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罩,大歷史

在2020年,口罩絕對佔領了當之無愧的C位,但在醫學上常見的口罩,最初的用途卻和醫學風馬牛不相及。

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出現了「類口罩物」

波斯的拜火教認為世俗的氣息是不潔的,在進行宗教儀式時,通常用布包著臉。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口罩」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另外,還有忍者的「口罩」


小口罩,大歷史


馬可·波羅曾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

「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


可見在元朝,宮廷皇帝進餐時,為了避免侍者的氣息觸及食物,他們的口鼻一律要蒙上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絲巾,這也是口罩雛形之一。


小口罩,大歷史


黑死病肆虐時期,歐洲各地專門醫治患者的醫師會戴著具有防傳染功能的鳥喙狀面具來治療病患,因此被稱為「鳥嘴醫生」。


這套服裝是由查爾斯·德洛姆於1619年發明的。

最早出現於巴黎,之後流傳到整個歐洲。


醫生的長袍大衣厚重且密不透風,具有保護作用。

特殊設計的面具在眼睛處裝有透明玻璃,可以隔絕患者的血液或飛沫。

鳥喙的凸起內填有散發芳香的物質,這些物質被認為可以保護醫生免受瘴氣的侵害(當時還不知道其實是飛沫與空氣中的鼠疫桿菌)。

這些香料也能稍微減緩屍體與病患壞死組織發出的惡臭,還能降低飛沫傳染風險。

醫生還會使用一種木製的柺杖狀指示棒來檢測患者狀況,避免接觸感染源。


而西班牙流感則開始讓口罩走向大眾。


為了對抗疫情,各國的人們都被強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別是紅十字會和其他醫護人員。

電車售票員會禁止未戴口罩的乘客上車。


小口罩,大歷史

在20世紀,有一位中國人為中國的現代醫學建設與醫學教育、公共衛生和傳染病學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1907 年,馬來西亞檳城。

一名叫伍連德的年輕醫生突然收到一封印刷精良的信件,署名竟是袁世凱。

剛從歐洲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的伍連德毅然決定接受信中的邀約,回到祖國,以振興大清的醫學事業。


1910 年,哈爾濱。

一場突如其來的怪病席捲全城。

城內一夜之間出現許多呼吸困難的病人。

他們先是不停咳血,進而全身如同火炭般發燙,最終心力衰竭而死。病魔以驚人的速度在哈爾濱城迅速蔓延。


人們判定這是 10 年前曾爆發過的鼠疫捲土重來。

東三省總督立即上報朝廷,同時部署抗擊鼠疫。

儘管展開了滅鼠大行動,但一個月過去,城內日均死亡人數依然居高不下。


小口罩,大歷史


1910 年 12 月,伍連德被緊急召喚進京。

他被告知東北爆發鼠疫已有兩個多月,多方各種防疫嘗試均告無效,東三省危在旦夕。

清朝任命伍連德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調查並開展防治工作。

伍連德率助手,在四個月之內控制了疫情。


1911年初

他在哈爾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鼠疫研究所。


1911年4月,11個國家的專家參加的“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召開,東三省防疫總醫官伍連德博士擔任會議主席。

與會中外專家建議清朝政府在東三省設立永久性防疫機構,以防止瘟疫重來。

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的主權。


小口罩,大歷史


1935年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發現了旱獺在其傳播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提名。

諾貝爾獎候選人的保密期為50年,此消息2007年才在諾貝爾基金會網站上披露。

儘管有英國僑民身份,但在候選人表中,其國家一欄是“中國”。

伍連德是華人世界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也是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


小口罩,大歷史


2003年爆發了“非典”,公眾開始關注烈性傳染病。

程光勝撰寫了介紹伍連德及其在東北防治鼠疫的文章。

這是半個世紀來伍連德首次在大眾媒體上出現。

此後,中國各界對伍連德的關注升溫,伍連德的知名度逐漸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