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說起大清的軍隊,大家腦海裡首先出現的畫面,往往是

“騎馬打仗”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遊牧民族標準裝備三件套:彎刀,弓箭,和馬。清朝軍隊,給人的印象還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通訊靠吼,打仗靠猛。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但實際上,“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品嚐過明朝紅夷大炮的威力後,八旗軍在入關之前,也已開始積極裝備火器。入關之後,清軍已擁有上百門仿造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加農炮。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從不可一世的八旗部隊,到被列強“修理”的毫無還手之力,清朝特別是晚清時期,軍隊是輸在了裝備上麼?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清朝軍隊的發展,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八旗軍,以及大明歸順的綠營軍;第二階段是湘軍,淮軍;最後一個階段是北洋新軍。到了晚清時期,這三種形式的軍隊互相夾存,而當年最為驍勇的八旗軍,則已淪落為一支戰鬥力極差的軍隊。

央視曾播出過一檔節目,老舍的兒子舒乙,回憶自己的祖父身為滿族軍人,在外軍入侵時守衛北京的場景:“當時的清軍,大多數都使用的冷兵器,例如:弓箭,長矛等等。而他的祖父使用的武器則是“抬槍”。但很落後,射擊速度非常慢,需要兩個人進行操作。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圖為庚子之變時,八國聯軍中的日軍繳獲的清軍抬槍。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落後就要捱打”是不變的真理。很多人會把清王朝對外戰爭的失敗,歸結為裝備的不足。但舒乙後來卻說:實際情況並不完全如此。他曾在美國的一個兵工廠博物館,看到了一挺年代久遠的機關槍,而這挺機關槍是當時八國聯軍在清軍手裡繳獲的武器。據統計,當時繳獲了大概有上百挺類似的機關槍。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事實上,在爆發甲午中日戰爭之前,清朝的軍隊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革,其裝備的槍炮,並不遜色於西方列強。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八萬人左右,經過兩年多的連續作戰,將號稱有百萬軍隊,且還有英國、奧斯曼土耳其、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徹底打敗,收復160多萬平方公里新疆土地。當時清軍騎兵使用的是美國斯賓塞7連發步槍,步兵使用毛瑟M1871式步槍,同時還擁有克虜伯火炮和加特林機槍,戰鬥力十分強悍。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1885年,馮子材率領清軍在鎮南關附近與法國外籍軍團激戰三天,法軍戰敗,傷亡463人,佔總兵力20%,史稱鎮南關大捷。法國軍事報告指出,法軍步槍的填裝速度沒有清軍快,火力上就吃了虧。由此可見,清軍的武器並不落後。

並且,清朝的海軍也曾是亞洲第一。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1886年8月曾發生過這麼一起“外交事件”: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在停泊日本長崎補給、維護時,“定”、“鎮”二艦的堅甲巨炮,引發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國上岸休假的水兵與日本人發生爭鬥,造成多人死傷。後在中國的外交、軍事壓力和西方列強的調停下,以日本賠償損失告終,史稱“崎案”。

為什麼中國這麼硬氣?因為北洋水師的“定遠”和“鎮遠”,是亞洲第一鉅艦。定遠號裝備有德國克虜伯305毫米後膛炮4門,克虜伯150毫米後膛副炮2門、75毫米克虜伯炮4門、37毫米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 8門、57毫米、4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各2門,14吋魚雷發射管3具,以及主炮總炮數22門……

這麼多炮口對著你,不道歉能行麼?

只不過,後來的甲午海戰,日本找回了面子……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1840年時,全球總人口12億人,中國4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1/3;中國GDP佔全世界37%,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1912年時,中國財政收入已經翻了好幾倍,仍是世界上經濟第一的國;即便到1913年,在遭受八國聯軍侵華、庚子賠款和日俄在中國東北的戰爭破壞之後,中國GDP仍居世界第二位。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數據表明,無論是人口、經濟、裝備方面,中國都不落後,為什麼中國人在認知中,一直以為當時的清軍武器裝備很落後呢?

造成這樣的認知,一是因為當時的洋務派大臣,一是為了可以申請到儘可能多的經費裝備軍隊,他們在上奏時,有意誇大列強武器的先進程度,但卻瞞報自己的軍事實力。

二是憑藉裝備獲勝,不足以顯示自己的領導能力。因此,大臣們每次上奏,都會把戰事描述成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因此同時期的歷史資料,中國和國外的資料記載,往往差別很大。

最後,給大家看一組晚清軍隊的老照片,其“洋氣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晚清高級將領合影。左起:蔭昌,愛新覺羅·載搏,愛新覺羅·載洵,愛新覺羅·奕壽,愛新覺羅·載濤,麟光,帕勒塔,譚學衡: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清朝考察各國陸軍專使隨員程經邦,身穿帝國禁衛軍將官常服: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晚清禁衛軍軍諮使(參謀)正參領田獻章身著帝國陸軍禮服簽名照,攝於布達佩斯: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大清帝國巡洋艦隊統領程璧光陪同紐約市市長檢閱訪問美國的清朝“海圻”號巡洋艦全體士兵: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正在進行訓練的清軍騎兵: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1911年7月24日,清朝於北京德勝門外校場舉行禁衛軍閱兵式。圖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愛新覺羅·載濤向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報告閱兵儀式開始: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禁衛軍閱兵式上,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向禁衛軍長官授旗: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清軍軍樂隊: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正在進行訓練的清軍炮兵: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圖為太湖秋操期間,清軍的熱氣球偵察部隊: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清軍陸軍官兵正在進行沙盤演習: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清軍衛生隊正在對傷員進行救治:

把砍刀換成了洋槍大炮,“我大清”為什麼還是亡了?

總之,購買了“先進裝備”,並不代表“裝備水平”的真正提高。

沒輸裝備的清王朝,究竟輸在了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