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灵川县灵川镇绕城路木马段公路旁有片集中农田,面积约870亩,该片农田严重依赖上游青狮潭水库的水资源,长年来,收割水稻后,由于青狮潭水库关闸,这片农田就自然休眠了。

近年来,部分农户尝试种植油菜、红花草等冬闲作物唤醒这片农田,但终究克服不了干旱或者渍水的影响,种植的冬闲作物要么产量低,要么没产量。

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2019年冬,依托广西区土肥站、资环所的技术力量,在灵川县农业农村局的带动及灵川镇木马村委的配合下,对这片冬眠田进行了又一次唤醒。结合该片农田的水资源及土壤实际情况,引进抗旱耐寒的绿肥品种——苕子,进行种植尝试,种植面积500亩,其中果园幼树林播种面积150亩,水田播种面积350亩,目标产量1500公斤/亩。


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按照区土肥站、资环所的指导意见,于水稻(中稻)收割前后、青狮潭水库关闸前一个月即9月20日前进行稻底播种或水稻收割后直接撒播,亩用种量2公斤,稻草全量还田。水田按两米开起环形沟成畦,利于排灌;果园则在果树滴水线外30厘米处撒播,亩用种量1-1.5公斤。在水库关闸前苕子活苗、成苗,根系深入土壤,稳扎稳长。

灵川县农业农村局、灵川镇木马村委安排专人对这片绿肥田进行监控管理,注意日常降水的排灌,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了苕子的管护,树立禁踩宣传牌,对苕子进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3月5日,在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灵川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统计局、县科技局对这片农田绿肥进行了测产,得出高2016公斤/亩、中1846公斤/亩、低1750公斤/亩,平均1870公斤/亩的产量结果,亩产超过1500公斤/亩的目标产量。

据资料显示,绿肥亩产鲜草2000公斤左右,相当于向农田提供尿素15公斤、钙镁磷肥7公斤、氯化钾10公斤和有机质160公斤,绿肥全量还田后,培肥土壤,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减少后季作物施肥量20%。

木马村委一位村民高兴的说,这是该片农田继70年代绿肥高产后又一次绿肥高产种植。

这片农田“醒”了。

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广西灵川:这片农田“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