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我們曾經都是“創客”

      王義秀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上圖為學生創客作品,下圖為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


  小時候我們喜歡玩泥巴,制玩具,父母說我們瞎搗鼓;現在孩子也喜歡玩泥巴,搞各種製作和小發明,學校裡有一個很時髦的名詞叫“創客”。

  說到“創客”,第一感覺是高大上。上網一搜: “創”指創造、創新,“客”指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後來參加了幾次創客活動展示,仔細想想自己小時候做得那些事兒,猛然醒悟:我們曾經都是“創客”。

  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物資極其匱乏,我們的玩具都是我們自己製作的,小到踢的踺子、打的沙包,大到捲菸機、洋火槍,都是我們自己的“創造”。

  學制作大都從玩泥巴開始。會玩泥巴的孩子是有講究的,他們首先要考察村子周圍哪裡的土適合玩泥巴。土的粘性要適中,粘性大了容易粘手,粘性小了製作的東西不結實。

  玩泥巴最初級的玩法是放大炮,先找一塊平滑的石板,把泥巴製成碗狀,高喊:“東鄉的,西鄉的,都來看我放槍的!”然後把碗口對著石板猛摔,看誰摔得最響。

  玩泥巴的高級水平是燒製器具、動物、泥哨等等。如果燒製得好,再塗上顏色,就能拿到集市上去賣,這樣的人就稱得上“民間藝人”。民間藝人燒製的動物(如小汪汪狗)、泥哨等在年集上特別受小孩子歡迎。也有學著塑人像的,但大都水平不高,塑得不像,似人非人,似鬼非鬼,所以只能塑造個反面人物。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民間用自制捲菸機捲菸


  用木頭製作玩具,男孩子大都喜歡製作槍一類的東西,也有雕刻紅桃黑桃印製撲克牌的。我們最得意的作品是制捲菸機。那時捲菸在農村是奢侈品,抽菸的人多用旱菸袋,用紙捲菸的人都把菸捲成大喇叭,既難看又不方便。我們根據外面要來的圖紙,找來木板、釘子和塑料布,製成捲菸機。將黃煙切成菸絲,噴灑上白酒做香料,然後把菸絲和煙紙捲成菸捲。剛卷出的菸捲太結實不透氣,我們就反覆實驗,最後卷出了很受大人們歡迎的“香菸。”

  用鐵絲鋼管等材料製出的東西有點危險性。但父母並不意識到危險就在身邊,隨便你怎麼去鼓搗。最簡單的是制彈弓,用鐵絲製成架子,用車輪的內胎橡膠做成拉線,一個彈弓就製成了。小夥伴們經常舉行彈弓射擊比賽,看誰打得準,打得遠。也有拿著彈弓打人家窗戶玻璃、傢什的,惹了禍讓父母賠錢賠不是,自然也少不了一頓好揍。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濟南兒童劇院在學校演出


  造洋火槍是看了文藝宣傳隊後臺的音響效果得到的靈感。舞臺上,好人把槍一指,“呯”的一聲,壞人應聲倒下。這“呯”的一聲並不是槍發出的聲音,是後臺管音響的人摔的洋火槍。那時,火柴還叫洋火,是緊俏貨,憑票供應。宣傳隊為了舞臺效果的逼真,用車輪的輻條製成洋火槍,把火柴頭放在槍內,到時一摔撞針就響。

  我們受到啟發,用鐵絲作成槍架,用鋼管替代輻條,製成了能打火藥的“真槍”。這種槍一是威力大有一定的危險性,二是一會兒就能踢騰一盒火柴;所以玩這玩意兒,不能讓父母知道,只能在“地下”偷偷進行。

  再說說今天的創客。現在,玩具市場琳琅滿目,家長和孩子們的選項較多,不像我們兒時那樣,一個踺子,一根皮筋玩半天。恰恰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限制了孩子們親自制作玩具的動手能力。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孩子們參加創客比賽


  我孩子剛參加工作時,租住的房子抽油煙機不工作,房東不給修,孩子們沒有辦法。我去一看,到超市買了一瓶高效去汙劑,噴上不到二十分鐘,抽油煙機就正常工作了,原來抽油煙機的葉片被油汙粘住了。這點小技巧都來自兒時鍛鍊的動手能力。孩子調侃說:“爸爸會修抽油煙機,寶寶喜歡打遊戲。”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孩子們參加創客機器人比賽


  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方面,現在很多家長、學校都以危險、太髒等理由越俎代庖,剝奪了孩子們參與動手製作的機會。雖然辦學條件好一點兒的學校開設了機器人、航模、3D打印等課程,但由於師資缺乏、成本過高,所以並沒有完全普及,更沒有形成常態化。辦學條件差的學校的孩子們還在聽試驗,看過程。

  現在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並且提出發揚“創客精神”的理念。名牌大學自主招生政策也越來越向有創新創造能力的考生傾斜。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家長和學校有必要總結一下物資匱乏年代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成功經驗,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孩子真正動起手來。

玩泥巴制玩具,現在孩子叫創客,我們小時候叫瞎搗鼓

孩子們參加創客機器人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