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我們都來當福爾摩斯,她們是怎麼感染的?

任務說明:

閱讀材料,瞭解流行病學調查是如何搜尋感染者的。結合案例,合理推斷病人是如何感染的,續寫感染過程,形成一篇小說。

一、材料閱讀

在突發的傳染病公共衛生事件中,流行病學調查是防控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從某種意義上講,既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群體,又能為找到病毒傳播途徑提供第一手資料。如果說醫務人員對患者的治療是全力減少“存量”,那調查人員所做的就是全力控制新的“增量”。要從確診患者那裡,詢問到他的行動軌跡,再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翻看往期文章第2講《大數據裡的新冠疫情》瞭解),然後倒查出可能的感染者。

讓我們來做新冠肺炎病毒防控中的“福爾摩斯”,用科學的分析、縝密的“偵查”手段,調查以下案例中的人員是如何感染病毒的。

案例:

2月初某天夜晚,A女士被確診為染上新冠肺炎。A女士是廣州本地人。她表示,發病前14天沒有到湖北或武漢居住或旅行,一直生活在廣州,也沒有接觸過疫

人員。疾控調查人員按慣例對其發病前的活動軌跡和接觸情況進行了解。除了大年三十有外出用餐的情況外,專家找不到任何能確認其感染來源的線索。很快,A女士的先生和女兒也被確診患上了新冠肺炎,他們在發病前14天也一直在廣州,也沒有接觸過疫區人員。

就在此時,同一個轄區內的另一個家庭的B女士也被確診了。和A家庭相似的是,B女士沒有疫區人員的接觸史,也沒有出過遠門。那B女士到底是怎麼被傳染的呢?疾控專家們再次陷入了“迷局”。後經仔細詢問,B女士的丈夫突然提到:大年三十那天,他們一家曾到某餐館吃飯。

原來,上述兩個陌生的家庭,大年三十的同一個時段在同一個餐廳、同一樓層的臨窗位置用餐。

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同時被感染呢?

第五講:我們都來當福爾摩斯,她們是怎麼感染的?

請你發揮想像續寫,合理推斷病人是如何感染的,並把感染過程寫成一篇小說。

二、小說寫作指導: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側面描寫指以他人言行來反映人物等。

(本次寫作刻畫的主要人物就是調查病毒感染調查員,或是受委託負責這事的警員。)

故事情節: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

(寫清楚調查過程,再現病人感染的途徑。)

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係等作描寫。

(社會環境以此次的新冠疫情為背景,自然環境可以有對御膳廚餐廳的描寫。)

寫作要求:

1. 給文章取一個吸引人眼球的題目。

2. 為主角取名。

3. 結合材料進行想象推理,續寫故事。

續 寫:

看著面前的兩份新冠病毒感染案例,XXX的眉頭都擰成了一個麻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個轄區內,從未有交集的兩個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員近期沒有出遠門的記錄,也沒有接觸過相關疫區人員,卻齊齊被確診染上新冠肺炎。要是不找到傳染原因,說不定會有更多隱患。自己是被疾控中心特意請過來的警察,破案不計其數,可不能陰溝裡翻了船呀!

這時門被打開了,助手小林興沖沖地彙報說:“隊長,你說巧不巧?大年30那天,這兩家人在同一家餐館、同一樓層的臨窗位置吃飯。”

……


參與方式:

抗疫實踐課程共10個主題,時間週期從3月2日——3月25日。每週一、三、五會在此公眾號發佈課程內容,學生可根據課程內容完成任務,作業形式為圖片+視頻+音頻+文字,歡迎大家在公眾號文章後留言諮詢或交作業。每週二、四、日公眾號會展示學生作品。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解讀此次新冠疫情,牢記這段黑暗但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時刻。讓學習帶給我們挺過一切難關的力量!


這是一朵愛閱讀、愛寫作、愛思考,內心溫暖的火焰。湖南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岳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一級語文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