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利用微步驟+意志力,8步輕鬆培養好習慣

作者 鄒曉茜

疫情時期,孩子不能去上學,現在大部分孩子都在家上網課,這次疫情我們也能看到孩子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在家獨立自主學習的,不用大人操心,有很早起來做家務的孩子,吐槽好像放假的是他媽媽,有蹭網上課的孩子,學習生活兩不誤。

還有部分孩子在家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不高,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

兩類孩子最大的差距就是第一類孩子的習慣從小培養的好,能獨立自主完成任務,也不需要大人操心。

研究表明,孩子很多的學習問題都是因為孩子的習慣不好導致的。

其實,孩子非常像溫水中的青蛙,如果變化是逐漸的,我們常常也感覺不到。

一,培養孩子習慣的重要性:葉聖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後面的學習會比較吃力,尤其是孩子閱讀和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經常看一會兒書或者寫一會兒作業就去玩橡皮擦和玩具,各種拖延。


疫期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利用微步驟+意志力,8步輕鬆培養好習慣


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行為中大約有 45% 源於習慣。習慣其實遠比這 45% 的比重代表的含義更重要,因為習慣是不斷重複的行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複,長遠看,這種不斷的重複疊加起來,要麼收益頗豐,要麼貽害無窮。

我們一說到培養習慣,就給自己或者孩子列出一長串清單,比如每天跑步3000米,每天寫作3000字,一天看200頁書,然後每次堅持了一兩天,就半途而廢。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實際上,脫離行動的決心反而會有損自信。

《微習慣》一書作者告訴我們:人們總會習慣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已有研究顯示,壓力會促進習慣性行為,無論這種習慣是好是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兩項實驗和杜克大學的一項試驗都發現:壓力會促進人們更加依賴慣性行為。

溫迪·伍德博士提出:“遇到壓力時,人們無法輕易做出決定,意志力會減弱或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你沒有精力做出決定時,往往會重複平時的做法。”好習慣是這樣,壞習慣也是如此。這個結論深刻地揭示了習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習慣和制定計劃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孩子最疲憊的一天是否還能堅持,而不是孩子最輕鬆的時候。

如果是孩子學習了一天,還要孩子閱讀200頁書,估計是不可能,但是讀2頁書就毫不費力。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微習慣基本上就是它經過大幅縮減的版本——把“每天看200頁書”縮減成每天看2頁書,把“每天寫 3000 字”縮減成每天寫 50 字,然後大腦就會經常被這個想法觸發,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習慣在大腦中的工作機制是這樣的:一旦某個習慣指定的神經通路被一個想法或外部信號觸發,腦中就會有一個電荷沿著這條通路放電,然後你就會有一股想進行這項習慣行為的強烈慾望。

所以小決心比大決心的效果更好。

二,培養孩子好習慣的誤區:21天真的可以培養一個好習慣?習慣培養沒有截止日期。

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會被市場上的一些營銷書籍所誤導,什麼21天養成一個習慣,實際上這是一個謬論。

21 天謬論可能源自一位整形外科醫生麥克斯威爾·馬爾茨。據說,馬爾茨醫生髮現接受截肢手術的患者需要大約 21 天來適應肢體殘缺的事實,因此,他認為 21 天是人們適應任何生活變化所需的時間長度。

實際上一個行為變成習慣所需的時間平均為 66 天,但不同行為所需時間相差很大,從 18 天到 254 天不等,這表明人們將習慣自動化所需時間千差萬別

“21 天”挑戰很流行,但很多類型的習慣完全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養成。比如閱讀,寫作,學習習慣都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養成。作者也說到,能在21天完成的習慣是什麼呢?就是你每天喝一杯水的習慣可能在21天能養成,但是很多暢銷書作者就宣稱所以習慣都可以21天養成,來誤導大家。

所以如果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就不要再相信什麼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至少兩三個月,甚至一年兩年才能讓孩子的行為轉變為習慣。

疫期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利用微步驟+意志力,8步輕鬆培養好習慣


三,利用微步驟+意志力,8步輕鬆培養好孩子好習慣。

1,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習慣的力量》一書作者告訴我們培養好習慣和構建富有成效的日常行為規則的第一個步驟便是自我評估,首先你必須知道你希望培養的好習慣是什麼。

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想培養的習慣或者想培養孩子的習慣是什麼?那麼習慣是很難養成的。

所以先明確想培養的好習慣,然後根據自己想要培養的好習慣列一個清單。

可以列多個好習慣,因為微習慣對意志力的消耗很少,而且非常靈活。

但是這個清單也不要列太多,兩三個最好,太多的微習慣也會消耗意志力

一週彈性計劃

根據你列的清單和計劃,從一個習慣開始,使用微習慣策略一週時間,然後進行評估並選擇一個長期計劃。

一週評估:你有沒有感到筋疲力盡?是否發現自己每天都能輕鬆超額完成目標?

最開始看了《微習慣》一書,我給自己列的清單,就是每天讀2頁書和寫50個字,這兩個習慣因為小到不需要耗費意志力,所以不管有多累還是能完成的,堅持了一週,每次都能超額完成。

如果每天完成都不會感到精疲力盡就可以作為微習慣培養,如果堅持一週感覺到費力,就要調整自己的計劃。

我從最開始的每天寫50個字,堅持了半年,到現在一篇文章就是3000字。

2,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想知道習慣是否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努力去堅持,我們最開始就要認清這個習慣是自己想要養成的,也就是自己的內在動力,還是來自外界壓力,比如要孩子養成自主做作業,自主閱讀的習慣,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主做作業,自主閱讀對孩子的好處,重點是要孩子自己明白,而不是讓孩子覺得是媽媽逼自己做的事情。

我進幼兒園開始,我媽就告訴我,要自己寫作業看書,因為我媽說,過兩年她就看不懂我的作業,要自己學習,從幼兒園開始就要養成自己做作業的習慣,所以我也明白了自主做作業的好處,也願意培養自己這個好習慣。

獨立自主完成作業這個好習慣確實在學生時代一路給了我很多幫助,學習上有什麼困難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

然後看了《微習慣》,我列的清單是閱讀和寫作,我也深知這兩個習慣對自己的價值,主要還是源於自己的熱愛,如果有一個人逼著我後面,一直催著要完成,可能效果要差很多。

因為如果是別人或者社會觀點去要求孩子改變,孩子最明顯的就是:強烈的內心牴觸。

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就要先讓孩子明白養成這個習慣對他自己的好處,所以孩子也願意堅持和努力。

疫期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利用微步驟+意志力,8步輕鬆培養好習慣


3,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培養習慣的常見依據有兩種,時間和行為方式。

如果是你根據時間來培養習慣,你可以是早上九點閱讀或者下午三點閱讀,如果是根據行為來培養習慣,你可以是吃完飯後閱讀,睡覺前閱讀。

對於根據時間選擇,會比較固定,對於一些上班族可能會比較好,但是不夠靈活,如果那天你早上九點不舒服怎麼辦,所以根據行為就能靈活一點,可以在一天時間進行。

我在家帶孩子,閱讀和寫作都是根據行為來選擇習慣,比如起來讀2頁書,趁孩子還沒起床,中午孩子睡覺時寫作,因為孩子睡覺時間不固定,有時一點睡,有時三點睡,所以根據行為來選擇習慣也更靈活一點。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我也是根據行為來定的,比如孩子睡覺前一起閱讀,講故事,所以一到睡覺孩子慢慢也養成了閱讀和講故事的習慣。

建議:

(1) 根據時間進行的微習慣行為可在下午 3:00 或晚上 9:45 等時間完成。

(2)根據行為方式進行的微習慣行為可在起床後,吃完飯以後、睡覺前等時間完成。

4,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重複就是大腦使用的語言,建立習慣的目標就是用重複來改變大腦,除非它能大方的給予大腦一些回報。

因此從大腦的角度看,在事實上改變習慣的兩個關鍵是重複和回報。如果有回報,大腦就更願意做一件事情。

建立習慣的訣竅就是把它想象成教孩子騎自行車。剛開始,你一邊讓孩子蹬自行車一邊向他保證你在穩穩地扶著他。可是在某個時候你把手鬆開後,孩子沒有你的扶持也能繼續騎車了。

與此類似,剛開始在培養孩子習慣的過程中,給予孩子一些獎勵,讓孩子感覺良好,孩子也樂意繼續重複習慣,漸漸的孩子自己能從好習慣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也就不再需要獎勵了,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回報會激勵我們重複某種行為,也能讓意志力恢復

當孩子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取得進步,就要適當的給予孩子獎勵,這裡的獎勵最好是非物質的,比如對孩子的一句誇讚。

回報能激勵孩子繼續行動,幫孩子恢復意志力繼續堅持好習慣。

5,記錄和追蹤完成情況。

當你有想法或想到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就趕緊寫下來。

《微習慣》的作者推薦大日曆,但是目前對於日曆個人覺得不是很方便,我每次有,想法都是直接記錄在手機app,個人覺得手機記錄比日曆方便一點,我也一直都是用手機記錄的。

日曆的效果對於孩子習慣的培養是要比手機記錄好,孩子可以每天看見日曆,也可以看見日曆的記錄,如果孩子會寫字了,就讓孩子有想法自己記錄,如果孩子還小,就幫孩子記錄,每天的微習慣完成情況都記錄在日曆上。

6,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我們明明可以設定更高的目標,為什麼還要制定這麼小的習慣呢?

(1)強化我們的意志力。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與意志力有關的事情,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慢慢強化。

(2)當下就取得進步。

因為微習慣的設定本來就小,比如我的微習慣是每天寫50個字,我現在一動筆就不止50個字,一篇文章都是3000字,所以每次都是超額完成,當下就能取得進步,碰到生病不舒服,也能完成每天的50個字。

對於孩子習慣養成也是如此,孩子每次都能感覺自己超額完成,就會有滿滿的動力,明天接著完成。

孩子習慣的設定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定,來調節,要讓孩子每次都能超額完成。

(3)不耗盡意志力。

微習慣不會耗盡我們的意志力。

7,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我們可以對自己有期待,但是儘量避免對某種具體行為規律產生較高的期待值,比如每天跑步3000米或每天寫作3000字。

太高的期待值讓我們一看到3000米或3000字就沒有了開始行動的勇氣。

我們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堅持目標上,而不是對任務量有較高的期待。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因為這是讓行為變成習慣的唯一途徑,當非習慣變成習慣,也就意味著你確實從與大腦對抗變成合作了。

8.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1)沒有牴觸情緒:該行為似乎做起來容易,不做反而更難。

(2)身份:現在你認同該行為,而且可以信心十足的說:“我常看書”等。

(3)行動時無須考慮:你不需要做出執行的決定就能開始該行為。

(4)你不用再擔心了: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擔心自己會漏掉一天或者早早放棄,可當行為變成習慣後,你知道你會一直做這件事。

(5)常態化:習慣是非情緒化的。

(6)它很無聊:好的習慣並不會讓人興奮,它們只是對你有好處而已。

留意以上習慣養成的標誌,確定你的孩子是否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同時我們在完成這8個微步驟的時候,一定不要自欺欺人,如果哪點沒做到,就及時返回,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需求。

《微習慣》一書的習慣培養理念真的帶給人很大的欣喜,因為微習慣真的小的可以忽視,所以不會耗盡意志力,現在大部分孩子在家學習,家長趕緊利用微步驟+意志力的方法開始培養孩子好習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