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发展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回望百年历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我们首先来看1876年,日本利用清政府洋务运动无暇他顾,在外交上选择孤立的时候,曲解清政府宣布的“番国自主”原则,软硬兼了施签订《江华条约》,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就此因为日本的搅局而面临转型。

回望百年发展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

我们再来看1884年,中国在抗法援越虽然在战场上战胜了法国,但是却不得不放弃战果。中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距离中国更近的朝鲜又出问题。这一年的12月,日本策划发动政变,让朝鲜脱离中国,投向日本。而1894年是“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最怕出现战事。然而,就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日本利用朝鲜内部出现的小问题大肆发难。中国就在那种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左右应对,日本却利用这个机会猛攻狠打。甲午战争的结局从开始就已注定。

回望百年发展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

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此时国内严重分裂。就在这个混乱时期,日本宣布参战。但它并没有立即出兵欧洲,而是发兵中国,抢占山东,从德国人手里夺取全部权益。此后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均与此关联。1915年,日本为了让中国政府确认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又利用袁世凯的帝制野心,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回望百年发展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

此后,日本继续策划一系列事件,比如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九一八出兵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都是瞅准了中国国内的军阀派系及矛盾。

回望百年发展史,为什么日本总能在中国关键的时候来找茬?

回望百年中日交涉史,日本总是能巧妙利用时间点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时间点或是在中国发展关键时期,或是在中国困难时期。中国在坦荡荡的同时,尤其要善于知己知彼,识破对方的“小伎俩”。虽说日本总在关键时期找茬,但是它仍然是我们无法搬走的邻居,中日必须友好,

你们说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