可以指点,可以建议,可以督促,但一定不要替孩子做决定。让他们依据自身想要的热爱选择一条不后悔的路,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第三:不要拿孩子与别人比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要善于发现培养孩子闪光擅长的一面。多给予鼓励的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与过去的自己对比,逐步看到他们的进步。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第四:学会适当放手

孩子不能放养,但也绝对不是要死抓不放的管理,家长应把握好尺度,既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也让他们感受到一定的自主和自由,从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家是港湾不是牢笼,自由自在也不是为所欲为。

挑剔的父母,总是一味否定孩子,而优秀的父母却是这样做的!深思

中国式父母的爱,通常都是很“不讲理”的,就是大型双标现场。

就算父母真做错了什么事也不肯轻易低头。大多数父母因为自身辛劳了一辈子,就把一辈子的期许和心血投注在孩子身上,一边说不求回报,一边希望孩子争气,有所成就。

社会充考验,迫不得已的无奈打磨着孩子们的耐心。家庭是孩子们崩溃前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父母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无可厚非,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也值得理解。成功的结果不是唯一。父母更要学会看到孩子们的努力,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客观评价,激励孩子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