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療治療方法

在古籍《道德經》中,老子這樣表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簡而言之,就是在說世間萬物的運作都是以宇宙本來自然的規律為原則。

跨越悠久歷史而來的物理療法,在現代物理學的不斷完善和充實中,逐漸走向我們的日常生活。理療將來自於大自然的物理科學力量,應用於人體健康的範疇,防治疾病,並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精深,以不可小覷的能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在各大醫院的理療科逐步發展興起之外,家庭中的理療方法和器械也愈發受人青睞。那麼在歷史長河中,理療是如何發展創新的?醫院與家庭中的理療方法有哪些不同,我們應如何合理進行家中理療?

理療治療方法


近年來,人們對於養生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人雖具備一些自我保健意識,然而卻苦於找不到正規治療機構及方法,走入了誤區之中,實際上,國內一些醫院早已引進了專門化的物理治療儀器,併成立了專門的康復理療科室。

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

物理治療是康復治療的主體,它使用包括聲、光、冷、熱、電、力(運動和壓力)等物理因子進行治療,針對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障礙或病變,採用非侵入性、非藥物性的治療來恢復身體原有的生理功能。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時代,原始人利用陽光、砭石、石針、水和按摩等治療疾病,維護健康。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積極提倡利用陽光、空氣和水等自然療法增強體質、防治疾病,這在全世界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現代理療學、療養學、體療學以及由許多專業共同組成的康復醫學正是在這樣的歷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理療治療方法


17世紀產生了靜電療法;18世紀產生了直流電療法;18世紀下半葉日光療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世紀產生了感應電療法、直流-感應電診斷、直流電藥物導入療法、達松伐電療法,同時產生並迅速發展了現代光療中的紅外線療法和紫外線療法;20世紀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理療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和作用原理的研究,獲得了全面的、不錯的發展:20世紀上半葉產生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超聲等物理療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低、中頻電療法有了新的發展,水療、磁療等進而受到重視,並在應用技術方面有了發展提高;特別是在60年代實現的激光技術對全部科學(包括醫學在內)的發展發揮著日益重大作用,激光療法已成為現代光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在70年代獲得顯著發展的射頻治癌和光敏診治癌症技術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視。

安全無痛的最佳選擇

現代療法的物理治療與傳統的中醫療法,其依據基本是相同的。都是物理因素通過對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經、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從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過程,達到治病目的。

物理治療的優點是作用廣泛,無損傷性,又沒有痛苦,比較安全,對許多病傷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儘管如此,做治療的病人仍應掌握一定的知識,物理治療也同打針、吃藥一樣,應遵守時間,積極地與醫生配合,以利於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保證安全。

理療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功能訓練和手法治療為主要手段,又稱為運動治療或運動療法;另一類是以各種物理因子(聲、光、冷、熱、電、磁、水等)為主要手段,又稱為理療。下面我們會分門別類,並舉出具體實例進行詳細介紹。

運動治療在恢復、重建功能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物理治療的主體。不同於一般體育活動,其主要根據患者的功能情況與疾病特點,選用適當的功能活動與運動方法對患者進行訓練,其中包括關節活動技術、肌肉牽伸技術、牽引技術、神經生理治療技術、增強心肺功能技術等。

理療治療方法


牽引療法

如果依照身體的關節來區分,牽引可分為脊椎或四肢關節的牽引。

在臨床上,脊椎牽引的方法較常被使用;而脊椎牽引中,又以腰椎牽引及頸椎牽引最為常見。

適應症:以腰椎牽引為例,腰椎牽引是治療腰腿疼痛的重要手段。近十餘年多方位腰椎牽引即三維多功能牽引應用漸多。

作用原理:該類牽引床主要由控制部分和床體部分組成。水平牽引、腰椎屈曲和旋轉可分別由胸腰板和臀腿板的運動完成,以上三種動作可任意組合也可單獨應用。

注意事項:

牽引後患者平臥於硬板床上,腰部腰圍制動,臥床5-7天。一般只需一次牽引,若需再次牽引可於1周後再進行。

關節鬆動技術

在臨床上,關節鬆動技術應用較為廣泛,並時常與中醫推拿、針灸等技術相結合,發揮較好療效。

適應症:臨床上用來治療關節功能障礙如疼痛、活動受限或僵硬等。

作用原理:關節鬆動技術是治療者在關節活動可動範圍內完成的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手法操作技術,其具體手法的選擇應根據患者所存在的問題來決定。比如:若患者在活動受限前即感到疼痛,此時應採用輕柔的抑制關節疼痛技術進行治療。

注意事項: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治療側的肢體應儘量舒適地放鬆,若治療過程中僅感到輕微疼痛,屬於正常反應,不必過分擔心,但如若24小時疼痛仍不減輕,甚至增加則說明治療強度過大或者持續時間過長。

理療治療方法


物理因子治療應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等生理調節機制作用於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常用方法包括:聲療、光療、水療、電療、冷療、熱療等。

超短波療法

理療治療方法


蘇聯的學者曾提出頭面部癤、癰,如不採用超短波治療是治療上的錯誤,由此可見超短波在治療急性化膿性炎症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超短波療法也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理療儀器。

適應症:治療急性或亞急性炎症,尤其適於頭面部癤、癰等急性化膿性炎症的治療。

作用原理:超短波療法就是應用波長為10-1米的超高頻交流電作用人體,引起細胞內物質共振,對細胞和組織產生特殊刺激,修復病變部位的炎症損傷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注意事項:在治療時間上,成人15-20分鐘為宜,兒童多用8-12分鐘。而療程則應根據病情發展而定,比如一般急性炎症6-8次便會有明顯好轉或治癒。慢性炎症則需12-24次方可好轉或減輕。

以上列舉了一些常用的醫院理療方法,以及理療時大家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其實,只要合理使用現代醫療設備,疾病的治療效果便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