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的心腹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到底擁有多大權力?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我們知道李衛是雍正的心腹,並且也是雍正唯一幾個可以放得了心的人,這個為什麼這樣說在《雍正王朝》中我們知道雍正有好幾個心腹其中年羹堯還有隆科多其實位置都高於李衛,但是,他們都因為各種原因最後給雍正皇帝清算,而李衛並沒有給雍正皇帝清算,一方面他做事十分小心,一切以服從雍正皇帝為準,並且雍正給她吩咐的差事基本上李衛都很出色的完成了,因此雍正十分欣賞他,只有李衛有立功就給李衛升官,由於那個時候西北基本不需要李衛這個陝西布政使因此他給雍正調到了江蘇任巡撫。

其實,我們拋開正史來說李衛電視劇中他原本是一個江淮地區的小混混,在雍正去江南籌款的時候認識了李衛,開始李衛就是一個個小混混由於非常機靈雍正就收留了他,並且在幾年後由於李衛破壞了雍王府規矩,導致李衛給雍正趕出了家門,雖然不在王府了但是雍正給李衛安排到四川擔任知縣,雖然遠離了雍正但是雍正此舉是要李衛可以好好監視年羹堯,因為那個時候年羹堯和八王爺關係不錯,而李衛和年羹堯關係不錯派李衛去監視年羹堯是最好的。

我們知道幾年後,這個時候年羹堯做了陝甘總督李衛成為了陝西布政使,其實我們知道如果沒有雍正的幫忙在加上李衛也爭氣他的官運也不錯一直升官,可以說他本身就是一個做官的材料,因此雍正提李衛的官也是名正言順。

我們在來看看他這個陝西布政使在那個時候到底有多大權利,那個時候清政府給每個省都有設置了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高管,巡撫是全省一把手,負責全面工作。提督負責全省軍事,布政使負責全省財政、按察使負責全省的司法和治安、學政負責全省的教育,可以說這幾個官職放在現在都省部級高官了。

我們來說說李衛做的這個官吧,可以說他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負責經濟建設、耕地、賦稅等工作,可以說這個官職是很重要的一個官職,因為他掌控一省的財政大權,布政使始於明朝開始時候他是全省一把手,後來為加強統治增加了總督、巡撫等官職,但是布政使的官職依舊重要,一直到清初,總督和巡撫正是成為封疆大吏,從此布政使成為了二把手。

我們知道雍正繼承皇位後,由於國庫情況不太妙,他開始追繳國庫欠款,而且李衛作為一省財務負責人 在加上是雍正親信的原因他更應該出力,在這個時候雍正給各省表揚了山西巡撫諾敏並把邸報給了李衛從而鄔思道和李衛見面並告知李衛:李衛可能很快就會升官並且有可能擔任一生巡撫,果真,幾月後李衛從陝西布政使的官職上升到江蘇巡撫,雖然僅升一級但是他從西北到東南沿海成為巡撫可以說升官不止一級了。

其實,我們分析為什麼李衛會給調到到江蘇,主要因為那個時候西北局勢不穩,雍正放權給年羹堯指望他去打仗,打仗需要錢東南沿海又是納稅重要地區,雍正派李衛去一方面為了推行新政還有一方面就是要一個信任的過的人去幫他把控稅務從而保證西北軍費的穩定,雍正也希望可以獨當一面,因此,最終選擇了李衛成為江蘇巡撫。


莫地方


布政使屬於從二品,實際的權利是很大的。

單以布政使這一職位來說,主要負責一省的財政和民政。清朝設有十八個省,每個省都設巡撫,也就是現在的省長,下屬布政使、按察使分別掌管財政民政;和刑事。

^上圖為清朝二品文官官服胸前圖樣

布政使的具體工作有

一、宣佈政令: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下傳到各個州府縣衙,並且督促實施;

二、管理下屬官員:負責下屬官員俸祿的發放以及考核他們的政績,整理之後上交領導;

三、掌管財政賦稅:負責徵收全省各地的賦稅,以及其他財政支出收入,統計全省戶籍,民數,田地的數量等。

歷任布政使犯下最大的罪

清朝第一貪案,甘肅捐監案,就是甘肅布政使負責的,一省的捐監都是由布政使全權負責,貪汙數量多達1.5億兩白銀,整個甘肅省的財政都由甘肅布政使說了算,可見布政使的權利之大。

再說身為陝西布政使的李衛。

看過《李衛當官》的朋友,對於李衛和雍正的關係有一定的瞭解,拋開正史不說,《李衛當官》還是相對的還原了當時的官場關係。

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最主要的原因是雍正信任李衛,希望他去監視身為陝甘總督的年羹堯。那麼李衛上任之後,最直接的權利範圍就是整個陝西省的財政都歸他管,再有,因為李衛屬於天子門生,誰都需要給他面子,雖然按照職位,巡撫是一省之長,但因為情況特殊,巡撫有事也需要跟李衛商議一下。

所以,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李衛,名義上的陝西省的二把手,但是實際權力應該和一把手也就是陝西巡撫齊平了。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首先,我們看一下李衛崛起的過程。在電視劇中,李衛原本是江淮地區的一個市井混混,雍親王胤禛前往江南籌款的時候,認識了正在流浪的李衛。由於李衛非常機靈,雍親王收留了李衛,帶在身邊做小廝。幾年以後,已經成年的李衛與王府的婢女小翠發生了感情,這是王府絕對不允許的。由於李衛破壞了王府的規矩,雍親王把李衛趕出了家門,派往四川擔任知縣。當然,雍親王此舉也有監視年羹堯的意思,此時的年羹堯與老八胤祀的關係非常曖昧。為了監視年羹堯,雍親王把李衛派到了年羹堯的身邊,並且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



年羹堯在四川擔任提督的時候,李衛僅僅是四川省的一個知縣。 幾年之後,年羹堯被提升為陝甘總督。此時的李衛呢,已經從正七品的知縣成為從二品的陝西布政使,晉升速度如同坐直升機。雖然雍親王胤禛會暗中幫忙,但如果李衛自己的水平不夠,那雍親王再提拔也沒有。由此可見,李衛確實很有能力。我們仔細聊一下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在每個省都有巡撫、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等高級官員。巡撫是全省的一把手,負責軍政民財各方面的工作。按察使主要負責司法和治安,屬於副省級。學政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也算副省級。提督是一個省的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管理全省的綠營軍。提督的品級比巡撫還高,但實權不如巡撫。



至於布政使,則是一個省的二把手,負責經濟建設、耕地、賦稅等工作,屬於常務副省級。在明朝統治的前期,當時沒有巡撫,一個省只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布政使是全省的一把手,但進入明朝統治後期,巡撫和總督開始出現。不過,此時的總督和巡撫都是臨時性的。清朝入關以後,改變了明朝的制度,巡撫和總督開始成為正式的封疆大吏。在這樣的情況下,布政使淪為了全省的二把手,被俗稱為藩臺大人。布政使屬於從二品,已經屬於高官。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以後,自然負責各方面的工作。 雍親王成為雍正皇帝以後,急於追繳國庫欠款,並且把公文下發給了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



李衛作為布政使,但是也得到了一份。此時,精明的鄔思道離開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鄔思道認為:這是一個升官的信號,由於布政使的上邊就是巡撫,李衛肯定會被調往一個省份擔任巡撫。果不其然,幾個月以後,陝西布政使李衛被提升為江蘇巡撫。從表面上看,從布政使提升巡撫,僅僅提升了一級。但是在清朝統治時期,江蘇省的經濟總量是陝西省的好幾倍,江蘇省屬於全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從西北省份的二把手到東南省份的一把手,這並不是晉升了一級,而是跳級晉升。



在電視劇中,曾經出現了李衛審理案件的劇情。當時李衛已經擔任了江蘇巡撫,在大堂上,李衛當然坐在中間。但旁邊還有兩把椅子,分別坐著江蘇布政使和按察使。其他官員屬於巡撫的手下,只能站著。由此可見,布政使和按察使還是有身份和地位的。李衛在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時候,由於自己有雍親王和陝甘總督年羹堯撐腰。估計陝西巡撫的日子不好過,面對強勢的布政使,巡撫的地位很尷尬。當然,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在正常情況下,布政使看到巡撫需要拱手行禮,而巡撫需要還禮,布政使屬於巡撫的半個下屬,更像巡撫的副手。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封建制度的巔峰所在,客觀來說,清朝十二帝無一是昏君,各個勵精圖治,名臣也是代代輩出,就連腐朽的晚清政府都有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四大名臣”,更不用說之前的“康乾盛世”!

說起“康乾盛世”的名臣,有一個人絕對繞不開!他出身低微,捐官入仕,康熙年間官居從五品,雍正年間官居正一品,乾隆年間逝世,乾隆以總督之例葬之,他的一生跨越清朝最鼎盛的三個時期,妥妥的“三朝元老”!他就是李衛。

捐官入仕,破格提升

李衛家族世代經商,家族頗有資產,可惜商人就算再有錢,也是社會的底層,政治地位還比不上“面朝黃土背朝天”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困百姓,所以李衛從小就立志走入仕途,提升家族地位!

康熙晚年,為了補充軍費,朝廷放出一批官職公開“售賣”!李衛抓住機遇,“捐資”員外郎!員外郎聽著挺唬人,其實就是一個沒有實權的“虛職”,但於李衛來說,這是人生的跳板,由於表現出色,康熙五十八年,李衛被破格提升為戶部郎中,手握實權,命運開始轉折!

人生騰飛

李衛真正“發跡”始於雍正年間,雍正帝用人只看才能,不重出身學識,所以出身低微,目不識丁卻頗有才能的李衛得到重用!雍正繼位第一年,李衛就被派到雲南擔任鹽驛道,由於政績顯著,僅僅一年又被提拔為陝西布政使,此時的李衛年僅37歲!

很多人不清楚布政使是何級別,甚至認為這是不入流的“野雞”官位,那就得給大家普及一下布政使一職了!

布政使源起

清朝官職大都承襲明制,所以布政使一職也是來源於明朝,只是權力地位有所差別! 明初,朱元璋先是效仿元朝在地方設十二行中書省,後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又撤行中書省改立承宣布政使司,最高長官也由行中書省的參知政事變為布政使,分設左右布政使,級別都為正二品,掌管一省大權,位高權重,相當於現在的一省之長!




清襲明制

清襲明制,在地方仍然設立布政使一職,只不過品級由正二品降為了從二品,人數也由兩人變為一人,且明確規定布政使為總督或巡撫的屬官,主管一省財政、民政,是一省之中手握實權的二號人物!

清朝布政使雖然名義上受總督、巡撫節制,但總督巡撫卻對其禮讓三分,原因無他,手中權力太大!


布政使位高權重

據《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布政使的主要負責宣達朝廷的政令;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考核府、縣各級官員;管理全省各府戶籍、田數等民事內容。

簡而言之,布政使直接“聆聽”中央政令,上達天聽,下訓百官,同時掌管一省財政大權與人事考核權,賦稅由其徵收,官員由其考核,地方官畏布政使尤勝總督、巡撫,就連作為一把手的總督、巡撫想要用錢,也要通過布政使!

手握財政、人事兩大核心權力,布政使絕對稱得上“位高權重”,只是沒有軍事權,所以弱了總督巡撫一籌!

總而言之,清朝的布政使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兼財政廳長、組織部長!也就是說,李衛年僅37歲,就當上了一省的副省長兼財政廳長、組織部長!這是何等輝煌!


歷史早知道


陝西布政使,又叫藩臺,就是陝西省長。

跟他平行的還有陝西提刑案察使,又叫臬臺,就是陝西公安廳長,以及陝西提督學政,又叫學臺,就是陝西考試院長。

他的上級是陝西巡撫,就是陝西省委書記。再往上是甘陝總督,這個官現在沒有。

他手下就管省府各道官員和各地的府縣。

布政使沒有軍權,省府掌握的兵丁衙役歸臬臺管,正規軍歸提督管。《雍正王朝》裡李衛借兵給田文鏡去封山西的藩庫,這個其實是不合理的。我估計就是李衛專門帶了兵到山西幫田文鏡的。

鄔先生想要離開李衛去田文鏡那裡,李衛幫他完成心願。鄔先生想逃離雍正的控制,李衛想幫他但不敢承擔責任,推給不知底細的田文鏡,兩下方便。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說起清朝的封疆大吏,大家首先就會想到總督和巡撫,因為它們是地方上的最高軍政長官。但其實,除了總督和巡撫外,還有兩個官職稱得上是封疆大吏,它們就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布政使最早是由朱元璋設立,全名叫做承宣布政使司,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但等到清朝時,布政使被設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獄的按察使並稱兩司,布政使和按察使又俗稱“藩臺”和 “臬臺”。

從康熙六年開始,清廷在每省幾乎都設有布政使一名,官階為從二品。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則設有兩布政使,分為正副,正布政使官階為從二品,副政使官階為正三品。



通常情況下,布政使具體職責有: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宣達到各府、縣,督促其貫徹實施;管理府、縣各級官員,按期發放俸祿,考核政績;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統計全省各府戶籍、稅役、民數、田數等民事內容。

按照我們現在的官職來看,這個布政使就相當於是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委組織部部長,常務副省級官員,掌管一省的財政和人事,地地道道的實權派實權派人物之一。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李衛原本是江淮地區的一個市井混混,後來還是皇子的雍正前往江南籌款時,李衛有幸結識雍正,並被雍正收留在身邊做了小廝。

幾年以後,李衛與王府的婢女小翠發生感情,這是王府絕對不允許的,因此雍正把李衛趕出家門,派往四川擔任知縣。

當然,雍正此舉也有監視年羹堯的意思,因為當時年羹堯與老八胤祀的關係有些曖昧,所以雍正就特意把李衛派到了年羹堯的身邊,監視年羹堯的一舉一動。

當時,年羹堯正在四川擔任陸路提督,官階為從一品;李衛還只是四川省的一個小知縣,官階正七品。等到雍正登基後,年羹堯被調任為川陝總督,而李衛則被提撥為陝西布政使。



當時電視劇中並沒有交代李衛這個布政使是是正職還是副職。但從情理上說,應該是正職,這樣一來,李衛在陝西境內,頭上就只有陝西巡撫這一個頂頭上司,再往上就直接向坐鎮在四川的川陝總督年羹堯負責。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單論陝西省內所擁有的地位和權勢,李衛可以排在第二位。

與此同時,當時雍正之所以將李衛排到陝西擔任布政使,目的就是協助年羹堯控制住陝西境內的人事和財權,再加上李衛是雍正的親信,連年羹堯都要忌憚三分,所以當時的陝西巡撫,又哪裡敢管李衛呢?

甚至而言,因為李衛是直接向雍正彙報工作,所以在很多事情時,年羹堯都不能強有力的約束李衛。所以,李衛這個陝西布政使所擁有的權力,要比其他省的布政使大太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衛雖然是陝西省名義上上的二把手,但其實是陝西省的一把手。


我是趙帥鍋


乾隆曾經評價過雍正時期的三位人臣:鄂爾泰、田文鏡、李衛是我老爹最喜歡的三位大臣,但是從能力上來說,田文鏡不及李衛,李衛又不及鄂爾泰。

山爭叔叔當年飾演的《李衛當官》把李衛的形象飾演的惟妙惟肖,也讓我對那段歷史產生了興趣,《雍正王朝》更是全景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雍正王朝》中李衛的陝西的布政使權力究竟有多大呢?

  1. 大清朝的三品大員,封疆大吏!李衛從一名乞丐,被雍正發現帶到了身邊,又從雍正身邊的一名僕從當了官,從康熙年間一步一步成為雍正時期位極人臣的紅人,不得不說“時也命也”!當時,李衛被封為陝西布政使,是清朝正三品的官,三品就相當於一個省的常務副省長的職務,所以說,相當於主管著一方的建設和發展,足見這個職務的重要性!
  2. 一省之內,說一不二,主管經濟建設!清朝一省之內除總督外,下面還設“三司”,分別是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而布政使則是主管民政的任務。而當時四川和陝西是放在一起稱為川陝總督的,總督是年羹堯,所以李衛的陝西布政使就相當於陝西的一把手了,實實在在的“一省之內說一不二”!

  3. 和年羹堯配合打好四阿哥的基礎實力!年羹堯和李衛都是老四也就是以後的雍正的班底,都是為了四阿哥爭奪天下而積蓄實力的,所以李衛在陝西布政使的位子上施展治理能力是一點阻礙都沒有,也是逐步讓年羹堯徹底控制整個西北的一步,也就是說雍正通過李衛和年羹堯把整個西北控制在了自己的實力之內,也為自己奪取最後的天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所以說,從布政使的官職上來看是三品大員,從具體的職權就是民政,而從當時的背景來看,李衛的陝西布政使就是一方“封疆大吏”!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在《雍正王朝》中,“狗兒”李衛真可謂是走了狗屎運。他是個小叫花子,偶然間遇到前來揚州籌款賑災的皇四子胤禛,遂入府伺候,跟隨左右。後來又被胤禛放了外任,從知縣做到糧道,從布政使做到巡撫、總督,成為雍正年間顯赫一時的封疆大吏。



而對於劇中李衛曾擔任過的陝西布政使,這個官職究竟有多大權力呢?



布政使這個官職從明朝就有了,明朝時的布政使絕對是地方上的高官。洪武年間朱元璋廢除了行中書省,將地方行省權力一分為三,由布政使負責民政,按察使負責司法,都指揮使負責軍事。宣德年間後,又在地方設總督、巡撫等官職,雖較布政使為高,但專管軍事。清朝時,總督、巡撫的設置始成定製,而布政使則降為巡撫的屬官,專管一省民政和財政,為從二品,俗稱藩臺。



也就是說,布政使是巡撫的下屬,但從品級上看,巡撫如果不加兵部侍郎銜,與布政使品級相同,都是從二品,而如果巡撫加了兵部侍郎銜,就是正二品,比布政使也僅僅高半個品級而已。可見,布政使跟巡撫之間最多也就差半個品級上下,而且也有單獨給皇帝上奏摺的資格,二人伯仲之間,也屬於極為高端的封疆大吏了。


達摩說


“布政使”一職源於明朝,意為“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於有司”,明時他為明朝“承宣佈政使”的最高長官,主管一省的民政事務,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省長。


“承宣佈政使”源於元朝的“行省”。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屬州,各直隸州以下有縣,自此明朝形成了一個以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地方行政區劃。

不久,朱元璋為防止地方權勢過於集中,於是在省一級上分設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民政、軍事、司法等權力,其中都指揮使司掌軍事,最高長官為都指揮使、承宣布政使司掌民政,最高長官為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最高長官為按察使司。自此,明朝的地方一級行政區劃以分置都、布、按三司為定製。



明朝宣德三年,明朝將全國統一兩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關西七衛,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斡難河衛。其中13個承宣布政使司分別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等承宣布政使司。

清立國後,清朝繼續延用“承宣布政使司”制度,但與明不同的是,先是“承宣布政使司”改稱為“行省”,且自康熙六年開始,清不再設左、右布政使,而只單獨設一個布政使。同時布政使不再是主管一省的最高民政長官,而是作為巡撫的屬官,他負責協助巡撫處理一省或數個府的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核、溝通督撫與各府縣等事務。


如此,李衛所擔任的“陝西布政使”一職就是協助陝西巡撫治理陝西的從三品官員,為一省的封疆大吏,地位僅次於陝甘總督、陝西巡撫,為陝西排名第三的實權派地方官員,權力還算是比較大的了。

但是因題主也說了是想問《雍正王朝》中李衛擔任的“陝西布政使”權力有多大?這裡只能說比現實中的要大,以電視劇中李衛受雍正的寵信程度,他到陝西擔任布政使並不是為了協助陝西巡撫幹活的,主要的任務是盯著陝甘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盯著他是否有沒有造反的意圖,所以當時的李衛擁有直達上聽的權力,任何事情可以直接予雍正說,並在緊急時刻可直接接管陝西的軍政事務,這等權力已經和與陝甘總督的權力差不多了。



如此,若是要問《雍正王朝》中李衛在擔任陝西布政使的權力有多大,只能說很大,雍正賦予李衛的權力,不亞於賦予年羹堯的權力。


澳古說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人物李衛在整個電視劇當中算得上是一個“神奇人物”。這位“小叫花子”出身的連個大名都沒有,被人稱作“狗兒”的小乞丐,最終成為雍正最得力的干將,最信任的心腹,甚至像自己的乾兒子一樣看待的封疆大吏,他的逆襲讓很多的觀眾讚歎不已。真是“時也命也”。

在狗兒被四阿哥胤禛看中(同時看中的還有他的好夥伴坎兒,也就是後來的高福)從揚州帶回京城,成了胤禛身邊的貼身隨從,名字也改為李衛。這對於一個生活在最底層隨時都面臨飢餓和死亡的乞丐來說,已經是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了。但是李衛的運氣似乎還遠遠沒有用完,李衛的好運還在繼續。他的運氣的來源有兩個:忠心和能幹。

李衛的忠心是死心塌地的忠心於他的主子“四爺”,無論這個主子是王爺還是皇上他都只是忠於“四爺”,而不是王爺或者皇上。他的這種忠心是他最終成為封疆大吏雍正的心腹,和雍正私人感情深厚“乾兒子”。當然僅僅有忠心是遠遠不夠的,李衛是個聰明伶俐,果敢擔當,敢於不按常理出牌的有才幹的年輕人,在四阿哥胤禛的府上李衛就是胤禛“得用之人”。在配合十三阿哥胤祥騙取《百官行述》過程中,李衛的表現可圈可點。

李衛聰明機靈,能說會道,善解人意,這讓四阿哥胤禛之外的很多人都和喜歡這個聰明精幹的小夥子,就連那個與她和高福一起要飯,一起被四阿哥胤禛帶進府裡的丫鬟翠兒對他也是喜歡的不得了,兩個人私下裡就“定了終身”。無論是有預謀還是順水推舟,最終李衛被胤禛外放,跟著年羹堯到四川當了一個“七品小知縣”。其實這對於幾乎是一個大字都不識的李衛已經算是“逆天”,但情形似乎還不止如此,李衛的官越做越大,從知縣做到糧道,從糧道做到布政使,康熙登基不久李衛從陝西布政使升任江蘇巡撫又很快的升任兩江總督。從一個小叫花子到正二品的兩江總督,李衛這才算完成了他的逆襲。

李衛自外放當官,一直做到陝西布政使的時候,他一直都是年羹堯的手下,說明一方面李衛外放當官的目的之一就是監視年羹堯。另一方面李衛的才幹也是得到了年羹堯的認可和讚許的。李衛任陝西布政使的時候,年羹堯是陝甘總督,他依然是年羹堯的屬下。

那麼李衛當的這個布政使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究竟有多大的權力呢?這個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布政使這個職位本身的管理權限,另一方面是李衛本人的特殊身份。

清朝的官吏制度大概分兩大塊,也就是朝廷和地方。朝廷是以六部為主的框架,地方是以“督府”為基本框架的制度,地方的最高長官是“總督”。總督的管理範圍從一省到數省不等,清朝的總督管兩省的情況很普遍,比如“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等。總督的品級也不盡相同,從一品到從二品都有可能,就像一個大區司令上將也可中將也行。

總督之下就是一省巡撫,巡撫是一省的最高行政官員,正二品,從二品都有可能。巡撫之下一般設三個分管衙門: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提督衙門,分別分管行政財政、刑事監察和地方軍隊。分別被稱為“藩臺”、“臬臺”、“提督”。當然還有主管教育和人才培養選拔的“學政”。

照這個情況來看,布政使是一省的第二把手,屬於從二品。在陝西省李衛的地位相當於“常務副省長”,僅次於陝西巡撫。

但是,李衛這個巡撫似乎不太一樣,種種跡象表明,李衛當布政使時期的陝西巡撫的地位和權力都應該是非常尷尬,作為第二把手的李衛應該是有自己獨有的比陝西巡撫還要大的權力。按理說,李衛的直接上級是陝西巡撫,但是由於年羹堯是陝甘總督,以年羹堯的行事風格,很可能那個陝西巡撫就是個擺設,李衛應該是直接受命於年羹堯甚至是雍正。李衛是一個有密摺上奏的特權的布政使,這樣的布政使的存在,簡直就是頂頭上司巡撫的噩夢。

雍正登基後不久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節制西北五省軍政事務。李衛被調離陝西升任江蘇巡撫。有一個細節可以看出這個陝西布政使擁有的特權,他進京述職的時候是帶著親兵的,他的親兵隊伍的規模和權力都是一般的布政使不敢想的。科場舞弊的案子,就連三王爺允祉都不敢擅自動用親兵查封考場,而李衛很輕鬆的一句話:來人啊!給我封了考場拿人去!二話不說就封了考場。

可以想象,李衛這個布政使在陝西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