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耳發紫?一定是得了藍耳病?大錯特錯!

豬藍耳病可以說是現在最多發的豬病之一,也是令很多養豬人倍感頭疼的豬病。確實,豬耳朵發藍發紫確實是豬藍耳病的可能表現之一,因此很多養豬人遇到這種情況就覺得自家豬一定是得了藍耳病。這種認知到底對嗎?

豬藍耳病,別稱“神秘豬病”、“新豬病”,是由豬藍耳病病毒引起的,得了此病一般母豬會出現繁殖障礙仔豬會出現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其中會有部分病豬的豬耳朵發藍甚至發紫。


豬耳發紫?一定是得了藍耳病?大錯特錯!


然而豬耳朵變藍色或紫色其臨床名字叫“發紺”,發紺的根源在心肺以及血液循環上的問題,使得豬的體表皮膚淤血而呈現藍色或紫色。暫且不說很多實例證明,不少豬藍耳病的病發症狀沒有豬耳變色這一特徵,就是隻根據豬耳發藍發紫的變色原理,也可以知道這是很多豬病都能導致的。因此,豬耳朵發藍發紫,不一定就是藍耳病

那麼,除了豬藍耳病,豬耳發藍發紫究竟可能會是哪些疾病導致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幾種豬皮膚髮紫的主要疾病供大家參考,對症下藥。


豬耳發紫?一定是得了藍耳病?大錯特錯!


1、仔豬副傷寒

發病率不高,呈散發,多見於斷奶前後的仔豬。病豬體溫升高,食慾不振,腹瀉並伴隨呼吸不順。咳喘、走路顛簸,耳根、胸前、腹下等皮膚出現紫斑,幾天內死亡。

2、非典型豬瘟

主要發病於仔豬和保育豬。發病率不高但致死率可達80%以上。發病時豬體溫介於40°C——42°C,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豬表皮蒼白,腹部可能出現淤血且豬腿下部發紫,治癒後可能出現幹耳幹尾及食慾不振的狀況。

治療方法:肌肉注射豬瘟疫苗或干擾素。

3、豬附紅細胞體病

呈地區性流行。潛伏期約7——9天左右,病豬體溫升高至41°C左右,病初皮膚髮紅,精神不濟,進而豬身出現紫斑,指壓色不變,甚至出現全身紫紅成片出現。血紅蛋白尿,豬表皮出現明顯汗漬甚至出血。

治療方法:針劑注射或投服土黴素、強力黴素。


豬耳發紫?一定是得了藍耳病?大錯特錯!


4、豬丹毒

是由豬丹毒桿菌引發的,散發可傳染。潛伏期約為1——8天,體溫增至41°C——43°C,皮膚出現紅斑,之後轉為紫色斑,指壓會褪色停壓則恢復。部分病豬會出現嘔吐、腹瀉或便秘、呼吸困難等症狀。而因此病毒引發的豬丹毒關節炎可使病豬四肢腫脹、喜臥,難以行走。

治療方法:使用青黴素藥治療;使用頭孢類抗菌素治療。

5、豬鏈球菌病

呈散發,包括急性敗血型、腦膜炎型、化膿性淋巴結型、心內膜炎型、關節炎型等。體溫可增至41°C,病豬全身多出皮膚可出現紅色、紫色斑,伴隨哀嚎、抽搐、等行為,包括慢性和急性病症,其中急性病併發時間一般在兩天內,往往是突然死去。

治療方法: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配合磺胺嘧啶鈉。

豬耳發紫?一定是得了藍耳病?大錯特錯!

6、傳染性胸膜肺炎

屬於一類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極高的接觸性,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所有年齡段的豬都可能感染,但仔豬較為多發。此病常與豬流感併發,體溫增至41°C以上,咳喘,呼吸困難、豬身多處變紅變紫。

治療方法: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用藥三天左右,豬恢復採食後,用替米考星預混劑配合板青顆粒拌料治療,一般4~7天即可痊癒;若豬隻可以正常採食則不必打針,直接用替米和板青顆粒拌料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