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籍院士姚檀棟:談談我的成長與研究——感恩篇

通渭籍院士姚檀棟:談談我的成長與研究——感恩篇 | 治學大家談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嚴校長專門發電子郵件,談到要啟動一個蘭大師生網上交流的互動課堂。感謝嚴校長構建這樣一個交流啟迪育人的大課堂。在信息和網絡時代的今天,這顯然是效率更高的一種教學互動課堂。這將是蘭大教書育人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個人都在努力前行,每個人在前行的時候都有故事,所有蘭大學子們能夠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向校友們講述自己成長的故事和工作的故事,這也就是蘭大故事。講好蘭大故事將傳遞繼續前行的正能量,也將是蘭大的一筆鉅額財富。

作為我積極響應的行動表現,我談談自己成長與研究的一些感悟,談談自己求學和治學的一些經歷。這些感悟和經歷中,我最想談談的是感恩,然後談談其他一些感悟。所以,我這一部分就叫“感恩篇”吧。

我感恩我樸實的家風教育,讓我以忍耐、正直、善良做人,這成為我一生的財富。我出身於農村,我們家是一個屬於注重讀書的家庭,家風教育就是忍耐、善良和勤勞。沒時間列舉一件一件的事例。但有兩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是忍和善兩個字是作為中堂(當地一種掛於堂屋正對堂屋門口牆壁上的書法掛軸,是請當地最有名的書法家或畫家寫了或畫了,再請裱畫藝人做成掛軸)掛起來的,而且中堂的忍和善兩個字是畫出的一隻一隻小鳥組成的。這也正是我們一家人做人的寫照。第二件事是堂屋臥室牆壁上掛著字畫,楷體的100多字寫於四幅條幅上。開頭兩句就是:黎明即起,打掃庭除。教育家人不能睡懶覺,要勤快,而且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屋子打掃乾淨。我這一生可能會忘掉好多事情,但忍耐、正直和善良的家風教育,不但不會忘,而且永遠勵志前行。

我感恩我在小學受到的教育,讓我喜歡上了讀書,這成為我改變命運的基石。我上小學的時候,正是我國經濟困難時期,一批原來在城市學校教書的中專師範老師回到了原籍農村。我的小學老師周鳳岐就屬於這種情況。他回到農村後當了小學老師。他的先進教學理念讓我們受益了。我記得他那時候教大家解題的一種辦法,就是老師寫一道題在黑板上,點一名學生上去做題,為了示範作用,老師經常點名的是能解出題的好學生。我是那名經常被點名解題的學生。但有一次解錯題了哭了鼻子,課後老師專門叫去,安慰我學得很優秀,偶爾錯一次沒什麼。老師說優秀,這成了我以後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我上小學四年級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找一本書看是很不容易的,還記得當時買了一本《雷鋒的故事》連環畫故事書,其中有一句“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把這句話放進作文裡,老師在下面畫了兩紅槓(是老師對學生作文精彩部分肯定和稱讚的標記,一般只劃一紅槓,畫兩槓是以前沒有過的)來稱讚,這激勵我讀更多的書去找更精彩的句子。後來通過不同途徑,找到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精忠嶽傳》、《紅樓夢》等名著,讀得津津有味,也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我感恩我在初中受到的教育,讓我學會了自律,這成為我一直保持正向前行的一種慣性。上初中時,家裡希望我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這就是當時的常坪中學。因為離家太遠,我就住校了。只是週末回一次家。住校以後的生活有點準軍事化,每天早上七點老師在每個宿舍前吹哨子叫醒學生,七點一刻吹哨子集合跑操,然後吃一點東西就開始早自習和上課。早起習慣由此養成,一直貫穿到我的高中、大學和研究生階段,這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心態。更重要的是在這裡我遇到了兩位老師,成了我自律的榜樣。一位是數學老師崔振乾,一位是語文老師姚重華。兩位老師不但業務能力強,而且自律境界高。當時的課本很簡單,他們就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教學補充資料,做成自己的教學筆記,以便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對我們這些住校學生來講,還有一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我們和老師都住在同一排每間十平米左右的十多間平房裡,這給學生創造了極好的學習環境——和老師朝夕相處。每天放學以後,附近學生回家了,我們這些住校生吃完飯以後和老師一起打籃球和乒乓球,然後老師準備第二天的課,我們可以把老師白天講過的教學筆記拿來學習,不懂的地方抄下來慢慢鑽研。這樣,老師和學生都一直忙碌到睡覺的時候。這種節奏也成了我以後的一種習慣,一種自律,更是一種心態。需要指出的是,我的數學老師崔振乾後來進一步發展到通渭縣文教局局長、定西縣縣長、甘肅省氣象局紀委書記。我的語文老師姚重華則調到當地一個叫李店的高級中學任校長。

我感恩我在高中受到的教育,讓我懂得思考,這成為我不斷自勵前行的起點。進入高中時選擇報考當時通渭縣的最好學校通渭一中,這是我們老師給我們作出的選擇。因為住在學校,天天和老師在一起,他們瞭解我們,當然也有一點偏心我們,覺著我們上高中應該考好的學校。當時我們有兩人考進了通渭一中。進入通渭一中,環境完全不一樣了。這是文化大革命後期,學校仍然是工宣隊領導,學校是以教學質量為主、還是以搞運動為主,校長和書記意見不一致。校長高維天和夫人都是西北師大高材生,文革時據說是支農,雙雙調來通渭一中教學。他大力抓教學質量,考試搞A、B卷,而且考試座位還要單雙行,以防考試作弊。我因為入學考試成績好,被選進了校團委委員。當時的副書記和工宣隊領導找我談話,說是代表書記和我談話,要寫稿子批判校長在搞白專道路教學。我當時深深不解,但又不得不做出決定。經過思考,我的結論是,學校如果不教學,還要學校幹什麼。所以我回絕了他們。此後,我的團委委員也就沒了。後來的發展證實了高維天校長的正確,書記和副書記被調整,校長大力舉賢,把一大批當時從北京、蘭州各高等學校畢業後支農的大學生聘請到通渭一中,這成為通渭一中所從來沒有的師資群英高峰期,我們學生當然深受其惠。我也是高維天校長青睞的優秀學生,我們這一級近400人畢業時,他讓我代表畢業生講話,我的講話稿寫完了,他親自為我修改。這些仍然歷歷在目。我畢業後,高維天校長調縣文教局當局長,後來又調定西地區文教局當局長,崔振乾老師當縣文教局局長是他以後的事了。我自己在高中的經歷和高維天這樣的優秀老師的經歷給我帶來深深的思考:一個人的本質和修養會決定他今後的發展軌跡,無論是從教還是從事其他什麼行業。

我感恩我在蘭大受到的教育,帶我進入科學研究專業領域,一直奮鬥到今天。上大學以後遇到了李吉均老師,讓我們感覺到了科學達人的風範。剛到蘭大不久,在沒見到李老師之前,就聽到他和物理系葛墨林(我本人從來沒見過他)是同學們之間經常仰慕式調侃的蘭大兩位教師新秀。侃料就是他們過於勤奮和專注而不會生活,說他們是煤球滿地滾(因為當時物資缺乏,每家得燒煤爐子,但純煤供應不夠,所以不能燒真正的純煤,而是一種參合了其他物質的混合煤)、罐頭當飯吃(忙著教學和研究,顧不上買菜做飯)。這是調侃,但確實也是真的。他們勤奮和專注於科學,沒時間整理家務和上街買菜做飯。後來有幸成為李老師的碩士研究生。聽李老師講課可以把枯燥的科學變成生動的故事,所以聽他講課是一種精神大餐享受。和他一起出野外,是科研視野的拓展。他的長期野外工作積累,使得他對每一種地理過程和每一種地理景觀都有獨到的理解和解釋,我們的思維也隨之擴展。和他一起搞科研,看到的是科學犧牲精神的標杆。1980年他帶我們去貢嘎山考察冰川,掉進冰裂縫摔斷了肋骨,怕影響考察,他硬在冰川上頂了兩個星期,直到野外考察結束才去醫院。科學是和專注聯繫在一起的,科學是和奉獻聯繫在一起的,而蘭大就提供了這樣的土壤。

我感恩我在中科院受到的教育,讓我從新的角度認識自己科學研究的方向,不斷革新自己。我國新學位體系剛剛建立的時候,可以帶博士研究生的導師很少,那時候整個蘭州地區的地學博士導師就倆人,一個是施雅風,另一個是高由禧。李老師鼓勵我報考施雅風的博士研究生。考取施雅風的博士研究生,讓我不斷感悟科學大師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他作為一名學者,一生只追求真理。他不抽菸,不喝酒,沒有業餘愛好,唯一的樂趣就是徜徉於科學的海洋。他60多歲時仍然帶領我們出野外,爬冰川,白天出野外,晚上寫總結,天天滿負荷工作。他滿懷深情地說,冰川研究是一項英雄而豪邁的事業。他的科學精神就是英雄和豪邁的寫照。他作為一名導師,是認真和嚴格的,也是聞名遐邇的。他對學生的嚴謹、嚴格和認真,營造了一種濃厚的科研氛圍,促進年輕人才成長。他作為科學領袖,不但在全國範圍廣納人才,而且在全球範圍吸引人才,組織中國冰川學研究隊伍,帶領中國冰川學研究走出國門,開展國際合作,有“中國冰川之父”之稱。他特別注重多學科交叉的研究。他在1990年代組織冰川、大氣、水文、海洋、第四紀等不同領域科學家合作研究,提出中國西部變暖變溼的論斷,就是多學科交叉研究的一個鮮明例證。科學研究通過大格局科學家的引領發展成大事業,施雅風留給後人的就是這種精神和資產。

我感恩我在國際科學大師們那裡受到的教育,讓我從國際前沿找到新的科學研究地平線,與國際並軌。1980年代,是一個科教熱流奔湧的年代,是一個出國激情奔放的年代。那時候,上大學搞科研受全體國民的熱捧,考託福去留學是每個學人的情結。我在考取施雅風的博士後也通過了托福考試想出國留學,但他對我講,我希望你在國內,但是和國外科學家共同培養,我聽從他的安排,他後來也是這麼做的。讀博第二年,我就到美國參加了愛達荷大學主辦的Summer School,學習結束後又去了阿拉斯加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繼續學習深造。接著又參加了Thompson教授的冰芯研究項目。博士剛畢業,就去法國做博士後,然後又直接從法國到美國做博士後。法國和美國博士後讓我在科學生涯中找到了新的地平線。我的法國博士後導師Jean Jouzel是法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是全世界極地冰芯研究的領袖級人物;我的美國博士後導師Lonnie Thompson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是全世界山地冰川冰芯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袖級人物。他們要麼獲得無數國際大獎,要麼在國際大科學計劃前沿引領,都是在國際科學最前沿叱吒風雲。和科學巨匠們在一起,真正感覺到了科學研究是他們整個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的一種持續行為。當他們引領一個計劃,或完成一個科研項目,抑或獲得一個大獎時,這些都是他們科學生涯中的一個一個節點,完成了這一個節點的行動,馬上就進入下一個節點的行動。他們一流的實驗技術,他們先進的科學理念,他們嚴謹的科學思路,他們潛心的科學精神,給我後來的研究奠定了新的學術底蘊,也為我後來的研究豎起了標杆。

感謝這些幫我成長的恩師們,在對他們的感恩中前行,總能給我正能量!

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蘭州大學泛第三極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學術主任,從事冰川與環境變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 Review of Geophysics, PNAS, BAM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雜誌發表。他是目前所從事領域的高產和高被引學者之一。他在青藏高原冰川與環境變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僅為科學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