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當上都頭,而且因為打虎名氣很大,西門慶為什麼沒有主動去結交他?

路過葒塵


西門慶是特別愛財的人,而武松恰恰是仗義疏財的人。更為要命的是,武松是打抱不平的人,而西門大官人,則是製造“不平”的人。這兩人註定不會合作。

西門慶是誰?

原來只是陽穀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就縣前開著個生藥鋪。從小也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來暴發跡,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因此,滿縣人都饒讓他些個。

破落戶是個什麼?《水滸傳》中高俅是破落戶,牛二是破落戶。破落戶是衰敗沒落的人家,是遊蕩無賴的敗落人家子弟。二者是互為因果的。先前闊過,因為生了個不務正業的兒子,給敗光了,因為敗光了,更加放蕩無賴了。因為無賴,會結交一幫無賴。混得好,傍上貴人,像高俅遇到趙佶,搖身一變,就成了高太尉。西門慶也是幸運的,暴發跡的原因很可能是結交了縣令。能在縣裡“管些公事”,能“說事過錢”,能“排陷官吏”。沒有縣令的首肯,這些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靠正常的官俸是不可能得到的。牌坊自己來,其他見不得人的事兒就得找個梯己人了。縣令也有這個需求,西門慶憑著生藥鋪帶來的收入,憑著拍馬逢迎的手段,搭上了縣令的船,幫著縣令說事過錢,縣令不好收的,他做箇中間人代收,縣令不好說的,他去說。縣令看著不順眼的官吏屬員,他負責安排排擠陷害。在替縣令做事兒的同時,也擴大自己的產業。破落戶也恢復了祖上的風光。縣令為了錢,西門慶也是為了錢。正義對他們來說都是身外之物。

可是,武松正相反。

武松也愛錢。但更愛正義。他是個正義感極強的人。

一不小心打死了一隻老虎,替陽穀縣解決了禍患。陽穀縣的上戶湊的賞賜錢一千貫,不是個小數目,武松不過是看獵戶可憐,就送給了他們。這樣的人,顯然拿錢是打動不了的。縣令可以以正義的名義收武松做都頭。西門慶用什麼?錢,一千貫都送給獵戶了,就是西門慶送得起,他用一千貫的禮物去換什麼?沒有。在縣令那他都未必花夠一千貫。

錢不行,正義行嗎?也不行。他沒有呀。西門慶從小敗家。一個開生藥鋪的,整天耍槍棒,使奸詐,這兩樣兒結合,能幹正義的事兒嗎?別說正義的事兒,正經事兒都不一定幹過。

前面說過,除了幫縣令收黑錢,幹壞事兒,還有自己的買賣,那就是放刁把濫。什麼叫放刁把濫?就是刁難敲詐,胡作非為。這種事兒,別說讓武松幫忙,就是武松知道了,都不一定會和西門慶善罷甘休。

所以說,雖然西門慶也愛耍拳弄棒,有共同的愛好。但是武松從骨子裡說是嫉惡如仇的,景陽岡山打死猛虎,縣衙門口送錢給獵戶,勇武有力,正義輕財。這跟西門慶沒有共同之處。西門慶在察言觀色方面非常老練,不會去結識武松,那樣的話,會自找沒趣,碰釘子是小事兒,沒準兒會提前送了小命兒。


月淡風青


另類君答題^_^

原因很簡單,身份懸殊。

西門慶是提刑副千戶,相當於陽穀縣的司法局長和公安局長,是有編制,有實權的正式在編公檢法官員,而武松是都頭,相當於刑警隊長,而他這個刑警隊長是臨時工,沒有編制,薪水是陽穀縣令個人自掏腰包供給。

以西門慶的經濟實力(陽穀縣首富)和辦事能力,在陽穀縣,莫說是提刑正千戶凡事聽他的,就是縣令斷案,也得徵求他的意見,所以他是不會講武松放在眼裡的。

我們大家覺得武松牛逼閃閃,是因為他打虎以及怒殺張督監、殺飛天蜈蚣等英勇事蹟,當然也包括為武大郎報仇雪恥,幹掉了小潘及其姘夫慶兒的光輝事蹟,然而在西門慶這位鉅富眼中,武松就是一赳赳武夫。

可以想見,在百姓心目中武松是大英雄,然而在西門慶眼裡,武松這樣的人只要花錢,要多少有多少。

曾有人問我西門慶既然這麼喜歡潘金蓮,乾脆花錢讓潘金蓮和武大郎離婚,然後嫁給自己不就好了,何必最後搞得家破人亡嘞?

其實這就是一個價值觀和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西門慶“偷晴”的快樂,吃瓜群眾真的不好懂得的吧。

再者說了,如果西門慶和武大郎攤牌要娶走潘金蓮,且不說武大郎是否答應,武松那邊也不好過,畢竟,武松是個直性子,一旦翻臉後果不堪設想,武大郎離婚的事情,武松必定會強勢介入,西門慶又不傻,他知道有些事情花錢就能解決,可有些事情不是錢財能圓滿解決的。

西門慶在心裡是看不起武松的,他覺得後者是個沒腦子的莽漢,而他自己是智力型英雄,屬性點爆滿,而武松是把所有屬性點全加到力量上的廢號。

然而時移世易,當武松獲知西門慶毒殺了自己唯一的親人後,只一刀就把西門慶咔嚓了。


另類文史


武松和西門慶都是陽穀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可是,直到獅子樓兩人決鬥之前,似乎一直沒有交集,西門慶此前也沒有主動結交武松的跡象,這是為什麼呢?



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為謀。

武松雖然不是完人,身上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他確實是個以義氣為重(且不論他講得這個義氣具不具有正當性,狹不狹隘),且不貪財的人。這一點,從他隨手就把打虎所得的一千貫賞錢分給眾獵戶可以體現出來——他當時也沒多少錢啊!

西門慶是個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主,他“放刁把濫”也好,“說事過錢”,“排陷官吏”也罷,都是圍繞著錢財做的。他認為有了錢,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為所欲為,講不講義氣放在後面,想想看,他乾的這些事哪一件能講義氣呢!

這樣兩個三觀不同人,怎麼能有共同語言呢!雖然武松來陽穀縣的時間不長,對陽穀縣的風土人情,有頭有臉的人物還不是特別瞭解。但他身邊有土兵,也有因為打虎對他產生信賴感的人,肯定會在私底下告訴武松西門慶是個啥人,武松明白後絕對不會主動向西門慶示好。西門慶也是個明白人,即使自己這樣去討好武松,也等於是熱臉去貼冷屁股,何必呢!

但是,兩個人都是在街面上混得,沒有發生矛盾以前,見了面肯定也會打個招呼,至少會點點頭吧!

二、西門慶有點兒膨脹。


此時的西門慶不但有錢,還有勢。他已經是可以和知縣稱兄道弟的主了,那可是陽穀縣的父母官啊。西門慶有了這層關係,也算是陽穀縣上流社會的人了,很多人見了他都會畢恭畢敬的喊他一聲“西門大官人”。

而他本人又會刺槍使棒,經常“放刁把濫”,“說事過錢”,說明他在陽穀縣的黑道上也頗有影響。

可以說,他就是一個“黑白兩道,手眼通天”的人物,這樣的身份和處境,導致他會有點兒飄,看看團頭何九叔見到西門慶時是什麼狀態吧,那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啊。同樣,他也不會把武松特別的放在心上——武松只不過是個都頭,和臨時工差不多,頂多就是事業編,自己犯不上費盡心思的去巴結他。

三、沒時間。

滿打滿算,武松從景陽岡打虎(前一年十月份),到鬥殺西門慶時也就半年的時間(第二年三月份),這期間,武松還去東京出差了兩個月,也就是說,他在陽穀縣的時間也就四個月。這四個月中,他既要熟悉業務,履行捉賊捕盜的職責,又要處理家庭矛盾――那個漂亮的嫂子潘金蓮太不讓人省心啊!所以,這會導致武松真正能夠安下心來搞社交的時間很少――他在處理哥哥武大的問題時,連團頭何九叔都不知道是誰,在什麼地方住。何九叔作為縣裡的驗屍官,應該經常和他們打交道呢!

所以,即使西門慶想和武松攀上關係,武松也沒有多少時間和他扯淡。

西門慶和武松如果不同時在陽穀縣,還有可能成為兄弟,比如西門慶是孟州城的小管營。但陽穀縣把所有的引起兩人發生戰鬥的元素都組合在了一起,他們必定會有一戰,即使原來有些交情,也會翻臉的。


田獲三狐


西門慶沒有結交武松,那是因為西門慶還沒把這個外來戶看在眼裡。

西門慶,人稱西門大官人,雖然不是官,但其勢力也幾乎等同於官,他的關係網,不但是陽穀縣令,再往上他也是夠得到的。

武松不過是打了只老虎,武藝被縣令看中,給了個工作罷了!

都頭其實就是治安巡邏隊的隊長,捕頭才相當於公安局長。所以在西門慶眼裡,武松還不值得上趕著去巴結。

就算西門慶也是個喜歡武藝的人,武松又功夫了得,西門慶也不會前去拜會,因為西門慶主要還是個生意人,練功習武只是個愛好,平日裡結交的人主要還是些與生意上有關的人,與武松那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再者說,既然已與縣令相交了,那也犯不著再來結交一個縣令的部下了!有用得著的地方,跟縣令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何必腳踩兩隻船,浪費時間浪費資源。




七鬥


這個原因很簡單——西門大官人根本看不上武都頭啊。

且讓我們分別看看西門慶和武松,在陽穀縣分別是什麼地位。

西門慶——訟師+財主

西門慶的身份是什麼呢?原文中介紹的非常清楚,他本來只是個開藥鋪的商人,但是他為人奸詐(有頭腦),使得些好拳棒(武藝高強),可見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然後他近來暴發,專在縣裡管些公事, 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因此,滿縣人都饒讓他些個。

這段說明大家一定要看仔細,西門慶真正的身份背景已經呼之欲出了,這正是宋朝特有的一個職業——訟師。

由於宋朝的法律乃是封建王朝的巔峰,其嚴謹細緻複雜,就算是一般的官員都無法熟悉把握,更不要說百姓們了,這時候一部分頭腦靈活的人就開始專研律法,替百姓們打官司,就連官吏們都要依靠什麼害怕他們,這也是現代律師的雛形。

所以上面說的非常清楚,連官吏都要被他排擠,所以人人都怕他。

這個訟師大家如果一時間無法明白的話,星爺演的九品芝麻官看過吧?那裡面那個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惡訟師就是典型代表。

武都頭

看完西門大訟師,我們再來看看武都頭。

武松這個都頭陽穀縣的都頭其實也算是時來運轉,正好打了個老虎,又為人謙虛,還仗義疏財,這幾樣加在一起,才讓縣官很賞識他,“抬舉”他做了這個都頭。

這個都頭其實指的就是類似如今縣治安大隊長的職位,手底下也管著一百多土兵,也算躋身於縣裡面的中層了,但是畢竟時日尚短,還沒能建立起足夠的關係網,比起西門慶,顯然還有差距。

紅塵君說

因此作為縣裡首席訟師再加上商人的西門慶,哪怕是縣官他都不大放在眼裡,更不要說武松這個新來的都頭了。

當然了,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他也不會和武松交惡,時間久了弄不好還互相稱兄道弟一番,互為後援,彼此幫助。

但是沒辦法,他睡了武松的嫂子潘金蓮,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但是他聽潘金蓮提起武松的時候吃了一驚,但他怕的並非是武松的“都頭”身份,更多是“打死大蟲”的實力。


紅塵如鏡


首先說西門慶是否識得武松,答案是西門慶是知道武松的,而且也知道武松的厲害。

話說武松景陽崗上打死猛虎,被獵戶報知縣,知縣大喜,差人請武松到縣衙領賞。

【早有陽穀縣知縣相公使人來接武松。都相見了,叫四個莊客將乘涼轎來接,抬了武松,把大蟲扛在前面,也掛著花紅段匹,迎到陽穀縣來,那陽穀縣人民聽說一個壯漢打死了景陽岡大蟲,迎喝了來,皆出來看,鬨動了那個縣治。】


打虎英雄武松鬨動了整個縣城,那西門慶怎麼能會不知武松呢,就連武松當了都頭,西門慶也是清楚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西門慶是經常到官場走動的人。

西門慶何許人也?西門慶是“破落戶財主,在縣前開著個生藥鋪。從小也是個奸詐的人。近來暴發跡,使得些拳棒。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排陷官吏”。從此段文中可以看出,西門慶並不是陽穀縣的富豪,只是個破落戶財主,只是近來靠與人放刁把濫才發了些不義之財,靠惡霸與黑社會的手段弄了些不義之財。

有人認為西門慶是陽穀縣的富豪,甚至是首富,其實是受了《金瓶梅》影響緣故,要知道《水滸傳》中之西門慶非《金瓶梅》之西門慶。

就水滸而言,西門慶為何沒有去把結武松呢?這並不是西門慶有資格看不起武都頭,因為都頭當相當於現在的縣公安局長,西門慶這樣的地痞,又不是什麼陽穀縣最有錢的人,他是把不得去巴結武松的。那為什麼沒去巴結呢,這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武松正義,不貪贓枉法。不貪贓枉法的人,西門慶是巴結不上的。

(二)西門慶也經常到縣衙走動,深知那些人能通過送禮巴結的人,那些人清廉他是巴結不上的。

(三)西門慶恐怕是去巴結過武松的,只是武松不屑與這小人為伍。

有人會說,即然西門慶知道武松厲害,為何還敢去勾引武松的嫂子潘金蓮,毒死武松的兄長武大郎呢,其中原因只能用“色頭包天”來解釋。西門慶是好色之徒,在潘金蓮的美色面前,早不顧了“色字頭上一把刀”。


春日之虎


小說《水滸傳》中的武松與西門慶是兩路人,一個武,一個文(商),一個直爽豪放,一個奸詐詭異,兩人志不同道不合,西門慶怎麼可能去結交一個連他自己都沒看在眼裡的都頭(相當於現在的治安巡邏隊隊長)呢?

武松打虎

武松俠義勇猛,武藝高強,走的是為民除害之路。在路過景陽岡時,自己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老虎,名揚四鄉,被縣令看中,提拔為都頭。

西門慶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商人,他詭詐好色,走的是官商勾結之路。對於武松這個小小的都頭根本沒放在眼裡。

雖然西門慶也會武術,拳腳也能來兩下子,但是,那不是他的主業。他的主業是經商,做買賣。經商做買賣需要當官的支持,特別是縣太爺的支持,這很關鍵,遇到事了,找到縣太爺那裡什麼事就辦了,無需別人。那時候,西門慶已經和縣太爺很熟了,是“鐵哥們”了。在這種情況下,西門慶不去結交武松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再說,西門慶也知道武大郎有那麼一個武藝高強的弟弟,武松景陽岡打虎英雄。正因為知道,西門慶才覺得結交武松對自己沒什麼好處,只能惹來麻煩。如果他結交了武松,那麼遇到事情了,他去找縣太爺呢?還是找武松?西門慶心裡有數,還是縣太爺管用,一句話事就擺平了,沒必要再去結交武松了。

西門慶要的是財和色。這是他的主要精力,他也看明白了,在這事上武松幫不上忙,不幫倒忙就不錯了,他倆志不同道不合。

武松要的是輕財仗義,豪放不羈,性情濃烈,蹈仁履義。在他心裡根本就不知道經商這事,只知道抱打不平,不允許惡人害人。

就這麼兩個人的經歷所產生的性格與思想,西門慶怎麼可能去結交武松呢?西門慶必然認為:還是不結交的好。

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西門慶沒有主動結交武松的主要原因。

也許也有西門慶怕武松知道了他與武大郎媳婦勾搭成奸的事敗露,遭武大郎兄弟武松殺戮?站在這個角度去幻想西門慶巴結武松?仍然是不可能的!


言者青青


西門慶是富人,有本事結交上層社會,在縣中混的風生氷起,被人尊稱為西門大官人。西門慶是商人出身,一切以利益至上準則,沒有必要去結識武松。

武松孔武有力,打死老虎一舉成名。被知縣提撥為一縣都頭,到底也擺不了窮人的命運。一縣都頭,不是官府的正式人員。在沒有經過上報與考察,知縣的一句話就可以任命,也就是說,知縣的一句話,也可以撤掉。可見武松的都頭之位,就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史,沒什麼大不了。

西門慶和武松雖說在一縣之中,西門慶來往的都是有權勢有錢的上層人物,沒有必要去結交下層人物的武松。武松的武藝再高,知縣就是再器重於他,武松也不過就下層的服務人員。永遠也不可能上升到和上流社會,有職有錢人是平等的。


畫詩人生


西門慶是好人中的壞人,壞人中的好人,他只不過是個稍微有點錢的生意人,他信奉的是權利至上,金錢至上,確實有了這兩樣白道里算是無往不利了!

而武松只是位江湖好漢,和西門慶並無利益上的交集,也看不上他,覺得對自己並無幫助!

然而“權利至上,和金錢至上”,這兩樣在武松這位江湖好漢面前完全不起作用,人家就是專門剋制這些世間不公的。西門慶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得罪了武松,栽了大跟頭,而這跟頭代價太大,再也沒有起來!


暗黑城堡騎士


西門慶在縣裡走上層路線。宋代一縣中只有知縣、縣丞、主簿是正式官員,武松的都頭不是官,所以西門大官人也沒刻意結交。

西門慶後來色令智昏,和武都頭結下血海深仇,身死獅子樓實屬活該。這也是他小看都頭能力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