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SIM卡是“下载”的

我们今天常见的SIM卡(俗称手机卡)是一种物理实体卡片,用户必须到营业厅购买、或者由快递递送上门,这种SIM卡的获得和使用都有诸多不便。尤其是在万物互联时代,传统SIM卡的缺点更加凸显。一方面,SIM卡槽严重限制了新型联网电子产品的设计灵活性;另一方面,SIM卡数量的增加,将极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未来的SIM卡是“下载”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票据、证件都实现了电子化,这给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今天,电信运营商也顺应时代变革的趋势,给广大用户带来电子SIM卡——eSIM,这种新型的SIM卡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便捷地发送到用户的终端中,用户只要购买了具备eSIM功能的终端,就可以像开通wifi一样,随时随地自助开通独立号码或一号双终端功能。eSIM的出现,是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重大改进,全互联网化的自助业务流程使用户可获得随需即时入网的极致体验,通信服务摆脱了SIM卡线下办卡环节的束缚,真正变得触手可及。终端商则得以摆脱了卡槽的束缚,专心于提升终端的品质,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

自2016年eSIM技术成熟以来,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而言,中国联通的eSIM技术是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2019年3月中国联通就开通了eSIM独立号码业务全国服务,2020年1月1日,中国联通又宣布将陆续开通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全国服务,用户通过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即可自助办理,或前往联通营业厅办理开通。

什么是eSIM?

eSIM卡,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是指一种支持运营商用户鉴权数据远程配置和管理 (包括下载、变更、删除等)的技术,也是移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eSIM 使传统SIM卡具有了电子化、互联网化的特点,可实现远程即时发卡开卡。简而言之,未来的SIM卡是“下载"的。

与传统SIM卡对比,eSIM在终端、生产和储运、交付方式、更换终端方式上都有革命性的颠覆。以智能手表为例,传统方式下我们需要把一张SIM卡插入到我们的终端之中,才能实现联网。eSIM的方式让卡数据与卡硬件完成分离,通过带有eUICC电子卡硬件载体的设备进行电子卡远程下载工作即可开通、联网。

在eSIM技术的支持下,万物互联将成为可能,让智能终端厂商也能长出一口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优化客户体验的工作中去。同时,客户全自助入网、多终端管理,让使用端的应用触点与能力都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移动互联网的场景能力。除此之外,用户的数据安全性也将得到大幅提升,由于SIM卡与设备集成一体,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复制卡方式窃取数据,保证了用户SIM卡的安全;另一方面,机卡一体实现了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丢失设备可追踪可溯源,极大提升了设备的安全。

未来的SIM卡是“下载”的


当下,欧美主要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等以及主流运营商,像AT&T、沃达丰、T-Mobile等,都在2018年相继开通了eSIM服务。这种更加便捷化、更加移动化、更加安全的SIM概念迅速风靡市场,受到了消费者与市场的热烈响应。预计在2021年,全球eSIM连接数量将超越50亿个,达成真正的万物互联。在国内,中国联通的eSIM业务始终保持国际同步,国内领先优势。

中国联通 领航eSIM技术时代

自2015年起,联通率先布局eSIM;仅用时2年,便独家上线eSIM RSP管理平台、M2M平台,并获批eSIM可穿戴业务在上海试点;2018年2月13日,中国联通即独家获得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批复,在6省7市正式启动一号双终端业务,中国联通也成为苹果Apple Watch 3在中国地区唯一的首发合作运营商。继2019年3月29日率先全国开通eSIM独立号码业务后,于2020年1月1日又率先全国开通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

除此之外,联通eSIM消费物联网解决方案还获得了GSMA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亚洲)、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目前,中国联通是全球首个自主研发eSIM管理平台,并且先行完成了全球首例eUICC运营商切换实网验证。

目前,中国联通已与电商、厂商、运动APP服务商、代理商共同打造“触点开放共享、资源互通互利”的生态体系。携手为消费者不断推出优质的eSIM消费物联网终端设备,不断提供基于eSIM技术的应用体验革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