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在古董收藏圈中,高古玉器歷來是陽春白雪,給人高冷而不可親近的觀感。如此結果,原因很多,有歷史原因,有價格原因,有數量原因,有真贗不可辯的原因,還有很多不可言說的原因等等。但有一點,在普羅大眾的心底裡都認為,高古玉器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寶物。至於它珍貴在哪裡,很多人朦朧知道但並不一定明白更多。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目前高古玉的界定,是漢代及漢代之前的古玉。中國文字符號的出現,距今大約有8000年左右的歷史;而玉器製作的歷史,據考古發掘顯示,距今有1.2萬年左右的製作歷史。雖然西方學術界認為,文明起源必須具備的三個標誌是“城市,文字和青銅器”,但中國的文明起源也許遠遠早於學術界定的固有觀點,最近的考古記錄顯示,中華文明中城市的形成和玉器文明,遠遠的早於文字的形成和青銅文明。在中原大地,四五千年前,人群聚居的原始部落城市中,文字尚未成熟,青銅文明尚未到來,但玉器卻已經在各個部落文明演變中成為超越物質的存在,是當時各個部落城市中最高文明的物質載體。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五千多年前,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存的高古玉器已經證明“玉”是中華文明最早且獨有的文化載體,並影響了其後3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演變,歲月流轉,逐漸成為中國人靈魂深處的最深刻的文化烙印。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在文明初始的原始社會,因瑩潤質感有別於粗糙的石材,人們就認為:“玉”源於山川大地,是天地靈氣的凝結,是最美好的事物。不得不說,中華先祖是最接近自然本質的智慧生物,他們和自然融為一體,真實的踐行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他們崇拜天地萬物,也以天地萬物為師,他們用晶瑩的玉材,記錄了他們對自然世界最本質的認識。象徵天地四方的玉琮,象徵天道輪迴的玉璧,自然界的風雲閃電,天空飛翔的鷹,水中潛游的龜,擁有無限生機的原始胚胎,還有他們意識中的自然之神和先祖之靈,他們從自然虛空中汲取精神營養,用自然界中最美好,最堅潔的玉精心雕琢,表達他們對自然的崇敬之情,並渴望從自然中獲取能量。“玉”被賦予了至高的神性,是部落文明的載體,也只有部落中身份尊崇的智者和巫覡才能擁有。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2000多年來,“玉器”一直承擔部落文明的演變,直到文字的出現,私有制的萌芽,國家的形成。在最古老的商代甲骨文中,“玉”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國家資源,為了得到這種有限資源,商王朝不惜長途跋涉,發動曠日持久的戰爭。一個崛起於東方的小部落發展成為強大的商王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雖出自《左傳》,但在商王朝,祭祀天地神靈和運用戰爭機器維持部落和平已是商王室的神聖職能,“玉”是最得神靈祖先歡愉的祭品,同時也是生者獲取能量的源泉。商代王室無論生者還是亡者,對玉資源的狂熱渴求,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可見一斑,從史籍記載中可尋端倪。遺存的商玉,多見各種雕琢精美的圓雕動物件,人物件,器皿件,這些圓雕器物並不以佩戴裝飾為主,對商王室來說玉器重要的也許是祭祀祖先愉悅神靈而獲取能量溝通的最好媒介,在強盛的商王朝,玉製器物壟斷於商王室。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發展到西周,周王朝在商代用玉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用玉製度,玉器的功能除了祭祀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了象徵禮制的作用。一方面西周實行分封制度,玉製禮器成了宗主國約束諸侯國的信物;另一方面的宗法制度下,社會階層等級森嚴,玉製配飾成為社會等級劃分的標誌。除了祭祀禮儀用玉,還出現了喪葬用玉,西周不僅皇室有琢玉工場,連分封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玉作業,玉製器物的應用更加廣泛。西周用玉製度的特點是為了滿足禮制的需要和體現天子,王侯威儀的需要,這使得西周玉器出現以片雕,平面陰刻線為主的配飾多見,紋飾,器形和工藝多有固定的形制,在商玉雙勾陰刻線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面坡的雕琢技法,形成了西周玉器獨有的裝飾藝術風格。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春秋戰國時期,東周王室衰微,各路諸侯爭霸,而思想精神領域的百家爭鳴,作為禮儀等級制度象徵的玉,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和美玉的玉性完美結合,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隨著這種學說的推廣,到戰國時期,強調人性,精美的佩玉無疑是個人品格的標榜與個性之張揚,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而玉器風格也一改商周王玉的程式化和制式化,打破舊的禮玉的呆板造型而代之以樣式新穎、形象優美的佩帶用玉,雕琢工藝風格變得多樣,造型紋飾由緊湊到舒展,由繁密圓潤到剛健飛揚。從春秋到戰國500多年的發展變化中,君子佩玉呈現出了不同的藝術風貌。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秦漢建立了統一的封建制國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具特色的玉器藝術風格基礎之上,發展到兩漢時期,高古玉器製作工藝達到了頂峰。社會政治相對穩定,思想環境寬鬆。黃老無為、儒家貴玉、道家神仙長生觀念、辟邪厭勝以及東漢瀰漫的讖緯、陰陽五行等各種思想對玉器藝術的創作均有影響, 並且成為這些意識形態的物化外延。漢玉是集體智慧創作的,統治階層賦予玉器豐富的精神內涵,工匠創作並不多加限制,琢玉時較少受到形式、紋飾的束縛,充分發揮著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紋飾和造型藝術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漢代玉器,種類繁多,愛玉、佩玉,賞玉是貴族階層和士族階層的時尚,從禮器到佩飾,裝飾用玉、陳設用玉、喪葬用玉、甚至互相饋贈的禮品,漢玉應用在統治階層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多了實用和賞玩價值。

一篇文章簡說高古玉器的演變史

玉文化是中國獨有的區域文化現象,由原始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至兩漢,中華玉文化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已經成熟。它幾乎毫無實用價值,卻具有超自然的能量,無處不在,又無所不能,成為一種純粹的文化符號貫穿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始終,從原始社會後期開始,我們的祖先就賦予玉以特殊的社會功能,高古玉器由此與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社會道德和政治思想等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華文明發展中極其重要的、極具神秘色彩的藝術瑰寶,並且也唯有玉器清晰記錄了中華文明早期演化的脈絡。自此後玉文化由至高的精神文明的源頭逐漸流向世俗化,就如高山上的一道清泉,純淨清澈,由高處流淌而下,沿途吸納百川,終成濤濤江河,豐富和滋潤了歷代中華子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