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見的腎臟發育缺陷類型有哪些?

腎臟在胚胎時期的發育過程中,由於基因缺陷或發育環境等影響因素導致的腎臟數目、位置、形態和結構等異常稱之為腎臟發育缺陷。腎發育不良屬於先天疾病的一種,腎發育不良比較少見,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提高,近幾年來病例在不斷增多。那麼,臨床上常見的腎臟發育缺陷類型有哪些呢?

臨床上常見的腎臟發育缺陷類型有哪些?

1、腎臟數目異常:

①雙側腎缺如,出生時已死亡或生後數分鐘至數日死亡;②孤立腎,可有正常腎功能;③重複腎臟:由於腎臟發育初期,萌出多個輸尿管芽,最終形成重複腎,並多與同側腎臟的實體融合成一體,有多個腎盂和輸尿管。

2、腎臟位置異位:

①簡單異位腎:腎臟異位於腹腔內,可一側性或雙側性,腎臟位置固定,常伴有腎異常旋轉,可壓迫腸道、膀胱及子宮等相鄰臟器,引起症狀;②橫過異位腎:一側腎跨過中線,移位到對側;③遊走腎:腎臟在正常呼吸時移動的幅度超過3cm。

3、腎臟結構異常:

①腎臟不發育:可為單側或雙側,腎實質僅有少許腎小管,腎無功能若為雙側,出生後無法存活;②腎發育不全:腎沒有充分發育,僅有少許泌尿功能。如兩側腎均發育不全,常出生後不久便死亡;③腎外腎盂:常併發於融合腎等腎畸形中,容易發生尿路感染;④腎囊腫:多囊性腎發育不良,多房性囊腫,髓質海綿腎等。

臨床上常見的腎臟發育缺陷類型有哪些?

4、腎形態異常:

在臨床上較常見的是馬蹄腎。由於發育過程,形成多個輸尿管芽或腎臟旋轉不良,導致兩側腎臟的上極或下極在體中線融合,呈馬蹄狀,故稱之為馬蹄腎。

5、腎血管異常:

腎動脈及靜脈的分支異常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異常,可出現腎動脈異位、腎動脈瘤等,受其影響,患者可有腎發育缺陷和高血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