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拾葚養母

我們學習的《二十四孝》,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習和了解孝道,不是說一定要我們像古人那樣,為了父母生存而把自己的孩子埋掉,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將寒冰融化而獲得鯉魚,而是讓我們學習古人至親至孝的品德。

原文:

蔡順,少年孤,事母孝.歲荒,糧食不足,順日拾桑堪,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牛蹄贈之.
二十四孝圖:拾葚養母​​

蔡順,少年喪父,服侍母親很孝順.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裡?”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鬥白米,一隻牛腿,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