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割地赔款的王朝,在永乐大帝为政期间,也是非常的强盛,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朱棣在位期间,为了能够扩大大明的影响力,朱棣命令太监郑和带领大明的水师舰队下西洋拜访各国,加强大明和世界的交流,宣扬国威,据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前朝皇帝朱允炆,当然这个消息属实与否并不影响今天我们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郑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邦,素来讲究礼尚往来,因此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随行舰队带着很多中国的特产,丝绸,茶叶,珍宝等。同样的,所拜访的国家也会回赠给大明郑和礼物,以示友好。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古代麒麟

在这期间,也不知道朱棣是在哪里听到,在遥远的东非盛产一种神兽,叫做麒麟,这还了得,要知道,麒麟可是中国的祥瑞。而且人们也是听说,并没有真正的见过。于是下令让让郑和去东非弄一头麒麟回来给大家伙瞅瞅。

郑和这次奉命出海,到达了麻林国,据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索马里,是当时所谓麒麟的故乡。郑和求见麻林国国王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国王也是很 爽快的就命人带来一只Giri,Giri这个词在索马里语发音和麒麟是谐音,按照描述,它的习性和形态也和麒麟很相似,于是郑和半信半疑的就将“麒麟”带回了大明。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郑和回国带来“麒麟”的消息一经传播,百姓闻讯纷纷赶来,想一睹风采,皇帝也认为这是天佑大明,得此瑞兽必能千秋万代。而且还让画家将麒麟画下来收藏于皇宫。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在明代《瀛涯胜览》一书写道:“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

这是史书上对当时这件事情的记载,但是今天人们看到这个所谓的麒麟画像让人哭笑不得,这哪是什么麒麟,和传说中的相差也太大了,不就是长颈鹿嘛。不过也难怪,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见过长颈鹿也正常。毕竟没有渠道去见识东非的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