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大家都知道,過去的女人在生完孩子後,都會在自己的婆家坐月子。但是現在由於很多夫妻都不和婆婆住在一起,況且婆媳關係也很微妙,所以說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比較傾向於讓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

但在有些地方,仍然受傳統風俗的影響,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坐月子。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就不能在孃家“坐月子”?看完就知道了。

雖然現在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仍然有很多地方保留著之前的風俗習慣。

尤其是那些偏僻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對於已經出嫁的女兒,就不再是自己家裡的人。

而且女性一般生產完後,身體都是非常的虛弱,如果回孃家坐月子,老人們都會覺得會給孃家帶來一些“不好的運勢”,所以在一些地方,女性在產後是不允許回孃家坐月子的。

除去上面的迷信說法,還有一些客觀的原因,在一些生活條件不怎麼富裕的家庭,家裡的孩子數量也是非常多。

而女人在生產後,需要大量的營養來給自己和寶寶補充,這樣難免會讓本就生活拮据的孃家生活更加窘迫,甚至有人會說把孃家“吃窮”。

尤其像家裡還有哥哥、弟弟的話,就很可能會繼發各種各樣的矛盾。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所以孃家人普遍都達成了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女人在生完寶寶之後是不能夠回孃家坐月子的。

很多人覺得,不讓生產完的女性回孃家坐月子,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其實現在應該沒有這樣的說法了。

不讓女兒回孃家坐月子,應該是根據時機情況決定,而不是老話。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除了上面說的兩種原因,還有下面幾種客觀原因:

(1)孃家的條件不好;

這裡說的條件不是經濟條件,而是生活環境不適合產婦的恢復。

像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溫度不能保證在比較舒服的範圍內,就不適合女兒產後和孩子一起回孃家坐月子。

(2)孃家父母身體不好;

坐月子不是簡單地在孃家住住就可以,而是需要爸媽對女兒的精心照顧。

一日的飲食要講究營養豐富,對小寶寶也要幫忙照顧,如果爸媽的身體都不是很好的話,根本就無法適應這麼強大的工作量。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所以,這種情況下,爸媽也不會讓女兒回孃家坐月子。

(3)怕引起婆家的不滿;

爸媽都希望女兒嫁人後能和婆婆和平相處,婆婆對於自家孩子的照顧,自然是盡心盡力的。

如果寶媽強行要回孃家坐月子,難免會讓婆婆覺得自己被嫌棄,引起婆婆的不滿,以後在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心生嫌隙。

(4)怕長途奔波;

有些遠嫁的女兒,爸媽自然就不希望剛生產完的女兒再經受舟車勞頓之苦,引起身體的不適。

而有些爸媽,在照顧孩子上也是沒有什麼經驗,怕孩子有什麼閃失,引起女兒的埋怨,倒不如讓女兒在婆家好好地坐月子。

不過,現在的獨生子女比較多,也沒有那麼多的說法了。經濟條件好些的家庭,寶媽都會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由專業的人士來照顧自己和寶寶。

老話講: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孃家坐月子,除去迷信,還有這幾種原因

這樣不僅科學,而且還省心省事,減少了不少的矛盾。

其實,女人在產後坐月子的根本就是修養、養身、養神。孃家、婆家,哪裡自己待著舒服,對自己產後恢復有好處就在哪裡。

不管什麼時候,爸媽不讓自己回孃家坐月子,肯定是另有原因的,而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