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次出巡,建立兩個縣,這兩個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太行山西部,黃河北部的豫北平原上有一個小縣,名叫獲嘉縣。當地老人們說,獲嘉城西南處過去曾經發掘過一個石碑,上面寫著“獲呂嘉處”。這個石碑裡記錄著獲嘉縣這個名字的來歷。

漢武帝一次出巡,建立兩個縣,這兩個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獲嘉縣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在遙遠的廣東廣西一帶,有個名叫趙佗的人在這裡建立了政權,稱為“南越”。當時中原王朝處於混戰之中,無暇他顧。劉邦統一天下後,這趙佗倒也十分乖巧,上書劉邦,說願意歸順漢朝。

其實劉邦也知道,這只是一個口頭上的承諾。趙佗擁有自己的土地、軍隊,可以隨意任用官員根本不受漢朝的約束。不過當時漢朝面臨匈奴的威脅,沒有精力經營南邊的疆土,也就默許了南越國的存在。

漢武帝時,情勢大變。漢朝經過幾代皇帝的韜光養晦,實力已經大大增強,而且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脅,可以放手解決南方的問題了。這時趙佗早已不在世了。南越國王換成了趙佗的孫子趙興。當時趙興和他母親樛(jiū)氏共掌南越國,他們深知形勢變化,特意向漢武帝上表稱臣。

這時稱臣可和趙佗在位時不同,漢武帝立刻派人前往南越,讓趙興母子入朝參拜,並且撤除設在邊境地區的所有軍事要塞。當時南越宰相呂嘉並不同意向漢朝稱臣,因此發動叛亂,殺死了趙興母子以及漢朝的使者,另外擁立了新的南越王。

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大為光火,派了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南越。

漢武帝一次出巡,建立兩個縣,這兩個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漢武帝出巡

漢武帝信心滿滿,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於同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出外巡查。當他走到左邑桐鄉一帶時,前方傳來消息,漢軍大勝,剿滅了呂嘉的叛亂。漢武帝大為歡喜,將左邑桐鄉一帶,定名為聞喜縣。這便是山西省聞喜縣的來歷。

當漢武帝來到汲新中鄉時,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了。遠征南越的將軍追到了這裡,獻上了呂嘉的頭顱。當時還舉行了一個獻俘儀式。漢武帝就將汲新中鄉定名為了獲嘉縣。

這便是獲嘉縣的來歷,老人們說的那個石碑可能是漢朝時人們所刻,也有可能是後世所記,但無論如何都說明了“獲嘉”這個名字的來歷。

也有專家考證說,雖然“獲嘉”的確來源於漢武帝時期,但是漢武帝時期的獲嘉縣並非現在獲嘉縣。漢武帝時期獲嘉縣在今天新鄉市的張固鎮村。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獲嘉縣才遷到現在地方。儘管如此但獲嘉縣的歷史是一脈相承的。

漢武帝一次出巡,建立兩個縣,這兩個縣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聞喜縣

漢武帝一次出巡,就建立了兩個縣即聞喜縣和獲嘉縣,而且這兩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也算是一段奇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