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春天,向陽而生,護肝養心


順應春天,向陽而生,護肝養心

春天生氣盎然,人在心境平和之下,肝氣也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正是調肝養肝的好時機。

《黃帝內經》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所以,護肝要先養心。

這裡的養心,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心臟,還包括人的情緒、心境的控制。春季主木,肝火旺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脾氣大容易發火。

《靈樞·百病始生篇》說:“喜怒不節,則傷髒。”情緒失常失和、過激 、過度,終會轉化為致病因素,導致種種疾病。

順應春天,向陽而生,護肝養心

所以,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利用休息日並選擇利於出行的天氣,邀約三五個親朋好友,一起去郊外旅遊踏青,置身於大自然的環抱之中,使心情開朗、神清氣爽。

春季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這個季節人們應該早起,衣著寬鬆,適當散步,使精神輕鬆愉快,保持體內的生機,不要過分勞累或發脾氣。

否則易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為,人和世間萬事萬物一樣,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規律。

順應春天,向陽而生,護肝養心

想要養護心肝,就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便是“春捂”,過早地脫掉保暖的冬裝,一旦遭遇急升驟降的氣溫,忽冷忽熱地刺激人體神經系統。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所以,春天要“春捂”,注意防寒保暖。諺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要保持適當運動,《醫門法律·臟腑賦》說:“人身運動,由乎筋力所為,肝養筋。”春天養生運動,最好是做一些室外有氧運動,對於舒緩肌肉、活動關節有著顯著效果。

順應春天,向陽而生,護肝養心

飲食上,民間有句諺語“春吃嫩芽夏吃瓜,秋吃果子冬天根”,所以春天講究要少吃肥膩葷肉,多食用新鮮蔬菜。

另外,《易經》中將春天稱為“少陽”,即天地之陽氣性特徵逐漸上升,陰性特徵即寒氣逐漸慢慢下降的過程。所以春季要特別注重養陰,多食用一些諸如百合、山藥、蓮子雪梨之類的食物。

除此之外,《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臥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洩風毒腳氣,勿令壅滯。”

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