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这个女人传奇程度不比武则天差,那就是拿着女主剧本的逆袭人生啊-。你可能觉得夸大其词,那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看看这“千古一后”的传奇一生吧!

国亡父丧,家道中落,入宫为奴

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冯氏,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国君,人家那可是妥妥的皇族后裔,奈何之后家道崩殂。在冯氏出生不久后,哥哥冯熙就因叔叔冯邈的战败逃到羌中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冯家因一起大案被太武帝诛杀满门,全家仅冯氏一人存活。也许是上天怜悯,冯氏在宫中有姑母冯昭仪的庇护过得还算不错。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在文成帝登基不久后,冯氏就被册封为贵人。那一年,她12岁。

幸遇良人,册立中宫,恩爱无比

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冯氏与文成帝从小相识,青梅竹马情义非凡,因而,冯氏的婚后生活也是十分美满幸福的。文成帝信任她,常常让她陪自己处理公务,有美人红袖添香的生活自是美妙的。而冯氏也因此熟悉和了解国家最高层的政治运作,为之后冯氏垂帘听政打下了成功的基础,这大概就是“百因必有果”。在太安二年,正月二十九,冯氏被文成帝封为皇后,主持中宫,那一年她15岁。

北魏立后,有手铸金人的习俗。《资治通鉴》注有记载“魏人立后,皆铸像以卜之”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当皇后,那么你就要用金子铸人像。铸得成,那便是上天恩赐,你可为皇后;若铸不成,那就是你与后位无缘。皇后的位置居然是靠缘分?也是稀奇。而这奇妙的铸金仪式的起源是佛教占卜。北魏信佛从现在已存的山西云冈石窟就能看出来。

不幸丧夫,辅佐幼儿,把持朝政

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可惜好景不长,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年仅25岁的文成帝竟英年早逝。丧夫之哀,令冯氏痛不欲生,一度怀疑自己是丧门星,丧父失夫。她整日以泪洗面,日不能寐,也是可怜人。三日后,在北魏旧俗焚烧文成帝衣服器物时。失魂落魄的冯后哀鸣着竟扑向那熊熊大火,像极了失去伴侣的孤狼不想苟活于世一样。周围人被冯后的举动惊吓到了,急忙从烈火中救出寻死的冯后。良久,冯后幽幽转醒,经历过生死后仿佛大彻大悟一般,哀痛失神的双眸中迸发了坚强与生机,这段是不是很像那些穿越文的套路。之后就是她的开挂人生了!

此后她辅佐年仅12岁的献文帝垂帘听政。天资聪颖的冯太后使计乙浑等叛军,把持朝政主持大局。是她,那个柔弱的女子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那一年,她26岁。

母子生隙,立孙为帝,再掌朝纲

拿了女主剧本的冯太后

有权有势年轻貌美的冯太后,耐不住寂寞,常常将一些多才多艺,善解人意的宦官子弟入宫服侍,其中李弈最为受宠。为此,献文帝十分不喜,常有异言。故献文帝借机将李弈赐死,并打压太后党。最后太后忍无可忍,她利用自己的势力和声威给献文帝施压,逼他交出皇位,结果显而易见,太后赢了。献文帝无奈将皇位禅让给了不满5岁的太子——孝文帝。而18 岁的献文帝成了北魏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太上皇说得好听,但手里也就没什么实权了,就是个摆设——“吉祥物”所以即使献文帝成了太上皇他也不安分,又作死的掀起了宫变,最后还是死在了自己的冲动上。

冯太后改为太皇太后,再度把持朝政。自古以来能成为太皇太后的人皆是有勇有谋之人,30岁的冯太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将北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