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招聘工作人员的待遇好吗?

手机用户60576054686


待遇好不好,由社区决定,所以每个地方的待遇都不同。但是有一点需要清楚,在社区工作是公务员了,你的五险一金都是有保障的,上班也很自由,工作时还可以偷懒,离岗,家里有事还可以让人帮你找托词离开,总之就是没上班也可以拿着上班的工资。

再者,有些社区福利好,偶尔发发奖金,奖品,这些是比较明面上的,私底下给人办事还可以收受红包,卡卡油。别说什么严打查得紧。大家心里都清楚,县官不如现管。社区居委会的人在一起工作,谁手上没捞过,都是你来我往,明争暗斗。


也许我只是一介草莽


我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同时挂点一个社区,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能,社区是个居民自治组织,每三年由居民选举一次,可以连选连任。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有编人员,社区两委班子成员。

一个社区的两委人数由一个社区的户数决定职数,一般是每500户配备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以我所挂点的社区为例。社区总户数3500户,分配的职数是7人,分别是书记、主任(我所在的小城,所有社区都是书记、主任一肩挑)共1名、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委员3名。这7人需要每三年参加选举一次,工资由民政局拨款,一般五险一金扣完后,拿到手的钱有2000多元,其中书记、主任2800元,副书记和副主任一个档,2500元,委员2400元。有退休、离职人员,空出岗位后,新进人员需要参加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后,参加演讲,走居民补选程序,才能发给聘书。还有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工资每月1800元。

第二类:社区专干

由于体制改革,社会上的下岗人员不断增多,相应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等工作的业务量与之前相比,大了许多 。所以一个社区7人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此时社区专干就应运而生,由相关部门委托人社局招聘一部分社区专干,在从事社区工作 。比如就业局会需要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的专干,民政局会需要从事民政救助、低保专干, 社区虽然不是事业编,但也是逢进必考,都必须到各区人社局报名,参加招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工,体检方能上岗,上岗者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一续签,不参加居民选举。工资待遇是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 2200元,同样有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工资每月1800元。工资由各个对应局拨款。比如就业专干的工资就由就业局拨款到街道,由街道统筹管理。

第三类:残联专委、安全消防员

社区还有一类特殊职位,就是专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的专委,它是由区残联自己招聘的,招聘人员都是辖区内的残疾人员,有残疾证,但不影响正常工作,比如视力残疾三、四级、肢体残疾三、四级,这部分人在社会上不容易就业,但是也会电脑操作,能做报表,同样进来要参加笔试、电脑操作和体检,合格后上岗,工资待遇比社区那两类人员差一点,只有五险,没有公积金,到手工资是2100元。工资由区残联发放。还有就是安全消防员,负责社区的防火安全,由各消防支队招聘,工资由消防这一块承担。

最后说明一点,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即以上三类人员缴纳的社保均是以我所在小城最低档次,即60%档缴纳的,退休后,工资 较低,女同志50岁退休,退休金大约1500元。

综上所述,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是很低的,但是工作不仅多,而且杂。可以说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工作涵盖党建、社建、团建、工会、妇联、关心下一代、计生、卫生、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绿化、劳动保障、就业、民政救助、志愿组织、低保、残联、安全生产等30多项,

党和政府的所有优惠政策,都靠社区工作人员来执行。比如早几年的“4050“人员补贴、自主创业双补政策、80岁老人每月领取50元政策等等,最后都要落实到社区 来完成。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困难疾苦,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是靠着双脚,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可以说她们的付出与收获真的不成正比。碰到紧急任务,半夜12点去上班也是常有的事,不到场的第二天要你递辞呈,我亲眼看到,前年十一前夕,公安围剿行动,半夜接到通知,马上去社区上班,有位社区委员家中有9个月的孩子,说来不了,第二天就交了辞职信。不管城市创卫生城市,还是文明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就首当其冲,最近一个月所在小城创文明城市,社区都是早6点上班,晚上9点才下班。周末很少休息。我们区的区委书记就说,社区工作就是要做到白+黑,5+2,而且没有加班工资一说。

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长,待遇低,导致流动性很大,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社区工作轻松,来一个星期就离开的人很多。

当然,也有好处,这几年社区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报名,因为在基层工作两年,同时又是两委班子成员,在报考公务员时,可获得加分。但是名额有限,一个区一年就1个名额。综上所述,如果没有奉献精神,建议题主不要去报名。


花落无声166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能,社区工作人员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编人员

这部分人一般是街道办事处下派的工作人员,在社区中担任社区书记或者主任等职务,基本是事业编,但是也听说有些地方有公务员。这些人的工资待遇跟政府工作人员工作待遇相同,该享受的津贴和绩效都有,待遇还算不错。

第二类:专职社工

这部分人据我了解,一般都是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属于定岗不定人,通俗理解,就是给这个岗位发工资,给这个岗位按时交五险一金,如果你从这个岗位下来了,就不享受这个岗位的工资待遇了,也不会享受正常的五险一金了,工资一般2000多一些,但是胜在工作轻松,我有很多想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朋友,都是先考的社工,不忙的时候的备考。

第三类:社会招聘人员

这部分人,简单来说就是临时工了,待遇基本都是按照本地区最低工资给的,我们这里是1700元,公积金不用想,肯定是没有,五险也看情况,就算交也是按照最低标准交的,工资待遇十分差,而且工作还很繁杂,经常还要背锅,你懂的。当然了,如果你家里就在这个社区,家庭条件不错,并不在乎收入,只是找个工作打发时间,那你可以考虑。


寒风浅伤


我工作在基层,多次被选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对在区干部工资,人员结构十分清,现来发过言。

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同等级别,工作性质,工资待遇是一样的,职能是农村村民委员会管理辖区的村民一切事务,社区居委会管里社区居民包括暂住人口的日常事务。

这些事务项目众多,难一一简介。p,用“一切”二字包含。

机构没置情况:

社区(村)党支部:支部书记一名,副支书一名,委员二至三名,党员多的可没委员五名。

社区(村)委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二至三名。

监委会:主任一名,委员两名。

这里是贵州赤水,主任,支书3510元一月,副职2510元一月。委员没有工资。

监委主任500元一月,委员二三百一元。

村(社区)委正副职干部条件合规的,可参加干部招聘,而且我们这里还给他们留有一定数量的名额。

贵阳地区达4000左右。

保险正副职只缴有养老险,不是五险一金。其余没有。委员是没有保险的。

另外村干还有上派的一村一大,住村(社区)下派干部,这些人的待遇与村干无关。

村(社区)干部待遇各地不同,邻近四川的村(社区)干部只有一千多元。

不过村(社区)居委会工作很多,实行了坐班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工作会更忙,任务更繁重。

(题外话:有消息显示,国家将加大基层(村社区)干部待遇,可望达到事业单位)


职场低层


目前,我们的社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农社区、企业社区、住宅类的社区。

先说企业社区,企业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因为企业生产发展建立起来的住宅区,与之配套的还有幼儿园啊、小学、医院等等。过去的企业是终身制的,你在这里上班,你的孩子在这里上学,生病了就近住院,所以建立起的社区,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企业的职工。我们这边的企业社区,主任大于书记,享受企业正科级待遇,去年收入大概是10万,书记、副主任收入大概8万左右。这几年因为企业包袱太重,教育、医疗纷纷都回归政府,今年社区也加快了回归进度,预计在三年内过渡完成。

农社区,农社区其实就是原来的城中村,最开始就是某某村,后来村改居,再然后居改社,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社区。农社区最大的特点是:有资产。资产主要来源就是土地出售、租赁,已经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但是农社区彼此之间差距比较大,有的社区资源比较好,类似靠近市中心啊,或者有发展好的集体企业,就比较土豪财大气粗。有的社区资源匮乏,远离市中心,土地资源置换不值钱,发展相对慢一点。现阶段社区主干,也就是说社区的书记、主任,有区民政局负担工资,我们这边是2000多,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增加20%,部分由民政局选派的社区工作者工资也是有民政局负担,福利有社区负担,工资大约就是最低工资标准1700左右。除此之外的社区工作者主要有社区自己负担工资,在1500-2000之间浮动。

住宅社区,因为修建大规模的住宅而形成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主要有民政局选派,工资由民政局负担,书记、主任大概2000多,等同农社区主干工资,副职低一点不到2000,普通社区工作者大概1700多一点。

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今年开始略有上涨,大概600左右。还有一些公益性岗位会被分配到社区工作,他们工资由劳动局负担,就是最低工资标准,然后劳动局承担80%,所服务的社区承担20%。

据我自己的观察,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一般,但是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多一点,具体选择看个人吧。


白水90944696


以我们昆山为例子,社区工作人员都是没有正式编制的合同工,一种书记类的,一年到手15左右,副书记12左右,然后下面企编10万左右,公益性岗位又分一类二类三类,最近几年一类已经停止招聘了,都多都是招二类的,一年打包9.1,三类的一年打包7.6。


假装在上班啦


本人也是社区工作的一份子、首先来说说我们这里的情况、物价高:工资非常的低、但是这个地方没有工厂、没有更多的择业选择、所以很多时候只有选择做、总觉得总比没有收入好、其次工作强度大、现在社区工作越来越细化、意味着就越来越多,可以说社区工作人员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活、而且经常是无偿加班……再次就是没有任何晋升机会、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编制!


妈妈我要出去玩


社区招聘的工作人员怎么说也是在国家单位,不能光看这个待遇,现在他们都有明确的工资等级。同样的岗位,普通的临聘人员和正式工待遇有天差地别。我的坐标在深圳,因为培训的关系也给一些社区的人员讲过课,他们的底薪非常低,不过他们都是朝九晚五。周六周日除了值班以外,基本上是双休,一些特殊的时节可能需要加班。

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光看底薪重要,看其他方面的福利和机会。

第一:人脉值钱

社区的工作人员认识社区里面的很多人,这里面的群体有很多高端的群体。通过在社区工作认识了这些人脉,后面的话为转行提供了一些知识。我见到一个社区人员悄悄做微商,因为平时服务比较好,社区的居民都信任他,既然他在微信朋友圈卖东西,竟然被社区人民抢购。

第二:机会先知

每年各个社区都有一些扶持政策,作为社区的工作人员,你会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政策,为为身边的人谋取福利。像在深圳有些福利补贴,可能一家企业申请30万元左右,高的有100多万元,像这类的政策很多企业其实不知道。

其实社区的人员可能是最先知道的,因为名额有限,优先的给到一些熟悉的人员。虽然这些补贴的通知都会在政府官网发布,但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也不会去关注政府的官网,那这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就有这样的先机。

第三:稳定安全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你的工作时间相对的固定工作也是有保障的,虽然底薪低一点,但是福利待遇可能不错,每逢过节,社区都会发放一些奖品,举办一些社区活动的时候,你可以领取一些奖品。无论外面的经济形势有多么的不好,但是社区工作人员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岗位,如果你已经在社区工作,请珍惜你现在的工作。

以上是一个培训师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看法,说说看:你认为社区工作好吗?欢迎在文末下方留言。

培训师杨景云


社区委员会是街道居民自治组织,管理对象是非农城镇居民,而乡镇村委会管理的是农业户口的基层自治组织。

社区通常设立党支部书记、主任各一,副主任若干,招聘的工作人员都是聘任制,没有编制,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

社区主要有三大职能:自治职能、协助职能、监督职能。工作大多都是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小事。

社区工资待遇,会比当地最低工资高一点,比如2000月每月,社保一般是街道个人各交一半,年底会有10000多的年终奖,没有其它福利。

职业前景,工作稳定,女性居多,一般不用担心失业。社区干部可以通过优惠政策考录公务员,但名额有限竞争也激烈。


小公务


现在社区工作人员一般情况都是临时工,而且如果是县城工资都是非常低的,去了五险工资,只有1200左右,也分城市,每天的工作有可能很累,如果说有关系或者考上的工作那就找个不累的活,如果没关系分配到很累的部门,那就只能挺着了,如果有机会还是考公务员吧!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