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作為中國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突發嚴重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留給每個企業管理者諸多值得反思的問題。


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新冠疫情,就像一場驚心動魄的海嘯。一月前三週,大多數民眾還不知情,但疫情已經“悄悄地”迅速蔓延,並伴隨著數百萬人春節回家被傳到全國各地;武漢封城之後,民眾極其恐慌,疫情開始“洶湧澎拜”,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瘋狂肆虐;而通過全國馳援湖北,不斷擴展定點醫院,修建方艙醫院,組織有效隔離,在付出慘痛代價之後,我國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應對之策,防治工作奏效,這場新冠疫情的海嘯逐漸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慢慢退潮。


巴菲特說,大潮退去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作為中國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突發嚴重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留給每個企業管理者諸多值得反思的問題。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一、商業模式:幾家歡喜幾家愁


此次的新冠疫情,首先直接衝擊的是商業、餐飲、電影、旅遊等生活服務行業。本來春節是這些行業大賣的季節,結果關門閉戶,導致這些行業幾乎顆粒無收。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是屬於需要消費者去現場體驗。大部分製造企業則由於延期復工復產,缺人、缺料、缺訂單而損失慘重。由於疫情的蔓延,對於從事會展、線下培訓、國際交流等業務的企業也造成很大影響。


而反過來,在此次疫情當中,生活服務的電商平臺、在線遊戲等行業則出現了爆發性增長。從事各種抗擊疫情急需的防護用品、藥品生產的企業贏得了巨大商機。例如,中國的口罩生產能力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從日產2000萬隻增長到上億隻。

對這次新冠疫情有敏銳預見能力的製造企業,則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贏得了危中之機。


因此,此次疫情的突發,會促使每個企業管理者重新思考和調整企業的商業模式。例如,智能製造專業廠商、相關媒體和行業協會都紛紛組織在線培訓課程。這本身就說明大家都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


二、企業組織形態:去中心化


一位朋友,他是一家總部在武漢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總裁,事業發展蒸蒸日上。但是由於企業的生產基地都在武漢,設備運不到外地的分支機構,武漢市遲遲不能復工,對企業影響很大。由此我在思考,此次新冠疫情之後,企業管理者需要重新企業的組織形態和地理分佈,調整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基地的佈局,不能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應當實現去中心化。


中之傑總部在寧波,另外在南京、杭州、上海、蘇州、西安有子公司和辦事處。暫時無法返回所屬辦公地點的員工,可以在就近的辦事處辦公。目前各地員工都已經開始正常上班。在正常復工之前,結合中之傑的業務特點,員工採取居家上班的工作方式,通過辦公軟件進行在線協作,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能回到公司上班的不足。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三、風險管理:常態化


常常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看到大家討論“黑天鵝”事件,似乎大家討論的都是中東戰爭、國際金融、貿易爭端和股市波動等等,感覺離我們挺遠。但沒有想到,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大的公共衛生“黑天鵝”事件,風暴眼竟然在武漢。一隻蝙蝠翅膀的扇動,在短短兩個月時間,竟然已經在全球掀起巨大波瀾,比“蝴蝶效應”還要厲害。


由此來看,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強化自身的風險管理,不能只考慮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下,按照企業每年都能蒸蒸日上來做經營計劃,而是首先要考慮在各種逆境中如何生存!在此次疫情期間,赫赫有名的方正集團宣佈破產,留下鉅額債務;海航集團在前些年大舉進行全球併購,迅速膨脹成為世界五百強之後,竟然不得不選擇被政府託管。

這些巨無霸企業都會出現如此巨大的風險,何況眾多的中小企業?


在當前這種企業不能開工,員工工資還得照發,很多費用還得照付的狀況下,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管理者懂得“Cash is King(現金為王)”的真正內涵。在經濟上行時,企業如果善於舉債經營,尤其是低成本地獲得融資,當然能夠幫助企業成長得更快;而在經濟下行時,企業還是要更多地關注實際盈利和回款,謹慎評估自身的償債能力。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我國很多企業非常注重把企業做大,企業管理者更加關注營收,而並不太關注利潤率;實際上,在目前動態多變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應當更加註重做強,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力爭成為各個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在風暴來臨之時成為勇敢的“海燕”,並且在風暴過去之後能夠迅速復甦。


四、數字化與雲化:開弓沒有回頭箭


近年來,政府大力倡導企業上雲,而很多企業似乎並不太積極,有點“剃頭挑子一頭熱”。而此次疫情過後,眾多的企業管理者會認識到上雲的價值。


企業上雲是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其中一個舉措。以往,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糾結於是否要上雲?上什麼雲?而經過此次大疫,更多的企業管理者會思考如何上雲?是設備上雲,還是業務上雲?實際上這二者上雲都是必要的。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數字化轉型是否取得實效,有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標誌,那就是企業各個層級的管理者,能否做到不去企業現場“身臨其境”,也能及時獲得自己所關心的信息,洞察企業各方面的運行狀況,支持管理者有效決策。對於一個製造企業而言,

疫情之後,應當大力推進設備數據採集、車間聯網和企業業務系統信息集成,打通IT/OT,推進移動應用,實現數據驅動決策,這些任務十分緊迫。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這段旅程只有“單程票”。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全面、深入地推進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企業能否決勝未來的必選項,也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要素。


五、供應鏈:如何經得起考驗?


某知名的汽車整車廠的一款熱賣車型有12個關鍵零件的供應商在湖北,其中3個關鍵零部件由武漢供應商生產。由於這些汽車零部件企業不能及時復工,直接導致這款車型停產。如果換成進口件,一個月直接增加成本3500萬元至5000萬元。由於當今製造企業普遍轉向橫向一體化,廣泛進行供應鏈協作,這種由於供應鏈出問題造成損失的案例不勝枚舉。

因此,此疫之後企業管理者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供應鏈管理策略和採購策略。


事實上,製造企業面臨著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客戶需求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供應鏈風險不僅在於類似新冠肺炎這樣的公共衛生疫情,地震、火災,以及供應商出現質量問題,都可能導致企業出現零部件的供應問題,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召回事件。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尤其對於汽車行業和高科技電子等離散製造行業,更需要審慎地重新思考自身的供應鏈管理策略,加強供應商關係管理,對於關鍵零部件,選擇更多可選供應商;強化供應鏈質量管理,確保把供應鏈的質量問題解決在早期階段。


六、社會責任:重新思考做企業的目的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之後,許多知名企業不僅款款捐物,而且積極投身到武漢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中之傑也全力協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一雲通平臺免費試用6個月


李培根院士近期多次強調,企業需要革新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理念。正如李院士介紹,2019年8月19日,美國企業組織“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在華盛頓發表了一份由181個美國頂級公司CEO共同簽署的《公司宗旨宣言書》,

指出“股東利益不再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目標,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我相信,此次大疫之後,會有更多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重新反思做企業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企業是否需要建立一個更遠大的願景,而不僅僅是考慮短期的盈利,以及實現自身的財務自由?企業是否需要更多地關注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真正幫助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企業是否應當更多地盡應盡的社會責任,

服務好企業所在的社區、城市和行業?


中之傑目前已服務了8000+製造企業,深刻把握製造業發展趨勢,深度聚焦中小微製造業,直擊企業管理痛點、難點、普遍、顯性、高頻、剛性需求,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客戶價值。


疫情後,企業管理者應當思考這6道題


“天最黑的時候,才能看見最亮的星星”。相信通過這次疫情,企業管理者能夠看到企業未來可以走的正確的路。中之傑願和每一位客戶攜手,有效管控企業成本,降低企業損失。同時積蓄力量,以強大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相關閱讀:


關注數字化中之傑,企業數字化轉型不迷路。


預約報名,聊聊企業遇到的問題,專家為你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