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楊振寧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用戶8420061613504


很長一段時間,外界似乎對於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總是習慣於選擇性的無視或者輕視,但是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是是極其巨大的……

也是無法否認的。

1、他和李政道是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是無法磨滅的華人之光,是一段時期內華人在物理學界取得的最高成就者……

2、他是1971年重回大陸訪問,是中美關係解凍後最早回到中國大陸訪問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

3、他和陳省身,邱成桐一起參與保釣運動,他因為頻繁前往中國,引起美國中情局人員對他盤問。

4、為努力提高中國物理研究水平,他多次回到中國大陸講學,可以說為當時的中國大陸物理學界帶來了極其尖端和前沿的國際物理研究的知識。

5、同時是他推動了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的創辦,是他聘請圖靈獎獲得者姚啟智到清華工作,姚啟志放棄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在清華大學建立起高標準嚴要求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即清華姚班。

還有一個是林家翹,天體物理學家,大師級學者。

6、從1997年5月起,他先後8次寫信呼籲中國政府儘快展開高電子自由激光技術的研究,它始終關注中國科技的發展,始終關注中國命運變化……

7、他和一批科學家倡導中國科技大學創建少年班,是他讓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件專業,是他建議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此中國的中小學才開始大力推廣計算機教育。

這可能是我們的互聯網時代快人一步的一個重要節點。

8、而且大家應該知道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科技界有一個非常重大的世界,那就是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無論是在歷史書上還是在科技史上,都是我們教科書上必須選用的一個重大科學突破。

而當時在20世紀70年代,楊振寧曾不止一次的希望將這一科技突破的工作提名為諾貝爾生理學獎或者醫學獎。

9、作為一位物理學界頂尖學者,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親自為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和基礎科學班大一的學生講授了一個學期的普通物理課,一次課前要花兩個小時備課,並在課後主動問聽懂了的學生有多少。

10、有些人認為楊振寧是為了圖財圖安逸才回國,但事實上從很早年開始,清華大學給他開出的100萬年薪的人民幣,他從來都沒有拿過,而且還為清華大學捐款超過百萬美元。

他的很多資產都捐了出來……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享有的盛名是普通人難以瞭解的,因為它主要從事的量子場論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艱深的研究領域,在針對該領域的大眾普及讀物也是相當少。

即使是專業教材,也常常出現因心事太多而越寫越厚的問題,普通普通的公眾對他的研究貢獻的具體內容和重要性程度所知甚少。

這也是網絡上為什麼會經常出現批量黑楊振寧的一個原因,因為很難說楊振寧的工作能輕而易舉的被人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聶華桐這樣評價楊振寧的物理學地位: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物理學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海森堡,薛定鄂,狄拉克,如果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裡面了。

連鄧稼先都說:

如果不是諾貝爾獎規定每個人只能在同一個領域獲得一次獎的話,楊振寧應該再獲一次獎,楊振寧讚譽,鄧稼先的規範場理論,媲美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不但影響當代,而且它的前瞻性將是以世紀來論的。

同時楊振寧也常常被用來和他的同學鄧稼先比較,不回國這也是他被黑的一點。

但事實上鄧稼先的研究方向和楊振寧的研究方向非常不同,一個注重實踐,一個注重理論。

在當時來說,即便鄧稼先一開始就回國,也會因為他岳父是杜聿明的身份而遭遇一些難以處理的事情。

同時他研究的理論物理學,也很難在現實層面儘快的為國家作出貢獻,在當時的國際物理學界,他只有去最先進最前沿的物理學地,帶才能夠研究出來,後來能夠被評上諾獎的研究成果。

這是很不同的。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總共只有20多人入榜,楊振寧排第18位。

從他2003年歸國定居,十幾年如一日的為中國高等教育所做的努力,不僅不收一分錢,還捐出了幾乎大部分身家,對各種中國科教事業募集了大筆資金。

以及這些年在各個領域做的貢獻,尤其是他的愛國熱忱,和當年回國的錢學森,鄧稼先等人,並無二致。

而且,當年的時代動盪,70年代,楊的回國,因為要見親友中第一個就是鄧稼先,苦難中的鄧稼先因此倖免於難。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譚嗣同的那句詩:

去留肝膽兩崑崙。

心懷愛國熱忱的人,無論在內在外,都必然心細祖國,無論多遠,都終會回家……

2019年,楊振寧獲得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2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也是25年來的的第2位科學家。

這項只頒給愛國科學家的華人殊榮獎項,上一次還是頒給了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先生。

這也表明了華人社會對於楊振寧對國家和民族巨大貢獻的認可……

楊振寧在頒獎典禮上只是念起了愛國實業家,也就是創辦這個求是獎的查濟民先生寫的詩歌: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十億尚寒窮,神州經技飛騰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這大概也是這些心懷愛國熱忱的科學家,實業家的共同心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