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為人父母,大概是這世界上最辛苦、最難的工作了。做琴童的父母,就是一種永遠待命的狀態。

想要勝任這份工作,關鍵是從普通陪練升級成智慧型陪練。

以下八張圖,讓你get到智慧型陪練的秘訣。


01

彈奏中發現孩子的特質

普通陪練父母:

眼裡的缺點永遠>優點。在他們眼中只有錯音、錯音、還是錯音。


智慧型陪練父母:

在陪練時不注重彈奏時間,只看重質量,課後陪練時重複老師的授課方法。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02

關於溝通

普通陪練父母:

控制型,我要你怎麼練就怎麼練。

智慧父母:

練什麼,怎麼練有一個與孩子的溝通。達成一致標準,有了共同的觀點,再進行練習。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細細想來,陪練中的父母是不是總是以最正確、最權威的角度,安排著孩子的練習的一切,和孩子的關係不是“你說我聽”,而是“我說你彈”。

一旦孩子有反對的意見,一句“你就聽我的彈”就能堵住孩子還想要再辯駁的嘴。

孩子終會漸漸長大,獨立思考能力漸漸提升。尊重孩子的想法,是給孩子說話的權利。智慧型的陪練父母,一定會花時間與孩子溝通,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03

關於孩子在彈奏中的比較

普通陪練父母:

只要聽別人家的孩子彈,都覺得好,自己家孩子一下鍵,滿耳都是問題。


智慧父母:

只和孩子自身彈奏情況比較,在比賽中總結經驗,提取教訓。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同一部作品,給不同的學生彈奏,也不會有完全一樣音色。再者陪練家長本身就不是專業的老師,也只是對自己孩子所學的作品非常熟悉,而人家彈奏作品上的細節,你也無從聽到。所以一味把別人孩子演奏的不同作品當作自己孩子的標杆,這是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的,從而失去興趣和自信這原始的潛動力。

孩子的對手應該是過去的自己。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師說過:“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用去看,不要比較。”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都是不可複製。


04

關於比賽的視角

普通陪練父母:

只放大眼下的比賽,而忽略到音樂之路的未來。


智慧父母:

音樂學習是一個長遠的打算,心存大格局。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有很多學琴的家長緊盯著自己眼前的彈奏結果,想著如何讓他出彩。

很少有家長,會去想孩子未來的學琴的模樣。

用放大鏡的視角看孩子,過度關注孩子當下的比賽成績,很容易一葉障目,忽略了孩子健康發展。

家長們不必太計較一時的得失,畢竟音樂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還是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發展。


05

關於練習時孩子的提問

普通陪練父母:

一開始練琴,孩子在彈奏中提問,家長就覺得浪費時間。孩子的想法成了胡思亂想。


智慧父母:

孩子在彈奏上提問題,這是對作品進行解讀的第一步,就是思考的光芒。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孩子對所彈奏的作品能提出問題,足以說明他在看懂譜面上信息的情況下,在思考。而普通父母卻選擇忽視,粗暴的直接告訴孩子他們認為的“正確”的彈奏。

智慧型父母懂得為孩子創造一個提問空間;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再讓他們親自與老師溝通交流。


06

關於練琴時間分配

普通陪練父母:

孩子只有“練琴學習”和“其他”兩件事。


智慧父母:

綜合考慮,全方位發展。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孩子的世界,除了鋼琴學習,還應該擁有別的,比如運動、社交、興趣、閱讀……

棋盤之上,黑白分明,虛實相間,恰到好處的空白,會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教育也是亦然。

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教育,適當地讓孩子自我發揮,給他一定自由的時間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更好的人。


07

關於言傳身教

普通陪練父母:

就是說給孩子聽。


智慧父母:

就是做給孩子看。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普通父母在陪練孩子時,就是跟孩子複述了一些老師的要求。也沒有去落實這些要求。

而智慧型父母相信,身教重於言傳。要孩子按照老師要求去做之前,和孩子一起去讀譜、畫調性、打拍子。啟蒙階段習慣的培養比彈奏本身更重要。


08

關於陪練角色

普通陪練父母:

只有一個身份,把角色變成單選題。


智慧父母:

靈活調整精力,不同階段,改變角色的參與度。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以陪練來說,不同階段父母有著不同的角色。在啟蒙初期,孩子對於上課的內容還無法做到課下完全自主消化,這時需要家長在旁邊協助,一起唱譜、打拍子等,都非常有必要。隨著慢慢學習的時間長了,孩子會寫字了,就要開始學著上完課後,第一時間寫出課堂上的筆記,觀看上課視頻。再學習更專業的階段,父母陪練基本退出指導過程。

智慧型的父母,不會故意苛責自己,在每個階段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營造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

更別因為孩子,丟了你自己。

把自己活得精彩了,孩子與家庭也會隨之感染。當你成為一個身心愉悅、熱愛生活的人,你的孩子一定也會有愛心,能夠懂得生活的意義。


最後,有很多朋友諮詢我有什麼APP可以陪伴孩子練琴,提高孩子練琴效率呢?

現在輔助練琴的app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啟蒙教育的,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和鋼琴考級效率的輔助練琴app的話,小編推薦一款:

好多曲譜


好多曲譜能在哪些方面幫助到琴童和家長呢?

對於家長:

怎麼解決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孩子自己練琴沒效果?練琴不規律?進步看不到?

1.好多曲譜可以記錄每次練習曲目,次數,時間,孩子的進步都看得見!

2.實時更新與同級兒童相比的進度,練習節奏全把握!

3.家長還可以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孩子規律練琴!


對於孩子:

1.6大考級機構的曲譜全覆蓋,再也不用帶厚重的紙質書了

(覆蓋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家協會 ,中央音樂學院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2.考級曲目配備了標準化的示範音頻,練習有參照

3.曲譜跟隨翻頁,再也不用擔心翻頁問題了

4.更擁有節拍器,分段練習等功能,滿足孩子的練琴需求

想做這個「好多曲譜」app 的也是個琴童家長。因為給學鋼琴的女兒當陪練的鬱悶、痛苦的經歷,讓作為AI智能領域創業者的他,決定做個app 來代勞:咱自己不怎麼懂鋼琴樂器,app能聽懂琴聲也行啊。於是,就有了好多曲譜 app!


智慧型陪練琴媽VS普通琴媽,對照看看你屬於哪類?

在學音樂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