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我们从未学会分离


此生未完成,我们从未学会分离

1、她拥有了爱子,觉得人生圆满

我家儿子已经两岁了,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辆自行车,很快他就学会骑车。

今天他外婆拉着他下楼玩,他头也不回的冲我摆摆手,告诉我,妈妈,拜拜!

我送他到电梯口,目送他进了电梯。突然内心很失落,我觉得他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以前哪个搂着我的腿要抱抱,开始有了新的关注点,也不再完全需要你。

坦白说,不是他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他了。

于娟的书《此生未完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结婚五年,不期怀孕那一段。

她说,剖腹产生下孩子之后需要输液,但是老公说初乳对孩子特别好。两个没有任何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就开始着手喂养儿子土豆。

土豆不会吸吮乳头,被弄得哇哇哭。她也因为输液跑了针,手背肿了个大包。

当出院回家开始养娃开始,她记不得自己有多少日夜反复醒来,喂奶给这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她也练就了不管多么嘈杂的环境,躺下就可以眯眼睡觉。我觉得做过妈妈的人都可以体会,毕竟带娃太累了。

奇怪的是听力也会出现选择性功能,窗外近在咫尺的爆胎吵不醒困累的我,但是宝宝但凡一哼哼唧唧,我就可以立马穿着汗衫睡裤从被窝里弹起来,遇上吐奶拍嗝,也就那么单衣薄衫,直到宝宝重新睡着,才会感觉自己冷。

于娟有事情需要提前回上海,婆婆就商量着可以趁机把奶断了。就提议她躲起来,让土豆和奶奶睡。

刚开始离开妈妈的土豆,挨个房间寻找。无果之后只能被奶奶抱着睡,而于娟躺在大大的床上却失眠了。


此生未完成,我们从未学会分离

2、为了你,再苦我也愿意活在世上

她说,婆婆说需要习惯一段时间。她起初觉得是说的土豆,现在才明白是说的自己。并不是土豆离不开自己,而是自己早已离不开他。

与土豆分离两个月后,于娟确诊为乳腺癌晚期。

我注定不能陪他走完他的路,但是我宁可放弃自己的路程也想多陪他走一段是一段。为了他,我宁可放弃我最坚守的自我,放弃我视若生命的自由与独立,那种超越生命和生活本体的自由,那种感情和精神上的独立。也许我不会真这么去做,但是我真实的内心告诉我:我愿意。

第六次化疗结束回家,十九个月的土豆跑了过来,趴在她的膝盖上,开始唱歌给她听。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于娟听着潸然泪下,差一点儿子就变成草了。

龙应台有句话,说我们和孩子的距离,就是从不断地目送开始的。

但是当你能够看着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看着这个襁褓里的婴儿长成大人,那种不得不松开手的心情,和你不能够陪他走过人生,放他孤单的活在世上,本质上是不同的。

于娟说,她宁愿全身残疾衣衫褴褛的匍匐在地,宁愿乞讨为生艰难度日,只愿能够看着小儿长大,那也心满意足了。

可是她没有机会了,她恳求父母留在上海,照顾土豆长大成人。每年的清明节,到她的墓上拜一拜。

告诉他,妈妈为了他已经争取过,哪怕有一线的机会活在这个世界上。妈妈不是懦弱的人,只不过太疼了太苦了,上天还是把我带走了。


此生未完成,我们从未学会分离

3、只要你能活着,哪怕只能够聊天拥抱也好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可以用切除乳房来控制癌细胞的。

于娟也经历了医生的建议,她坦荡的不像个女人。觉得胸前四两肉,并不能代表女人全部。即使切除了乳房,也不影响自己的真性情。除了影响美观之外,并不觉得损失什么。

她还是询问老公的意见,老公很爽快的说,“割掉割掉割掉,我儿子已经喂好了。”

他说他已经不再是二十二岁了,不再是看到女孩的“S”曲线就会血脉偾张的年纪,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三十七岁还去计较女人胸部到底几两肉,无疑只是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他说他只在乎我活着,让孩子有妈,让他有老婆,哪怕只有聊天讲心事的功能。至少,他知道心放在哪里,每天就会很安心地睡去,夜里抠鼻子,也会在黑暗里被背对背的我发觉并笑骂的感觉很好。

我大姨前几年也患了乳腺癌,不过发现的早。医生把她的一侧乳房切除了,她难受了好长时间。

她觉得乳房没有了,会被老公嫌弃,会身材不好看了。好在亲朋好友开导好一阵子,才走出了那段阴影。

后来医生又找于娟谈,如果已经生了孩子,就准备给她去势。

所谓“去势”,就是用放疗的方法,把卵巢给放掉。

于娟陷入了犹豫中,失去卵巢代表你是一个女人,它是一个女人的核心能力,代表着你有生育能力。

而失去卵巢意味着提前进入衰老期,你会敏感多疑、失眠多梦、心悸、犹豫、烦躁、种种不适袭来。

而且以后和老公一起出去,会像是两辈人。她还想给他生个孩子,还想做一个小女人。


此生未完成,我们从未学会分离

4、此生未完成,带着遗憾离开

可是在和生死较量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遵从医生的意思。

她还想多活几年,可以看着土豆长大,可以继续热爱生命,可以去哈佛做个访问学者,可以对父母尽孝。比较而言,生命诚可贵。

我想她的老公光头也是一个豁达的人,不管是医生说去除哪个器官,都是为了争取她的生命。跟和他生离死别相比,他宁愿要于娟健康的活在世上。哪怕身体已经残缺,但是高贵的灵魂犹在。

于娟后来渐渐的提不上裤子,上了厕所无法擦屁股。光头就每次帮她擦屁股,抱着她回到床上。

他说,只要你活着,哪怕我给你擦一辈子屁股。

可是于娟还是没有躲过命运的宣判,最后她蜷缩在床上,像个婴儿一样。床上变得空空的,她越来越瘦弱。呼吸越来越困难,吃不下饭说不出话。

光头依然觉得挺过今天,明天就会好一点点。凌晨五点的时候,她带着遗憾离开了。

此生未完成,此生也不可能完成了!

无法看着土豆长大,无法再给光头生个孩子,无法给年迈的父母尽孝,没法去做学术研究,没办法去做访问学者,没办法……

我想于娟写这本书的初衷,肯定不是要告诫读者不要努力,不要熬夜,不要去拼事业,这种消极的思想。

而是告诉你,我们一直觉得人生的舞台很大,台下仰望你的观众很多。其实真正在乎你的人就那么一小撮人,父母、配偶、孩子,三五好友,真的没必要活得那么累。

而是把时间都花在爱你的人身上,享受他们给予的温暖。也努力行动起来,让今生的遗憾少一些,陪身边的亲人时间多一些。

功成名就,事业有成,这些永远没有尽头,穷极一生的努力,可能也只是一个续命。切莫本末倒置,走到头来一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