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宣化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老代”

相信大家对

宣化区首例确诊

新冠肺炎患者老代

都并不陌生

许多人关心

为此

记者对话了

危重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老代

听老代讲述

如何战胜病魔的心路历程

记者对话危重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听老代讲患病后惊心动魄的

16个昼夜


2月21日,距离治愈出院的日期,已经过了整整一周。如今的老代身体恢复得很快,精神状态良好,行动自如,只是大病初愈后比较容易疲倦。

老代是宣化区首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同时也是全省最危重的一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他病情之危重,变化之曲折,抢救过程之惊险,都是我市收治病例之最。在患病的十几天里,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在国家、省、市医疗专家组的协同救治下治愈。

“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老代感慨良多:“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一直照顾我的医护人员,把我抢救了回来……感觉这十几天比我过去经历的50多年还要漫长……”


从没想到自己会感染

春节前,老代一家三口赴泰国旅游。1月16日,从深圳转机到北京,参加了儿子公司的年会。“我还在年会上表演了节目,那时候嗓子干痒,我以为是那段时间太累了,咽炎犯了,就在北京的一家门诊输了几天液。”三天后,一家人拼中巴车返回宣化。

此时,武汉等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当时的老代还认为新冠肺炎离自己很遥远:“我没去过武汉,也没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不会被感染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代追悔莫及,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太傻”。

1月23日,老代开始出现明显的咳嗽、乏力等情况;27日,自己、老伴儿和儿子相继开始发烧。一家人打车来到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开始隔离治疗。

转入市传染病医院时,是1月29日晚23点18分。此时老代已出现呼吸困难,测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随后,老伴儿、儿子也相继确诊。只不过,老伴儿、儿子被送进了隔离病房,老代却被推进了抢救室……

经省、市医疗专家组确认,老代是我省最危重的新冠肺炎病例。


在生死边缘徘徊几个昼夜

老代昏迷的几个昼夜,也是医护人员们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刻。

“从最初的情况看,可以说老代治愈的希望很渺茫,但大家没有放弃。政府积极协调调集各方资源,专家组及一线医护全力投入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志华在谈到救治老代的过程时,他说,这是一个与死神“抢人”的过程。

1月30日,老代呼吸困难,各项指标极低,属重症。

“血氧68%,氧合39.3……”由多位专家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组成员个个神情凝重,重症组长李福龙死死盯着大屏幕上实时传来的数据。“氧疗,上;液体,上。……”相关治疗措施一一实施之后,老代的病情依然在进行性加重。

“启动气管插管,上呼吸机。”1月31日,经过会诊,李福龙立刻向病区一线发出“警示”——老代已转为危重。当天,省卫健委组织的两位省内专家连夜赶至张家口。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位重症专家也应邀前来支援。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教授也参与了视频会诊。

经过三方专家研讨会诊,一套新的治疗方案开始实施。在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肺保护性充气策略辅助肺复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器官系统保护、营养支持及中医中药治疗,加上连续三天18小时的连续俯卧位机械通气及适度给予镇痛镇静…… 这套治疗方案中西医相结合,不拘一方,甚至在老代最危重的时刻,中医治疗方案采用了口服与灌肠两种给药途径。

最终经过连续三天的紧张抢救,老代终于挺过来了!


疫情过后想当面致谢白衣天使

“我一直在昏迷,抢救的过程什么也不知道,清醒后才有人告诉我这些,我也才知道我真的是被这些白衣天使们从鬼门关拉回来的。”老代最近一直在忙着打听医生们的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当面致谢。“最近就不去打扰他们了,他们很忙,还要救治其他患者,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去当面致谢。”

除了这些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医生们,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老代感激不已。

“代大爷,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每隔一段时间,护士就会前来给老代测量血压、测体温。

“我不敢睡,一闭眼就有幻觉。”老代实话实说。从昏迷中醒来后,他神志还没彻底恢复,被幻觉侵蚀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不断在眼前晃动,让他不敢闭眼,不敢睡觉。

“休息不好不利于身体恢复,您别怕,我在这里陪着,等您睡着了我再走。”那位年轻的护士就这样一直守着,直到老代的呼吸声慢慢平稳,知道他已入睡才转身离开病房。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关怀和付出,老代看在眼里,心里也彻底踏实了下来。“有这么多人为了我奔波,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好好配合治疗就行了!”


捐献血浆希望为社会做贡献

12日,经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治核心专家组评估,老代的儿子符合治愈出院标准,走出了病房。听到消息,老代的嘴角一翘,笑了。

14日,老代达到治愈出院标准,但长时间的卧床导致双腿无力,他坐在轮椅上被推出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久违地感受到室外和煦的阳光。

出院后,老代在宣化区一家宾馆内接受观察隔离。“每天遵照医嘱,按时吃药,医生给开了不少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现在恢复得很好。”在对话中,老代的声音虽有些嘶哑,但中气十足。他告诉记者,他如今已经行动自如,精神也不错:“食欲也变好了,吃了那么久的流食和营养餐,好不容易能好好吃饭了,现在吃啥都香。”

听说治愈患者捐献的血浆对其他病人有帮助,尤其是老代这样的危重症患者,他的血液可能更有研究价值。老代一家人商量着“要尽点微薄之力”。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老代和儿子代某北先行捐献了血浆。“这段时间,为了我们一家人,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具体的数我不知道,只知道很多很多。仅是医生就有国家的、省里的、市里的多位专家,看护我的护士,我问过了,来自九个不同的医院。别的事我现在也做不了,希望捐献血浆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再过几天,老代就可以离开宾馆,回家了。老代说:“从隔离到出院观察,这段时间让我一生难忘。感谢市委市政府,感谢区委区政府,在我患病期间,市区领导一直挂念着我,是你们的关爱和鼓励让我振作。我还想对同样患病的病友说,有这样关心患者的党和政府,有这样优秀的医疗团队,别有太多心理负担,放宽心,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增强免疫力,一定能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