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新冠肺炎爆发一个月之后,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开始明显下降,虽然还不能说拐点已到,但最黑暗的时刻可以说已经过去。

在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另外一个战场的伤害却开始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那就是经济领域。由于疫情带来大规模人员隔离、物流阻断等等,很多行业陷入减速甚至停摆。

在这个危机与挑战交织的特殊时候,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悄然有序推进。以南京市为例,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南京确定了369个市级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4万亿元,年度投资达到2400亿元,表示要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溧水区2020年一季度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毫无疑问,基础建设长期以来都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动能,“一带一路”政策最直接、最快影响的也是我国的基建行业。不过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我们需要“新基建”来提供新动能

何谓“新”基建?笔者认为是“基建”的内涵传统人们认为“土木基建”向“信息基建”转型了。

“新基建”的第一个特征,是软硬结合。如果说“传统基建”是钢筋水泥的架构,那么“新基建”就是用数字和代码建造的,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加大在“软”实力方面的布局和投入。


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信息化中心在项目现场越来越常见


“新基建”的第二个特征是新兴产业集中度相对比较高,包括硬件端和软件端,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些产业都能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提升他们的数字化水平。


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项目指挥中心的数字化大屏


第三个特征,是“新基建”更强调产业之间的融汇共通。以施工机械管理为例,通过与上述“软硬结合的新兴产业”合作,可以对施工现场各种品牌、机型、型号的机械进行联网管理,为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进度提供重要保障。这要得益于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无线物联网管理系统——机械指挥官。

做“新基建”,一定要慎重选择产品。考虑到工地的复杂环境,真正可以大规模批量落地的解决方案一定是“无线”的,因为在工地接一根线的难度远大于你的想象。且不谈接线接电的产品安装复杂、成本高、耗时长,一旦破坏原车线路,后面的厂家三包、若出现问题谁负责都极易引发纠纷;而且施工现场很多设备是外租的,这些设备可能来这个项目就只干十天半个月的活,你还要动它的线,人家根本不接受。

机械指挥官这个品牌的产品最大亮点在于无需打孔接线,可以重复使用,拆装方便到什么程度呢,把这个终端粘贴到设备顶部就完成安装了,联网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机械信息、地理位置、行驶路线、状态监测、识别怠速。


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据悉,凭借“极简安装,普遍适用”的优势,机械指挥官目前已覆盖全国1000+工地,与中铁、中建、中交、中铁隧道股份、山东路桥、安徽水安、贵州路桥达成深度合作。


谁将挑起“后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大梁?新基建有话要说

从这几大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新基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中国数字化经济转型提供了保障,也摆脱大家对传统建筑施工行业的刻板印象。

个人要学会和疫情相处,企业也要在疫情下生存,这大概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希望人们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国家经济能够平稳度过这次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