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的家鄉在陝西省周至縣獼猴桃之鄉,每年春季開始,在光照充足,溫度上升時,農民們要給獼猴桃樹澆水,施肥,剪枝,捆綁,鋤草,對花,還要預防病蟲害,大家邊看書邊勞作,獼猴桃雖好吃,但是付出的勞動和汗水也很多,投資成本也不低,累的好多人腰直不起來,農民們逗樂說這和養孩子差不多,這個時候大家討論交流最多的就是獼猴桃的種殖技術,家家戶戶串門取經,互相學習,有的農民成了技術員。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可是這麼辛苦,付出這麼多,每年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總能看到部分果農憂愁的表情,讓人很是揪心,農民沒有啥收入,種地不能養家,打工沒文化沒技術,只能幹體力活,在這個技術科技競爭的年代,農民想要發家致富,大部分人還是要靠種地,那麼為什麼天道不能酬勤,獼猴桃種植的問題在哪裡?我總結出一下幾個問題。

第一,市場營銷問題,任何貿易第一位的是市場。

生產的環節人員比較多,跑市場銷售的人少,市場開拓不出來,市場容量增加低於生產增速,造成供大於求,果子到了成熟季節賣不出去,傷了農民種植積極性。

第二,生產惡性循環,質量良莠不齊。

開始周至獼猴桃種植起步早,很多農戶感覺不錯,收入還可以,比種地麥子強多了,大家一看眼紅了,就一窩蜂的種植獼猴桃,開始是周至,眉縣,發展到武功,戶縣,藍田,岐山,扶風,甚至到了潼關,關中平原都種獼猴桃了,全國範圍也跟上了,四川,河南,江西,山東都開始大面積種植,造成很多不適宜種植的地方也生產獼猴桃,溫度,光照達不到要求,果子質量參差不齊。

再者就是有的地方為了增加產量,使用膨大劑,農藥使用超標。

還有的地方為了提前上市獲利,在獼猴桃糖分,水分不足,生長週期不到的情況下,提前採摘,造成口感體驗效果差。

最後就是冷庫儲存,由於獼猴桃成熟於秋末,果子上市時間很短天就涼了,水果的需求量開始下降,為了在冬季繼續出售,冷庫儲存成了唯一的辦法,冷庫儲存需要適放藥物,使用藥物總有副作用,果子買回家一直很硬,一個月軟了也就壞了不能吃了,影響了獼猴桃水果的口碑,致使獼猴桃大眾水果的地位一直確立不穩。

第三,不注重品牌,精品意識不強,只夠眼前利益,不能為產業發展前途著想,產業引導方向有偏差,不能在科學的道路上進行原生態的生產,致使獼猴桃不能走出去,不能大量出口,不能形成品牌效應。

獼猴桃是一種水果,只有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種植好水果,同時打出品牌,開拓市場,獼猴桃就能在水果市場有一席之地。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