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再生稻種植育秧忙

光山:再生稻種植育秧忙

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李振陽 通訊員 謝萬柏 黃曉婉)驚蟄過後,又到了水稻育苗時期。3月9日一大早,光山縣羅陳鄉青龍河農機合作社的秧田裡,劉正禮正和他的社員們忙碌著培育再生稻秧苗。

劉正禮是全國有名的種糧大戶,“正禮”牌稻米商標享譽省內外。劉正禮是光山縣最早流轉土地發展規模農業的農民,也是該縣第一批嘗試再生稻種植的農民,從最初的的百十畝發展到上千畝,今年再生稻種植面積達1300多畝。

光山:再生稻種植育秧忙

農事季節不等人。受疫情影響,今春購買種子、化肥比往年要難。選對水稻品種是糧食豐產的一半。春節剛過,劉正禮就開始操心水稻的選種問題。在縣農業農村局協調幫助下,劉正禮選購到了桃優香佔優質品種再生水稻種子。桃優香佔再生水稻苗移栽成熟後米質好,口感好,營養更豐富,米價賣得高,經濟效益比傳統稻穀要好。光這一品種的秧苗,劉正禮就培育了20餘畝。

“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打藥,什麼時候放水,這都要細緻。”這幾年,劉正禮一直在摸索再生稻的種植技術,談起再生稻,劉正禮如數家珍:一要引進比較適合當地氣候特點的抗低溫品種;二要採取大棚育秧、薄膜育秧,提前育秧,提前種植,提前收割,確保當年8月底之前收割第一茬,為第二茬生長騰出了時間;再就是要注意農藥肥料的運用,促使第二茬能夠早生長,快發芽,多發芽。“再生稻我一點都不害怕。試驗種植了那麼多年,證明是成功的!”劉正禮對此信心滿滿。

光山:再生稻種植育秧忙

再生水稻種一季收兩茬,比常規水稻提前25天栽種,第一茬畝產預計可達到1300多斤,米質特優,比常規水稻畝均多增收600餘元。全球氣候變暖,溫熱天氣延長,也客觀上使再生水稻在長江以北種植成為可能。他說:“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想創造在光山縣大面積種植再生稻的先例是不可能的。再生水稻在豫南地區試種成功,對水稻產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有著重要意義。

通過近幾年在水稻種植銷售上的摸爬滾打,劉正禮認為:再生稻在豫南具有推廣價值,也有推廣優勢。首先是增產增收,第一茬就增產,第二茬投入少,米價高,收入多;其次,豫南氣候獨特,是亞熱帶至溫帶氣候過渡帶,秋季晝夜溫差大,光照條件好,又是個種植空檔區,再生稻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三是再生稻第一茬收割秸稈必須粉碎,徹底解決了秸稈焚燒問題。再者不誤種麥,再生稻第二茬收割後正好是小麥種植時間。

光山:再生稻種植育秧忙

如今再生稻已經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以及當地百姓的熱捧,不少種糧大戶都來劉正禮這兒 “取經”。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該縣共發展再生水稻種植基地累計28個、面積達5萬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