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次出巡,建立两个县,这两个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在太行山西部,黄河北部的豫北平原上有一个小县,名叫获嘉县。当地老人们说,获嘉城西南处过去曾经发掘过一个石碑,上面写着“获吕嘉处”。这个石碑里记录着获嘉县这个名字的来历。

汉武帝一次出巡,建立两个县,这两个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获嘉县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在遥远的广东广西一带,有个名叫赵佗的人在这里建立了政权,称为“南越”。当时中原王朝处于混战之中,无暇他顾。刘邦统一天下后,这赵佗倒也十分乖巧,上书刘邦,说愿意归顺汉朝。

其实刘邦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赵佗拥有自己的土地、军队,可以随意任用官员根本不受汉朝的约束。不过当时汉朝面临匈奴的威胁,没有精力经营南边的疆土,也就默许了南越国的存在。

汉武帝时,情势大变。汉朝经过几代皇帝的韬光养晦,实力已经大大增强,而且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可以放手解决南方的问题了。这时赵佗早已不在世了。南越国王换成了赵佗的孙子赵兴。当时赵兴和他母亲樛(jiū)氏共掌南越国,他们深知形势变化,特意向汉武帝上表称臣。

这时称臣可和赵佗在位时不同,汉武帝立刻派人前往南越,让赵兴母子入朝参拜,并且撤除设在边境地区的所有军事要塞。当时南越宰相吕嘉并不同意向汉朝称臣,因此发动叛乱,杀死了赵兴母子以及汉朝的使者,另外拥立了新的南越王。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大为光火,派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南越。

汉武帝一次出巡,建立两个县,这两个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汉武帝出巡

汉武帝信心满满,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于同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出外巡查。当他走到左邑桐乡一带时,前方传来消息,汉军大胜,剿灭了吕嘉的叛乱。汉武帝大为欢喜,将左邑桐乡一带,定名为闻喜县。这便是山西省闻喜县的来历。

当汉武帝来到汲新中乡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远征南越的将军追到了这里,献上了吕嘉的头颅。当时还举行了一个献俘仪式。汉武帝就将汲新中乡定名为了获嘉县。

这便是获嘉县的来历,老人们说的那个石碑可能是汉朝时人们所刻,也有可能是后世所记,但无论如何都说明了“获嘉”这个名字的来历。

也有专家考证说,虽然“获嘉”的确来源于汉武帝时期,但是汉武帝时期的获嘉县并非现在获嘉县。汉武帝时期获嘉县在今天新乡市的张固镇村。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获嘉县才迁到现在地方。尽管如此但获嘉县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汉武帝一次出巡,建立两个县,这两个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闻喜县

汉武帝一次出巡,就建立了两个县即闻喜县和获嘉县,而且这两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也算是一段奇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