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鼠疫,也稱為“黑死病”,是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在人類歷史上,其危害慘烈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鼠疫是一種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體廣泛寄居在鼠類及旱獺等野生齧齒動物體內,由攜帶病菌的跳蚤叮咬引起人類鼠疫,從而發生腺鼠疫、肺鼠疫以及敗血症型鼠疫。

而在我們中國,當人們談起瘟疫時,除了非典、埃博拉以及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估計印象最深刻的,還有明朝末年。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鼠疫爆發,是發生在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因其版圖橫跨了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所以當鼠疫爆發之後,則自然而然流行於世界各地。此次鼠疫大流行發生的時間約為6世紀“查士丁尼”統治時期。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在東羅馬帝國的歷史中,查士丁尼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其命運似乎並不太好。在他執政期間,就發生慘烈的鼠疫事件。在鼠疫傳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當時叫拜占庭)每天有大約五千到一萬人染病死亡,總死亡人數在二十萬以上。當時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墓地,所以屍體不得不堆在大街上,整個城市都散發著屍臭味。這次鼠疫致使君士坦丁堡超過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死亡,幾乎摧毀了君士坦丁堡。

隨後這場鼠疫又開始向外傳播,一路抵達了西歐地區,此後又在地中海地區剽掠肆虐長達兩個世紀之久。人們將這一次鼠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541-542)”,它的流行使得歐洲南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喪命。此外,它在以後五六十年的時間裡又有幾起流行,前後預估死亡人數有一億人。關於此次鼠疫平定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其實,110年前的中國東北也曾因一次每日致數百人死亡的鼠疫,成為了世界焦點。1910年11月,傅家甸突然爆發了鼠疫,許多戶人家都是全家死亡;前來查看情況的巡警,也都陸續感染死亡。有些地方不是救不了,而是連傳消息的人都感染病死了,最後全村病死、絕戶……轉眼之間,這場疫情就在中國東北地區全面蔓延。

這次震驚全球的鼠疫,是自歐洲國家的 ''黑死病''以來,世界面臨的又一規模大、範圍廣、致死率高的瘟疫。僅官方統計的數據,這場鼠疫就已是遍及了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南部地區,並且在中國境內造成了六萬多人的死亡。

也許是因為天氣,也許是因為人口遷徙,距離中國東北不遠的沙俄中招了。1910年10月,鼠疫在西伯利亞地區爆發,但是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沙俄政府卻選擇封鎖信息,併火速燒掉了疫情嚴重地區的房屋,最後就是把來自中國東北的已經感染的工人趕走。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在清朝和沙俄接壤的邊境滿洲里,兩個從沙俄歸來的工人在暫住的客棧內死亡。同院居住的房東、客人等皆因感染鼠疫而死。疫情籠罩下,最可怕的不是其傳染性,而是人們的無知。當時國外很多醫學專家面對這疫情,都束手無策,甚至不敢直面''一線戰區'',不僅如此,他們還預言,如果東北無法解決,那麼清王朝一定也沒有辦法控制,鼠疫在人口數量龐大的中國蔓延,最終一定會演變為全球性疫災。畢竟那個時候,剛好也臨近春節,人員流動實在太大了!

如此現實面前,只有晚清政府和伍連德挺身而出。疫情爆發後,清王朝命令全國防備,並在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擔綱東三省防疫奔赴哈爾濱,進行了大規模的防疫工程。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隨後,清政府徵召全國醫生前往東北,其中第一個到來的是法國醫生梅斯尼。梅斯尼相信自己的疫苗能有效治療鼠疫,即使通過提取感染者的血清製成的疫苗療效相當不穩定,他的自信讓他無法接受伍連德提出的鼠疫可能會通過感染者的飛沫進行傳播的理論,甚至為了''打壓''菜鳥伍連德,他還提前拜訪了東三省總督錫良,詳細介紹了自己''疫苗療法''的優勢。

對此,伍連德聲明大義,一切以防疫工作為先,甘願將總負責人的位置讓給梅斯尼,並給施肇基發了一封辭職電報。但北京回電仍由他繼續擔綱三省防疫。幾天後,伍連德意外得知了梅斯尼在沒戴口罩的情況下先後診斷數位鼠疫感染者,導致感染死亡的消息。

醫學家伍連德博士採取了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屍體、建立醫院收治等有效防治措施,使得這場震驚中外的瘟疫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得到了控制。清政府為了表彰伍連德博士撲滅鼠疫大流行的功績,還授予他陸軍藍翎軍銜以及醫科進士,他甚至還被醫學界成為“鼠疫鬥士”。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這次的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數減到了200多個,雖然這一數字相對於死亡的人數來說還比較少,但是這也充分表明了,人類正在想方設法的抵制這種慘烈的疾病。如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襲擾,我們中國依舊迎難而上:昔日挺身而出的伍連德,換成了今天的鐘南山老先生;而那曾被封鎖的東北大地,則換成了如今的武漢……幸運的是,即便今天的疫情和當年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但論疫情的控制,我們比100年前更加快速,中國速度在10天內便建成了火神山醫院;而在救死扶傷上,我們搶回了更多的生命,不至於像當年那樣死傷慘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