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對於繁星滿布的星空,每個人心中有著不同理解,是希望的寓意、是浩瀚的渺小也是思想的綻放。

在梵高的畫作“星空月”中星空是精神與幻想的呈現,星空的世界裡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神秘存在與獨特性。這幅油畫呈現出來的便是梵高那處於混亂無序時期的精神狀態。

小時候的梵高生活在一個牧師家庭,父親便是一名牧師,親戚中倒是有幾個是畫商行業的,家境也還不錯。不過由於父母錯誤的教導,小時候梵高所在的家庭中卻是個壓抑、昏暗、封閉的小世界,這也造就了梵高對外界反應的敏感。沉悶寡言的性子讓梵高的成長頗為不順,父母對此也感到無奈。

沉默壓抑的問題少年梵高被送到小學讀書,在不到兩年時間後退學返回家裡,父母只好請來家教來教導他。在家中待了兩三年處於封閉狀態的梵高依舊是一副老樣子,沒有改變的跡象。父母無奈便將他先後送往過幾家學校,脫離熟悉的家中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起初這讓梵高感到不適、迷茫,曾一度要逃離學校。

當學習完成後梵高選擇繼續呆在安穩寧靜的家中,後被親戚安排在所開設的畫廊工作。在畫廊工作的這幾年接觸了繪畫藝術行業,對其中某些畫家作品的欣賞到後來的簡單臨摹,學習作畫技巧、風格等。期間也閱讀過各種的書籍作品,對梵高的藝術成長和內心細膩的情感起到很好的塑造與認知。

在“古皮爾”畫廊公司這幾年中也並非一帆風順,期間在工作上與上司關係不和,發生了各種的矛盾糾葛。也在此期間梵高一邊繼續深入瞭解繪畫藝術,一邊又是要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也在此期間梵高開始了戀愛與追求。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起初是對“尤金妮亞”這個充滿青春活力少女的喜歡。情感故事的發生讓梵高改變了些許,原來世間是如此的美滿而奇妙不可言的,這讓梵高的內心世界變得豐富活躍起來,開始追求愛情、追求喜歡的人。可“尤金妮亞”對這個一頭紅髮的木訥少年並無感覺並也有了喜歡的人,悲傷的梵高只得放棄。

後來梵高迫於公司內帶來的壓鬱環境,對上司的不滿離開了“古皮爾”公司,開始與父親一般當起了傳教士。在這兩三年內也曾經短暫的從事過學校的助教,不過因為各種原因也都失敗告終,此時的梵高多少有些沮喪,事業上都未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當梵高27歲時突然想學習作畫,嘗試這個熟悉卻未曾從事過的職業,希望有個新的開始。說到這不得感嘆人生的迷茫與多變,我們不知道將來會是怎樣的,會從事什麼,很有可能一場事故,一段挫折就讓我們遠離原本的軌道,開始新的岔道人生,而路途上又是一番全新的風彩。

梵高最先開始的便是“素描畫”,向其他畫家學習作畫技巧與知識,從一個繪畫藝術品相關的工作人員,到開始系統性的學習作畫。梵高性子也是有著倔強、固執的一面,為此也導致了與周圍的人容易發生糾葛。

前期在學習繪畫中便跟同樣是畫家的表姐夫產生過分歧,導致了兩人的矛盾爆發。不過從繪畫上來講倔強與執著對繪畫確實有著很好的幫助,唯有用心、沉浸才能成功。

梵高的各種畫作多達兩千餘幅,作畫方向主要是鄉村田園風格,各種場景的鄉野生活現實主義畫作。有風景畫、農民勞作、稻穀平原、落日黃昏還有植物如“向日葵”與一些自畫像的選材取景,這些都是梵高眼見並熟悉的。

畫作表現了對淳樸自然的鄉間生活歌頌,對複雜昏暗與金權還有冷漠都市的厭棄,這也跟梵高的成長經歷有關。

這些場景都是鮮活並富有感情,相比在封閉的室內繪畫冰冷蒼白的石膏頭像,田園畫作無疑是更為廣闊豐富的,並有著淳樸自然的表現。更是有人們勞作的豐富情感呈現,其中的意義更為真實可取。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在早期的“向日葵”系列畫作中,我們看到了潦草、用色隨意、在畫作的佈局構思上欠缺的“向日葵”。就像此時期的梵高,還在畫畫中摸索前進,還未認識到顏色帶來的魅力和絢麗。

到了後期梵高的“向日葵”在形態上變得更加有形,飽滿濃郁而鮮豔,顯現出神形的美感。在用色上採用醒目明亮的黃色為主,加上不同輕重色度的搭配用料,讓眼睛觀賞時有很好的緩衝空間,達到鮮亮的視覺效果同時也無視感上的疲勞。

開始作畫不久的梵高回到家中看到了失去丈夫的表姐,此時的表姐是這般的自信與光彩動人,與“尤金妮亞”相比完全是不同的性格類型。梵高隨後便喜歡上了表姐,可兩人間的關係註定不能在一起,表姐也對梵高無意,果斷的拒絕了。

愛情總是一廂情願的,總是讓人感到喜悅最後是深深的打擊與傷害。失望的梵高變得更加的敏感與內斂,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繪畫藝術當中。

慢慢的梵高由“素描畫”這種灰色單一的色彩轉而接觸鮮豔多彩的油畫,學習當時油畫的主流畫風,顏料用色等方面,所以在早期時的油畫作品是帶有傳統的氣息感。

在畫面感上多為黑色、灰色、褐色等暗色調,對色彩的運用與搭配都很淺顯,期間還大量的模仿過喜歡的畫家畫作,沒有自己的繪畫技巧與風格,對油畫還停留在他人的思想認知中。

幾年後,隨著繼續深入瞭解,開始與其他畫家與藝術界更深層次的溝通學習,接觸到了“印象派”這種與傳統繪畫方式在理念與風格上不同的畫作,讓梵高對油畫有著更為全面的瞭解。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印象派”講究畫作上的視覺感受,光線與色彩的表現,讓畫作呈現出更為鮮亮的質感,並提倡在藝術上創新,由室內轉向廣闊的外界環境,感受不同的光照變化。

原來油畫在用色上還可以這麼的鮮亮、清晰,像是重新認識到油畫一般。慢慢的梵高的畫作開始摒棄過去昏暗的淡色調,在用色上更為大膽、鮮明與講究。圖畫構造上有著狂野、直率、簡單、個性鮮明等特點,並開始追求畫作中的意境表達而並非圖畫的精緻美。

也在這個時期世界由相對封閉環境走到大陸板塊間的大交融階段。日本的“浮世繪”版畫在此背景下開始遠渡重洋在歐洲流傳開散。

“浮世繪”這種獨特的東方畫作,別樣的視覺美感與新穎的畫作內容無疑受到了很大的歡迎。梵高更是認識到了色彩的魅力與重要性,並在後面發展出自己的畫作風格和用色,成為一名色彩主義者。

“浮世繪”大多是風俗畫作,也有不少的女性畫像,這也是它的一個特點,線條感更為有形明朗,色彩感豐富等特點,讓它擁有很好的觀賞性。利用木版雕刻上色印刷的方式,少部分也有手工作畫。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梵高一邊畫作一邊繼續經歷生活帶來的種種事物,喜悅、憂悲、平淡等等。後來還與高更這名同樣是“印象派”的大畫家相識成為好友,曾經一度在一起生活、學習交流與繪畫,感情很好。

高更在繪畫色彩上也有著獨特的技巧,視覺效果出彩,用色講究,有著很好的形式美感。同樣的也是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在畫作上有了新的改變和提升。

與梵高一樣高更更是個沒錢的窮畫家,(梵高家裡還算是有錢的)導致了生活上許多的不美滿,最後的結局也是挺悽慘的。大部分畫家難有金錢上的富裕收入,平時也要吃穿用度,還要買顏料工具等花銷。

梵高後來跟一名曾經從事過情色場合的女人相處過,據說也是因為畫畫的收入低所需的支出多,加之生活上雙方有過許多分歧與困擾導致分手發生。

在寫給弟弟的信件中寫到自己性格容易衝動,也在經歷了幾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後對愛情有了新的認識;欣賞那些經歷過故事、苦難的人,因為這樣的靈魂或許才是最純淨和獨特。而弟弟一直都是梵高堅定的支持者與傾訴對象,對梵高畫畫的理解與欣賞,兄弟兩感情很好,一直都有著書信來往。

通過這些書信也讓我們對梵高的內心世界有著更清楚的認識。

在梵高生命最後兩年中與高更由於理念上的不和,矛盾爆發大吵了一架,自然友情的小船也就翻了。此時的梵高精神異常竟然癲狂的割下自己一隻耳朵的部分,而割耳事件都認為是與高更有關的。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也在梵高的畫作中我們最為熟知的作品多為這一時期所作下的,是不是有點“我瘋狂了但我也變強了”的感覺。在梵高割耳後大家一致認為梵高精神狀態有問題,被要求去療養院調休,在這一時期梵高畫出了自己最為著名的油畫“星空月”。這幅不屬於以往的寫實風格畫作,造型誇張而狂野,它是梵高內心深處幻像世界的表現。

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夜晚的場景,一棵柏樹出現在眼前,樹枝扭曲聳立天際,遠處的大地上居民房中有座尖尖的教堂,和諧安詳。天空上竟然出現奇異的一幕;缺失的圓月散發著巨大黃色光暈照亮世界,幾顆大小星星同樣光暈炫目。成細絲狀的黃色星星緩慢圍繞著大星作旋轉,黑夜變成了藍色,你可以看到整個宇宙都被喚醒過來,處於運動的狀態。星辰像是流動扭曲著的端流,一直轉著圈圈,永恆的旋轉運動下去。

這幅星空畫中奇特的旋轉軌跡帶給人強烈與奇特的視覺效果,星空畫映射出一個旋轉著的奇異新世界。

摯愛梵高;旋轉的奇異新世界

旋轉的運動是多麼奇妙,當我們看到旋轉的圖案時會產生眩暈感,水面漩渦的波紋一圈又是一圈擴散。宇宙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物質都在做纏繞旋轉運動,旋轉或者說是轉圈圈是多麼的常見與奇妙。

梵高的畫作呈現出獨特的畫風和鮮豔分明的色彩表現,對人的視覺感觸更為強烈,引發思維的波動。

世界上有著太多的知名的畫家,他們有著出色的作品,有很多畫家生前並不出名,當生命的逝去這些畫作才變得唯一、獨特,梵高的畫知名也是有這種因素存在。

在後期的療養期間,梵高在郊野外散步,身體中彈在虛弱與痛苦中永遠的離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