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考級,孩子最痛苦的記憶?

暑期的鋼琴考級迫在眉睫,已報名考試的鋼琴學者每天緊鑼密鼓的訓練著。每天長達6個小時以上的反覆練習,讓每個參考的孩子感到枯燥又無可奈何。大娃旅行剛回來時,很難靜下心來進入狀態。遭到鋼琴老師投訴後,我不得不每天花點時間,到琴行坐班,監督大娃儘快進入練琴狀態。與我志同道合的家長很多,她們甚至下班後,晚飯都沒有來得及吃一口,就火急火燎的趕到琴行陪著孩子練琴。

鋼琴考級,孩子最痛苦的記憶?

昨晚,有個孩子由於練習考級的曲子,總不得要領而亂彈一通,鋼琴老師指導了幾次改不過來,讓同樣要考6級的孩子教了幾遍,仍時懵懵懂懂的糾正不過來,坐在旁邊陪彈的媽媽實在控制不住情緒,怒不可遏的操起木棍一頓揍打。一邊揍還一邊控訴:我為了你學鋼琴,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你;考級在即,為了讓你有更多的時間練琴,到現在我都沒有來得及吃晚飯;別的和你一樣考6級的孩子,都有能力指導你了,而你卻一遍又一遍地彈錯,你懂不懂羞恥?

其實,每個願意學習彈奏鋼琴的孩子,都是能吃苦耐勞的天使,家長認識到這一點,就已足夠。更何況讓孩子學習彈奏鋼琴的初衷只是培訓孩子的音樂愛好與興趣,順便通過不斷練習的過程中鍛鍊大腦,而不是奔著成為著名鋼琴家朗朗、李雲迪這樣的赫赫有名人物;鋼琴考級只是學習彈奏鋼琴的一個目的,而不是全部,家長沒有必要過於緊張一紙證書;練習時間從以前的每天2小時,突然驟增到現在的每天6小時,應該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進入狀態。

鋼琴考級,孩子最痛苦的記憶?

當著眾人打罵孩子羞辱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可忽視,很有可能會是一個烙印,深深的烙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使得孩子的自信心大大降低,也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準備了幾個月的鋼琴考級曲目,到目前為止,還處在重複錯不斷錯的狀態。值得深思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和老師。

一、練習曲目的難度是否適合孩子,不要為考級而考級

有些家長很熱衷孩子的各種榮譽,愛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尤其在培養孩子方面,更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功近利。我的大娃學習彈奏鋼琴已足足6個年頭,今年讓她考試8級,我仍覺得節奏有點快。每當她去琴行練琴時,我只是偶爾去瞄一下她的練琴紀律。我連簡譜都知之甚少,更別說五線譜,孩子彈對彈錯,那是老師應該負責的,而不是我這個五音不全的家長。而有些孩子從接觸鋼琴開始算,前後不足四年,包括中間斷斷續續的時而學時而不學的,現已報名奔著6級去。每個級別都著其相應的難度和跨度,過多的跳級,孩子是否能消化接受,或多或少存在揠苗助長的現象。

鋼琴考級,孩子最痛苦的記憶?

二、練習結果是否及時得到反饋並進行校準

堅持每週上課,天天練習,這是學習彈奏鋼琴最起碼要求。每次練習完成,都要請老師檢查,只有老師才有資格幫指出不足之處。如果練習後不請老師檢查,萬一把錯誤練習得很熟練,要改過來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就如文章開頭的例子,對五線譜一竅不通的家長,每天坐在練琴的孩子身旁監督,孩子彈對彈錯渾然不知,但一看到孩子停下來就劈頭蓋臉的呵斥,甚至棍棒相加。孩子為了應付家長,保證指頭不停下來,於是遇到不會的就亂彈一氣,當把錯誤彈成習慣,要改正過來便是個艱難的過程。

三、一味追求長時間的重複練習是否要因人而異

苦練是學習樂器的法寶,重複練,不斷重複練,讓手指記憶,熟練到一定程度就像是自動化的演奏。一首樂曲想要完整、流暢、正確無誤的演奏出來,必須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沒有任何捷徑。每天練琴8個小時的是知名演奏家,每天堅持練琴4個小時的是專業演奏者,每天堅持練琴2個小時的是高級愛好者。然而,已報名鋼琴級別考試的中高級學員,鋼琴老師要求每天至少6個小時。10-12歲的年齡,到了青春叛逆期,有些學員為了應付6小時,絞盡腦汁的想著歪招對付家長和老師。經過6年的不斷觀察與總結,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孩子的練琴情況,確實不是個可取之舉。

四、孩子的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不必刻意強迫孩子。為什麼會有些孩子上課後,能學習老師傳授的90%,而有些孩子卻只學得到20-30%,甚至更少,主要原因還是孩子的興趣不同。同樣的,每個報名考6級的孩子,並不是個個都能領悟老師的技藝,有些接受能力差些的,有些接受能力快。但是,不要忘記讓孩子學習彈奏鋼琴的初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鋼琴考級,孩子最痛苦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