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臣蓝玉,被人剥下了皮

2020/3/9 神秘小金鹏 星期一

纵观中国古代里几千年的历史中,身为帝王之人多达数百,而其中有的并非生来便为人之上,而是靠着征战一步步夺得皇位的。因此,有靠战争发家的皇帝,就有靠战争发家的臣子。在新皇帝上任之时,自然是要对那些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人,多加提拔以及给予丰厚的奖赏。

但是,当初是并肩作战,但如今大事已成,皇帝难免会猜疑臣子,而臣子又可能会有策反之心,因此杀开国功臣简直就是许多新皇帝不谋而合的计划。

而这次的文章所要讲述的人物,同样是一朝的开国功臣,但是他的结局却是非常的惨,死后竟然让人剥下了皮,他就是蓝玉!

开国功臣蓝玉,被人剥下了皮

于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朱元璋下令所杀,并剥皮实草,传示各地。之后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为“蓝玉案”。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诸多的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从而大肆地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一件重大的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而被株连杀戮的人有超过1.5万。

这个蓝玉又是什么人呢?据记载,蓝玉,邵阳人,常遇春妻弟,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其人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因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开国功臣蓝玉,被人剥下了皮

那么,为何作为一个优秀的大臣,蓝玉却会被自己的君主朱元璋所诛杀呢?这是因为蓝玉犯了三大罪。

据《明史·卷132》记载:“玉长身赪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

第一就是因为蓝玉骄横跋扈,他不仅是炮轰喜峰关,而且和还元妃有不合适的关系。第二就是因为他目无法纪,蓝玉的义子竟多达几百人,并且他的家人不仅侵占民田,还滥杀无辜,而且蓝玉也屡放厥词,认为朱元璋给他的封赏太低了。第三是他意图谋反,并且被锦衣卫指挥蒋瓛找到了蓝玉谋反的证据。

而说起蓝玉谋反的起因《明史》、《明太祖实录》等所述都很简单,归纳起来也不过有这两点:第一是蓝玉嫌自己官小,“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

《明史·卷132》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帝切责玉......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开国功臣蓝玉,被人剥下了皮

而第二就是,蓝玉曾向太祖奏过几件事,而太祖都没有听,因此蓝玉就认为这是“上疑我矣”。

并且当时的蓝玉身为总兵,拥天下之兵权,因此他确实有造反之实力,再加上当时太祖已身患重病。在《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太祖“病缠身”,而太子刚去逝不久,太孙允炆又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还有一个就是靖宁侯是蓝玉的姻亲,他被太祖所杀后,使蓝玉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因此这可能会促使其造反。

但是,蓝玉的计划却泄露了出去。

开国功臣蓝玉,被人剥下了皮

据《明史·卷132》记载:至九月,乃下诏曰:“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胡谓丞相惟庸也。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凡列名《逆臣录》者,一公、十三侯、二伯。叶升前坐事诛,胡玉等诸小侯皆别见。其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曹兴六侯,附着左方。

于是,朱元璋便以谋反罪为名,接连诛杀了蓝玉等一共多达一万五千余人。而这一做法也被认为是朱元璋用做借口,从而达到清除开国功臣的目的,并且,带头的蓝玉还被朱元璋施以剥皮,这样的做法被认为是为了威吓那些有造反之心的人,因此专家称:朱元璋真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