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男生、女生都喜歡吟誦柳永的詞《雨霖鈴》,對此你怎麼看?

子夜奇談


要明白原因,就要從他的經歷來了解。

柳永原名柳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

傳說他曾屢次應試不中。好不容易等到宋仁宗即位後留意儒雅,卻對他“好做豔詞”頗為不滿。及進士放榜時,仁宗就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劃去柳永之名。自此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館酒樓,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詞大量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將筆端伸向平民婦女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心中的苦悶憂怨。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柳永的詞才走向平民化、大眾化。

柳永的詞中大量描寫青年男女情感,描寫細膩,他生活在市民階層已漸壯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跡青樓酒館,對市民的生活相當瞭解,因此其詞作非常能迎合青年男女的胃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接地氣”。

柳永詞在當時即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的盛名,及至今日,也因為他的詞描寫青年男女感情細膩入微,更容易引起青年男女的共鳴,這也是他的詞深受年輕人追捧的原因。





三悟軒


許多男生、女生都喜歡吟誦柳永的詞《雨霖鈴》,對此你怎麼看?

年輕人喜歡柳永的《雨霖鈴》很正常,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喜歡吟誦一首纏綿的愛情詩詞是正常的現象。柳永的這首詞是其長調的經典之作,我以為有以下三個原因,所以相比較其他作品來說更讓年輕人喜歡。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通俗易懂

1、歌唱之詞 不用生僻的典故和字詞

柳永的詞多是寫給歌女演唱的,歌唱之詞都通俗易懂。葉嘉瑩先生論詞時,說過詞的三個階段:以花間集為代表的歌唱之詞,以蘇軾為代表的詩化之詞,以周邦彥為代表的賦化之詞。

歌唱之詩或者詞的特點是一定要讓聽眾聽懂,宋詞到了後期,詩化賦化嚴重,有時候不看字面很難明白什麼意思,甚至看到字面也未必能看懂,例如辛棄疾的大量用典,王沂孫的寄託遙深,即使是對於當時學識淺薄的人來說,理解起來也有難度。

有些詞也漸漸脫離的曲調,在南宋時很多詞就已經不能唱了,但是百姓中生活中還是需要這些唱詞的,這也是元曲興盛的原因之一。

有一期曉松奇談說的是民間的唱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老百姓的生活中的戲曲並沒有那麼陽春白雪。

2、敘述手法

長調不同於小令,小令往往截取一段感悟而生髮,長調往往敘說一段故事。柳永是第一個大力創作長調的詞人,他的按順序描寫抒發的方式不同於後期的周邦彥,北宋詞人的這首次第鋪排的手法很容易被人理解,不會看不懂。因此也容易被少男少女產生共鳴和喜愛。

但相比較而言,如果是周邦彥、吳文英等人的長調作品的寫作手法,就不太容易理解,因此受眾也會小一些。


二、悲傷的色調 為賦新詩強說愁

辛棄疾有一句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年輕人大概特別喜歡這種意境:陰沉天氣中似有似無的細雨、無可奈何中離別的情侶、煙波微茫中遠去的小舟、悽清空氣中淡淡的哀愁,還有對未來不可知的憧憬,留下的這種悲傷感受可以在睡夢中和恍惚中被無數次重溫。

清詞學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這樣說過:

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有萬不得已者........

詞中的這種無可奈何的痛苦和哀傷,特別容易讓讀者產生代入感,並生髮出自己的感想。

三、年輕人的經歷 更容易產生共鳴


生活中的失意和痛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相比較兒童和中老年人,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或者情竇初開,在事業中和生活中岔路口,有更多的選擇,也往往會有更多的失落,所以更容易產生共鳴。

古人說:後生好風花,老大即厭之。兒女情長與風花雪月,對於年齡大一些的過來人來說,他們已經遠離這個太容易感動的時期, 更容易看透和消化這一切。因此不會像少男少女那樣多愁善感。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雨霖鈴》是柳永廣為傳誦的名篇。寫作這首詞時,柳永仕途失意,離開汴京,在長亭與心愛的情人離別。當時正值冷落悽清的秋天,他觸景傷情,更增加了深深的傷感。原詞因為大家很熟悉,所以不貼出來了。

一、原詞解讀

在一個落葉蕭蕭、寒蟬悲鳴的涼秋天氣,秋雨方歇,這個離別的長亭瀰漫著深深的涼意,作者飲下離別的苦酒,到了必須分別的時候了,江邊的木蘭舟在催促著他,但是他怎捨得離開?他與情人執著手,滿眼淚水,哽咽著不知說什麼,心裡充滿了憂傷。楚天日暮,江上煙波千里,這一離去,從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日再見!自古多情之人,皆是傷心者啊!更何況在這秋風落葉的季節與愛人離別!當殘酒醒來,愛人已不在身邊,只見到眼前冷清的秋宵,涼風拂著楊柳,還有沉到天邊的一彎殘月。這一別之後,縱使有多美好的時光,也都形同虛設,因為不再有愛人相伴。心裡的萬般情意,又向誰訴說呢?

二、真摯動人的感情吸引年輕讀者的喜愛。

這首詞情景交融,景物充分襯托了作者的感情,離愁別緒的憂傷貫穿了整首詞,感情真摯,深情動人。作者正當事業失意,又與情人離別,無限的傷心,通過高超的文學技巧在作品裡表達出來,所以作品充滿了感動人的情感力量。人總是追求美好真摯的感情,青年男女對於美好愛情充滿了憧憬,這首詞正好觸動了他們內心裡最渴望的東西。

三、情景交融,有高度感染力

這首詞的意境非常美,氣氛的渲染與感情高度融合,冷落的秋天、離別的古道長亭、待發的蘭舟、茫茫煙波、依依楊柳和曉風殘月,無不襯托著深深的離愁。但在現代化的今天,為工作生活而忙碌的人們,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感覺。高速便捷的交通和通訊,已經最大限度減輕了人們的離愁。所以這首詞更容易吸引讀者的喜愛。

四、離愁別緒是人類共有的情感,由此產生的共鳴也吸引著讀者。

離別是人生美好經歷的一部分。有離別,才有想念;有離別,才懂得珍惜的重要。關於離愁別緒的抒寫,一直是詩詞裡重要的部分,併產生過無數優秀的作品。而《雨霖鈴》更是把離別的情緒寫到了極致。每個人都有離別的經歷,所以離別是能產生情感共鳴的東西,更易引發讀者的喜愛。

五、語文的推廣

年輕男女喜歡這首詞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首詞被選進了高中語文課,所以影響尤其廣泛深遠。語文課對於宋詞的推選力度遠不及唐詩,被選進教材的宋詞寥寥無幾,這導致許多學生接觸的宋詞數量不多,這首《雨霖鈴》可能是他們認真閱讀過的前幾首詞之一。年輕學生正處於情竇初開的年齡,對於愛情充滿憧憬,感情尤其豐富細膩,而這首詞感情真摯,又帶著深深的憂傷,具有高度的感染力,正好與這個時期的學生情緒狀態相符,所以自然深深吸引著他們。



大晟府小書僮


柳永是宋第一個專業作詞的詞人,創作的詞主要以羈旅離別為主,出入青樓,多寫男女感情,加之以慢詞為主,其詞適合歌唱,很接地氣,流傳很廣,時稱“有水井處,即有吟柳詞者”,不僅在宋,即使在敵對的金國,後來海陵王完顏亮侵宋,竟因為柳永的《望海潮》,一首詞引起一場戰爭,可見詞的魅力。

他的代表作有《甘州八聲》,《雨霖鈴》等。

一首《雨霖鈴》,黯然離別情,當年客風流,千載有餘聲。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對何人說?

許多男女喜歡吟誦柳永的《雨霖鈴》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感情深厚,容易讓人身同感受。

柳永在仕途碰壁後,浪跡江湖。他結識的人多是妓女,商人,書生等等。尤其他經常出入青樓,對青樓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感情世界進行了大量的描寫,淋漓盡致地用鋪墊的方式敘述了離別之事,黯然之情。讓人身同感受,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其二,語言大眾化,平民化,通俗化。

柳永善於向底層老百姓學習,尤其大量運用哩語和疊詞,很接地氣,易讀易懂易傳唱。就像《雨霖鈴》裡的暮靄沉沉,沉沉,兩個字,一下子就將暮色的那種壓抑沉悶錶現出來了,念去去,一個去不行,兩個去就顯得離別匆匆,路途很遙遠。

其三,其詞有強烈的畫面感,讓人有美的視覺。

柳永特別善於對景物的描寫,藉以襯托人物的心理。寒蟬,長亭,蘭舟,煙波,暮靄等等,這些景物全部打上了詞人的感情烙印,渲染了場景,烘托了氣氛。





秦川濤哥


柳永,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風流才子,把風流和才氣演繹的如此美侖美奐。

在當時北宋的京城汴京,有多少美眉為了能讓柳七為自己填一首詞而絞盡腦汁;多少歌妓因為得到了一首柳七填的詞而成為紅得發紫的大明星。倘若能得到柳七專門寫給自己的詞,妥妥滴流量明星!若是沒有,那簡直就沒臉在京城混娛樂圈呀!

有詩為證: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牛不牛?!寫誰誰火,推誰誰紅,就算放到當代也絕對是“娛樂界最著名的經紀人”啊。

來看這首《雨霖鈴》

都門帳飲無緒。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餚,哪有心思吃啊?馬上就要一別兩地了,哪裡有什麼心思吃飯?

留戀處、蘭舟催發。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開車的司機,又哪裡能體會卿卿我我、難分難捨的戀人呢?只會不停滴滴滴按喇叭!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都這時候了,縱有千言萬語,該從何說起呢?只有拉著手,無語凝噎了。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走吧走吧,去路茫茫,道路修遠,今日一別,何時再相見!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你這一走,斗轉星移;你這一去,山崩離兮。縱然是虛情假意,縱然是好景虛設,縱有萬般風情,縱有千言萬語,又能給誰說,又能跟誰分享呢?

離別總是戀戀不捨,分手總是惺惺相惜。

在一段時間裡只愛一個人,柳七做到了。

在愛情裡,誰能真正做到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誰又能做到人生只若初相見?

曾經相愛過,足亦。





東風那個吹不盡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柳永詞本身具有易於流通的特點。

柳永的詞,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變“雅”為“俗”,與蘇詞、辛不同的是,柳詞更注重通俗化語言的運用,表現的內容也是世俗化的市民情調。這很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因為人人都看得懂。《雨霖鈴》的內容大家都都看得懂,即使年輕時懂的事理不多,但《雨霖鈴》還是讀得懂的。

2.《雨霖鈴》的情感引起少男少女的喜愛。

《雨霖鈴》這首慢詞,運用了鋪敘的手法,層層刻畫人物內複雜的內心世界,通過“執手”、“淚眼”、“凝噎”等詞語,把將要離別的男女主人公內心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表現出來了,這是通過人物動作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內心,表達方式含蓄,符合少男少女的心理特點。

3.詞的內容讓可讀性強

《雨霖鈴》將整個送別的場面、送別過程、別前的場景烘托、別時依依不捨、別後羹殘飯冷的起來都鋪敘出來了,故事情節更加完整,增強了人們對詞中離別悲情的感受力。

4.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決定他們喜好《雨霖鈴》

《雨霖鈴》是寫男女離情的,又採用了婉約的寫法,青少年階段,女生、男生往往內斂、敏感、脆弱,容易傷春悲秋,他們在這首詞中找到了自己情感的正確表達方式。

總的來說,這是由詞的內容、詞的情感和少年的心理特別決定的,這種現象沒有好與壞的差別,任何人都可以選取適合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來抒情。


書文小品


柳永堪稱千古情聖第一人,他是北宋時期的著名詞人,也同李清照一樣是婉約派的代表。

柳永的詞婉約悽美,他的詞讓人一眼就能愛上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寫絕了相思,卻道不盡的離愁“ 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的詞句來自生活,更高於生活。他的詞更能與大眾喚起共鳴,這也是人們喜歡他的詞妙之處。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我不但喜歡柳永的《雨霖鈴》,柳永的其它詞我也超愛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就算為你瘦盡了相思,我還是無怨無悔,卻總是“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寂寞的我啊,不知向誰訴說,“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


暖心2020


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的詞主要側重於描述低層次人物,男女之間的情感生活,以及市井裡弄的平民生活,由於比較大眾化,平民化,所以很受歡迎。其代表作,雨霖鈴,更是將離別描述的,迢迢路千里,綿綿情難絕。在這裡,無論是朋友,親人,在離別之時,那種泣淚的感覺,在這首詞裡,都可以找到感覺。尤其是戀人之間離別之時,更是風情千千結,何人泣幽怨。

本人對這首詞,很熟悉,藉此賦詩一首。

十里長亭驟雨歇,

淒涼寒蟬聲悲切。

都門帳設餞行宴,

舉杯不忍話離別。

此去迢迢數千裡,

相視無言情難絕。

縱有風情千千種,

點點孤星伴飛鴻。


晴空袖舞


柳永的《雨霖鈴》自古傳至今應受廣大男女青年的喜歡,男生女生都願吟誦,糾其原因是:

它韻味十足,吟起來朗朗上口,景色,人物,心情描述的恰到好處,因為以情抒發內心的痛點,字字句句入心。喜,怒,哀,樂是情侶之間常出現的一種“遊戲”。


情,用詩詞的形式表達,即短練,又明瞭,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吟誦,特別是男生和女生更是愛不釋手,吟誦傳情!


大君397


這首詞是一篇充滿了離愁別緒的詞,正好適合了青年男女的心理特徵,所以廣泛受到他們的歡迎。

但是,若說《雨霖鈴》僅僅愛到青年男女的喜歡也是不恰當的,這首詞無論是思想內容藝術表現手法上,都堪稱上乘之作,歷來為人所稱道。

這是柳永與女友分別時所作,單就開篇的景物描寫來說,就立時把人帶進了一種離愁中。

明明是寫離別時的情景。但不是寫心情如何,而是以景以物相襯托。“寒蟬”交代的即是時間,“長亭”交代地點,“驟雨初歇”則交代天氣。“蟬”歷來是以悲劇性的意境出現的,一是因其餐風飲露,二是深秋的蟬意味著生命的短促。“悽切”實是寫蟬鳴悲,其實是寫人的悲切之情。“長亭”歷來是送別之處,本身就充滿著離愁。

想想這塑造了一個什麼意境吧。身處長亭,難以為懷;耳聽蟬鳴,未免黯然;眼之所見,一片雨後的蕭瑟。這況味,怎一個“離”字了得。

下面即寫入人的心情。“帳飲”當然是在分別的長亭內,這酒,定是分別酒,正自戀戀不捨呢,又聽來催促的聲音。那心情,又怎一個“淒涼”能形容?

一時之間,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執手相看,真是難捨難分啊。恐怕,這時就一句“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能夠表達些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