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ID:BMR2004


繼剝離唯一的網貸業務後,上市公司達意隆(002209.SZ)日前又發佈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


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達意隆實現營業總收入7.1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59%;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34億元,同比減少426.78%。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而在發佈業績快報的一週前,達意隆還剝離了其網貸業務,將公司持有的廣州易貸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e貸”)10%的股權,以300萬元的價格轉讓。作為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單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創始會員的廣州e貸被“退貨”。


《商學院》記者就剝離網貸業務具體原因、達意隆如何在壓實股東責任的監管要求下完成股權變更、達意隆2019年淨利潤預計虧損2700萬元至3700萬元、2019年1-9月達意隆淨利潤同比下降5383.91%等問題向達意隆發送採訪函,但未獲得回覆。另外,達意隆的客服電話也一直無法接通。


廣州e貸遭“退貨”,已停標數月


據達意隆關於轉讓參股公司股權的公告,在股權轉讓前,達意隆持有廣州e貸10%的股份,認繳出資金額為1200萬元。如今,達意隆則以300萬元價格將上述股份轉讓給廣州華新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易貸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由廣州華新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方圓集團控股公司、廣州佳力投資有限公司、美林集團控股公司、廣州市基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創立,旗下運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廣州e貸。


與此同時,廣州e貸還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創始會員、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單位。廣州e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方頌,還是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


廣州e貸官網顯示,自2015年正式上線運營以來,累計交易總額34.54億元,累計交易筆數17792筆,累計借款人數量11006人。截止2020年2月25日,平臺借貸餘額為1.5億元,借貸餘額筆數3824筆,關聯關係借貸餘額0元。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廣州e貸淨利暴跌遭股東“拋棄”借貸餘額1.5億元會否爛尾?


目前,廣州e貸的車e貸、票e貸、商e貸、供e貸等4大項目均已暫停發佈標的。另據廣州e貸運營報告,從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廣州e貸的每月交易額和成交筆數均為0。也就是說,從2019年10月起,廣州e貸已經停標4個月。


《商學院》記者致電廣州e貸得知,廣州e貸確實已從2019年10月不再發布新標,“目前全國大部分平臺都按照監管的要求暫停發標,不過我們還是在正常運營中。”


網貸業務、股東雙雙虧損


《商學院》記者注意到,達意隆公告指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廣州e貸未經審計的總資產0.29億元,淨資產0.24億元;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059.59萬元,淨利潤-220.02萬元。


而根據達意隆2018年財報,報告期內權益法下確認的廣州e貸投資損益為17.29萬元。也就是說,廣州e貸2018年淨利潤為172.9萬元,到2019年該數據已經暴跌227.25%。


不過,達意隆的財務數據還顯示,廣州e貸曾持續帶來投資收益。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1-9月,其通過持股廣州e貸來帶的投資收益分別為21.07萬元、17.29萬元、24.72萬元。由此可以計算,2019年第四季度,也就是正處於停標期間的廣州e貸實際虧損467.22萬元。


實際上,撇開廣州e貸在停標後帶來的虧損不談,達意隆本身的財務數據也並不樂觀。


據達意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2019年1-9月,達意隆實現營收4.82億元,同比下降32.06%。同時,達意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29億元,同比下降5383.91%。對此,達意隆表示,淨利潤暴跌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所致。


2019年全年,達意隆實現營業總收入7.1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59%。同時,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34億元,同比減少426.78%。報告期末,達意隆總資產為14.48億元,較報告期初減少 0.65%


P2P股東責任何處去?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e貸被上市公司股東“拋棄”並不是個例。近年來,不斷有上市公司剝離互金業務,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創始會員、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的廣州e貸也不能倖免。


柒財智庫高級研究員畢研廣指出,從最新的監管表態中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化解不會應為疫情的影響而暫停。今年,必須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這也能夠說明,網貸這個行業幾乎面臨著全面的退出。不管是什麼背景的網貸,國資也好,上市公司背景也罷,都面臨著清退。所以,上市公司剝離網貸可以是大趨勢,也是一種必然。


“並且,從2018年雷潮爆發來看,大部分網貸平臺之所以扛不住,也是其中借款端存在給上市公司進行輸血現象,18年股市大跌引起的連鎖反應,出現了流動性問題。”畢研廣補充道。


至於日前廣州e貸完成股權其變更,畢研廣認為,如果達意隆在工商登記上退出了,有完備的手續,那就證明達意隆不再是廣州e貸的股東之一。從理論上講,股權轉讓完成後,達意隆也不再承擔廣州e貸後續可能出現的清退、兌付等責任。


不過,據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2018年4月發佈的文件,在互金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合格及獲得備案登記之日起3年內,平臺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得主動進行任何形式的股權轉讓(包括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登記和私下進行股權轉讓等),公司也不接受任何關於變更股權轉讓手續的申請或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等手續,保證公司三年內股權結構穩定。


在此情況下,為何作為廣州e貸的第三大股東——達意隆能夠完成股權變更?《商學院》雜誌記者就此詢問廣州e貸,對方回覆稱,股權不能變更的要求是從18年開始的,廣州e貸去年已經暫停發標了,工商局也同意了廣州e貸的股權變更申請。


“上市公司股東對於我們來說會有一個增信的作用,但是我們現在也是暫停發標的,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有P2P的業務也經常被監管部門詢問具體情況,這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困擾。那我們這邊也是經過各個股東的同意,也是主動向我們這邊的工商局申請,然後把股犬作了變更,最後工商局也同意了。”廣州e貸向《商學院》記者表示。


對此,畢研廣則表示質疑,之前監管要求平臺壓實股東責任,簽署承諾書,並且要求股東三到五年之內不退出,有些地區在工商登記中關於類金融、私募、互金、網貸一律停止工商變更和登記辦理。在監管三令五申壓實網貸平臺股東責任的時間點,作為第三股東的達意隆是如何退出的,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