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當下購買國產車要注意的有這麼幾點:
1.一定要選擇大廠商並且銷量靠前的品牌;

2.車系的來龍去脈,最好是有過幾次更新迭代;
3.盲目的被華而不實的配置吸引;

一、實力決定生命力

近幾年來的汽車市場可謂是冷若冰霜,各家廠商紛紛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以求生存。我國的汽車消費能力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攀升一直以來都被全世界各大汽車廠家所覬覦,但是經過了一段爬坡式的增長後,就到了如今這樣的一個瓶頸期。人口基數、經濟實力、還有城市化的進程都能直觀的反應中國市場的未來一定是塊巨大的蛋糕。但是如何熬過這段冰河時期,是擺在各大汽車廠商面前的一道難題,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自主品牌。這是大的市場背景,也是汽車市場整合的一個必然趨勢,大魚吃小魚和適者生存的理論從來都是定律,可見達爾文是偉大的(調侃一下)。

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在瞭解了我國汽車市場大背景之後,再來談談在目前這樣的形勢下去購買一臺國產車需要注意什麼。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品牌的選擇,簡單點說就是一定要選擇一個能生存很久的汽車品牌。為什麼呢?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假如您買了一臺A品牌的汽車,在您使用期內該品牌被市場吞沒了,那麼您可能面臨的就是想修車但是沒有售後,當然您可以選擇修理廠,但是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或很大程度上影響您的用車體驗。更可能讓您煩惱的還有非易損件的配件只能去找拆車件。這樣的廠商能被市場吞沒一定是沒有很好的銷量的,所以拆車件要麼不好找要麼貴的離譜。其實這是一個死循環,假如A品牌的汽車銷量不好,導致的就是資金鍊的斷裂,融資更是難上加難,再沒有活水的注入更不可能推陳出新,這樣只能是死路一條。

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有實力的大廠商生產的汽車,這樣的廠商它的資金循環是良性的,它就有實力為更好的技術和品質去投入研發資金,這樣消費者就會有更好的選擇空間,銷量上去了,資金就活了,良性循環的車企必是堅不可摧,如此您的愛車可以開的更久也相對更保值,而且無論是技術還是品質都是有所保證的。

二、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斷總結才會成功

一臺好車必然要有所傳承,總結經驗永遠是成功的秘訣。高爾夫的銷量怎麼樣?都說大眾只有一臺車,那就是高爾夫。試想高爾夫換了多少代了?不可能每一代都是經典,但是總結經驗後必然會更加優秀。類似這樣的車還有本田的雅閣、思域,豐田的卡羅拉、凱美瑞......

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我國的自主品牌起步相對較晚,要拿出來和高爾夫、思域作類比有點強人所難。但是也有一些車還是值得肯定的。有人說我們一直在模仿,但是照貓畫虎也是能練出一些功力的,西方歐美國家的工業起步本來就很早,這個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也不是沒有辦法。日本的“兩田”和韓國的現代不都是以模仿起家的?時勢造英雄,我想我國的車企在這個汽車市場的冰河時代活下來的必定會成功,所以國產車的未來是可期的。

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舉個例子,奇瑞A3已經停產了很多年,但是口碑至今還是很不錯的。奇瑞在這臺車上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當然也是用了心了。只可惜沒有堅持更新換代走到了如今這樣的處境。期間,奇瑞搗鼓出了“觀致”、“瑞麟”到現在的“捷途”、“星途”,真的是昏招頻出。把一個品牌、一個車系紮紮實實的做成精品我覺得比這樣“猴子掰包穀”會好很多。

不怕失敗,怕的是失敗之後不去總結而放棄。

三、東施效顰是學不到精髓的

模特身上的比基尼猴子穿上肯定很滑稽。隨著網絡科技化的不斷進步,汽車上的電氣化配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人性化。這是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便利。一臺好車再加上豐富並且穩定的科技化配置必然是畫龍點睛。注意這裡的一臺好車和豐富的配置是分開的。為什麼呢?汽車永遠是汽車,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帶你穿過千萬里路。再豐富的配置也無法在拋錨時喚起你的興趣。

經濟下行和車市寒冬的當下該如何去選擇國產自主品牌的車

當年的韓國車也是以低價高配的噱頭換來了相當可觀的銷量,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了對三大件的技術的追求,以至於現在的韓國車品質比起之前好很多。我們的車企萬不可只把配置當成銷量的法寶,這樣就違背了造車的初衷。到頭來害的是自己。

所以在選擇自主品牌的時候,切記不可以配置去選車。而是迴歸汽車的本質,多研究研究它的三大件的技術及調校

。好的配置對一臺好車來說是畫龍點睛,但是對於一臺爛車來說,你得到的只是一個龍眼睛。

總結,選車是一個挺考驗人的活兒,一定要有耐心的同時也要具備慧眼識珠的能力,挑花眼不怕,就怕挑花眼之後的衝動。所以,您在選購自主品牌汽車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大品牌銷量好的車系,並且不要被豐富的配置牽著鼻子,這樣您就一定能選擇一臺不錯的車,最主要的是,開回家後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